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具体为一种基于工程箱体的水平井井眼轨迹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1、页岩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还是实现绿色低碳环境建设的重要途径,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在页岩气的高效开发过程中,水平井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与传统直井相比,在页岩气藏中部署水平井,能显著增加井段与储层的接触面积,有效提升页岩气资源开采率,特别是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不但能提高页岩气藏地质储量的动用程度,还能提高页岩气单井产量和页岩气藏采收率。然而,随着对页岩气藏开发效果的要求不断提升,水平井的水平段长度也在逐渐增加,这无疑增加了地质导向的难度。在地下几千米深处,确保钻头能够精确地穿行于目标储层之中,需要依赖更为先进的技术。传统的地质导向技术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精准度要求,迫切需要更高精度和更先进的技术来应对这一挑战。
2、中国专利cn110295882a公开了一种盆缘复杂构造带常压页岩气水平井一体化设计方法,该专利首先通过构造图、埋深图、孔隙度图、含气量图、压力系数图和曲率图叠合分析选择地质与工程甜点区,部署水平井井位;接着综合toc、孔隙度、含气量、脆性矿物含量、泊松比和杨氏模量确定纵向上地质与工程甜点段,确定水平井靶窗位置;然后利用构造图、埋深图和曲率图确定水平井方位和轨迹穿行,并利用曲率图分析中浅层封洞型、裂缝型发育情况,规避或预警漏失风险;最后再次利用曲率图优化水平井压裂改造方案。但是该专利采用的资料和参数多为静态数据,难以准确反映储层的真实情况,存在储层钻遇率不高的问题。
3、中国专利cn115705519a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水平井轨迹优化设计方法,该专利首先沿着预先设计的初始水平井轨迹将油藏砂体指数模型切片,将待开发区域的砂体指数映射到切片上,根据初始水平井轨迹计算统计得到待设计井的初始砂体钻遇率,对初始水平井轨迹进行若干次优化调整,对应得到若干个优化调整后的水平井轨迹;接着沿着每个优化调整后的水平井轨迹将油藏砂体指数模型切片,将砂体指数映射到切片上,根据每个优化调整后的水平井轨迹计算统计得到待开发区域中待设计井的优化调整后砂体钻遇率;最后将初始砂体钻遇率以及若干个优化调整后砂体钻遇率进行比较,选取最优的砂体钻遇率对应的水平井轨迹作为最终的待开发区域的水平井轨迹。该专利仅以砂体钻遇率作为水平井轨迹优化调整参数,部署出的水平井存在开发效果欠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至少一个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工程箱体的水平井井眼轨迹设计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工程箱体的水平井井眼轨迹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s1、获取目标井所在区块的邻井的钻录井参数、地震参数和生产参数,并对前述参数进行预处理以得到该区块的分层数据;
3、s2、结合s1的参数,结合机器学习,预测得到目标井拟钻储层的地层数据;
4、s3、基于s1的参数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并根据s2的数据对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校正;
5、s4、基于s3的三维地质模型,设计目标井的工程箱体,并根据目标井的工程箱体,设计目标井的井眼轨迹;
6、s5、基于s4的井眼轨迹进行钻井,在钻井过程中进行随钻跟踪,并根据随钻跟踪结果对井眼轨迹进行调整。
7、有益效果:本发明结合三维地震、钻完井、录井、测井等静态资料及试井、测试、生产动态等动态资料,采用机器学习预测井间储层展布及物性,特别是将单井测井渗透率与试井解释的储层有效渗透率作为组合特征对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基于训练后的机器学习模型再对井间储层渗透率进行预测,能大幅度提高井间储层物性预测精度。
8、同时,本发明的方法,能有效克服页岩气储层厚度薄的天然弱势,确保水平井钻遇到页岩气目的层大部分优质储层,且本发明的方法还能够应用于煤层气、致密油气藏和常规油气藏,应用范围广泛。
1.一种基于工程箱体的水平井井眼轨迹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录井参数包括邻井轨迹、邻井水平段长度、压裂段数、压裂裂缝参数、测录井参数及其解释;所述地震数据包括三维叠后地震数据、时深关系;所述生产参数包括生产压力和产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数据的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地质模型包括地层格架模型和地层属性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钻跟踪包括地层产状变化、油气显示、断层点钻遇、实钻储层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