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风电机组,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1、风电机组单机容量越来越大,塔架高度越来越高,成为近年来风电行业一大发展趋势,塔筒内电气设备及附件的数量和种类也随着机组单机容量的增加不断增多,塔底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需求日益突出。
2、传统柔塔底部直径小,多采用全钢整平台作为防护平台。随着塔架高度变大和钢混组合塔架技术的普及,风电机组塔架底部的直径不断变大,全钢整平台重量大、成本高的问题明显,后期维护难以更换。
3、防坠网也是常用的防坠物方案,但是其无法挡住小体积杂物,在风电塔筒内无法对底部设备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以减少防护装置的重量、降低成本,并可阻挡、收集小体积杂物。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用于风电机组塔筒内的防护,包括伞状结构,所述伞状结构包括基座、呈辐射状铰接于所述基座上的多个伞骨连杆、以及伞面。
4、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梁,所述固定梁的两端适于与塔筒的内侧壁相连,所述固定梁上设有基座提升装置,所述基座提升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滚筒以及基座拉索;所述第一电机可驱动所述第一滚筒转动,所述基座拉索的一端与所述基座顶部的基座吊耳相连,另一端放卷缠绕在所述第一滚筒上。
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梁上还设有连杆提升装置,所述连杆提升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滚筒以及多根连杆拉索;多根所述连杆拉索与多个所述伞骨连杆一一位置对应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可驱动所述第二滚筒转动,所述连杆拉索的一端与所述伞骨连杆上的连杆吊耳相连,另一端放卷缠绕在所述第二滚筒上。
6、进一步地,还包括移动架、第三电机、齿条、以及齿轮;所述移动架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其中,
7、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滚筒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内;
8、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滚筒装设于所述第二支架内;
9、所述第三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架上,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三支架内,所述第三电机可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条沿所述固定梁的长度方向装设于所述固定梁上,所述齿轮在所述第三电机的驱动下可沿所述齿条滚动。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槽口,所述基座拉索从所述第一槽口进入所述第一支架内,放卷缠绕于所述第一滚筒上;和/或,所述第二支架的侧壁上对应多根所述连杆拉索开设有多个第二槽口,多个所述第二槽口环绕所述移动架的侧壁间隔设置,所述连杆拉索从所述第二槽口进入所述第二支架内,放卷缠绕于所述第二滚筒上。
11、进一步地,还包括多根限位拉索,所述限位拉索的一端与所述伞骨连杆上的连杆孔相连,另一端绕过固定于所述塔筒内壁上的塔筒定滑轮与所述塔筒的内侧壁相连。
12、进一步地,还包括安全拉索,所述安全拉索的一端与所述基座相连,另一端自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进入所述第一支架并穿出所述第一支架的侧壁,绕过装设于所述移动架的侧壁上的支架定滑轮、以及装设于塔筒的内侧壁上的塔筒定滑轮,与所述塔筒的内侧壁相连。
13、进一步地,所述基座提升装置位于所述固定梁的下方,所述连杆提升装置位于固定梁的上方,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垂直于所述固定梁的长度方向设置。
14、进一步地,所述伞面为阻燃伞面。
15、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底部设有储物袋,用于收集掉落杂物。
16、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7、1.本发明提供的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用于风电机组塔筒内的防护,包括伞状结构,伞状结构包括基座、呈辐射状铰接于基座上的多个伞骨连杆以及伞面,相比传统的风电塔筒全钢的整平台作为防护平台而言,伞状索-膜结构的应用实现了防护平台轻量化设计,可有效降低项目的附件成本,并且,由于伞骨连杆与基座是铰接连接的,因此可调节伞骨连杆与基座之间的夹角,使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可切换开合状态,同时还可以改变打开的幅度,从而得到不同大小的防护平台,以适用不同直径的塔架,进而提高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的适应性能,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相比全钢防护平台,成本低,重量轻,另外,伞面可阻挡、收集小体积的杂物。
18、2.本发明提供的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还包括移动架、第三电机、齿条、以及齿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第三电机均固定于移动架上,第三电机可驱动齿轮转动,齿条沿钢梁的长度方向装设于钢梁上,齿轮在第三电机的驱动下可沿齿条滚动,这样一来,可调节伞状结构的位置,使伞状结构的使用不受底部的设备平台上的电气设备布置的影响,伞状结构的安装和运维时可选择合适的场地升降。
19、3.本发明提供的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伞面为阻燃伞面,发生火灾时可有效保护上层结构,为灭火救灾争取宝贵时间。
20、4.本发明提供的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基座的底部设有储物袋,用于收集掉落杂物,再配合移动架的移动带动伞状结构移动至爬梯旁,可实现对杂物的空中清理,有效提高平台运维效率。
1.一种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用于风电机组塔筒内的防护,其特征在于,包括伞状结构(1),所述伞状结构(1)包括基座(11)、呈辐射状铰接于所述基座(11)上的多个伞骨连杆(12)、以及伞面(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梁(7),所述固定梁(7)的两端适于与塔筒的内侧壁相连,所述固定梁(7)上设有基座提升装置,所述基座提升装置包括第一电机(21)、第一滚筒(22)以及基座拉索(a);所述第一电机(21)可驱动所述第一滚筒(22)转动,所述基座拉索(a)的一端与所述基座(11)顶部的基座吊耳(111)相连,另一端放卷缠绕在所述第一滚筒(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梁(7)上还设有连杆提升装置,所述连杆提升装置包括第二电机(31)、第二滚筒(32)以及多根连杆拉索(c);多根所述连杆拉索(c)与多个所述伞骨连杆(12)一一位置对应连接,所述第二电机(31)可驱动所述第二滚筒(32)转动,所述连杆拉索的一端与所述伞骨连杆(12)上的连杆吊耳(121)相连,另一端放卷缠绕在所述第二滚筒(3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架(5)、第三电机(41)、齿条(71)、以及齿轮(61);所述移动架(5)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第一支架(51)、第二支架(52)以及第三支架(53);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51)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槽口(511),所述基座拉索(a)从所述第一槽口(511)进入所述第一支架(51)内,放卷缠绕于所述第一滚筒(22)上;和/或,所述第二支架(52)的侧壁上对应多根所述连杆拉索(c)开设有多个第二槽口(521),多个所述第二槽口(521)环绕所述移动架(5)的侧壁间隔设置,所述连杆拉索(c)从所述第二槽口(521)进入所述第二支架(52)内,放卷缠绕于所述第二滚筒(32)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限位拉索(d),所述限位拉索(d)的一端与所述伞骨连杆(12)上的连杆孔(122)相连,另一端绕过固定于所述塔筒内壁上的塔筒定滑轮(82)与所述塔筒的内侧壁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拉索(b),所述安全拉索(b)的一端与所述基座(11)相连,另一端自所述第一支架(51)的底部进入所述第一支架(51)并穿出所述第一支架(51)的侧壁,且绕过装设于所述移动架(5)的侧壁上的支架定滑轮(81)、以及装设于塔筒的内侧壁上的所述塔筒定滑轮(82),与所述塔筒的内侧壁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提升装置位于所述固定梁(7)的下方,所述连杆提升装置位于固定梁(7)的上方,所述第三电机(41)的输出轴垂直于所述固定梁(7)的长度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面为阻燃伞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伞状索-膜结构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1)的底部设有储物袋(e),用于收集掉落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