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型USBTypeC插座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3-01  47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水型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1、usb 3.1是最新的usb规范,该规范由英特尔等大公司发起。数据传输速度可提升至10gbps。与传统的usb 2.0技术相比,新usb技术使用一个更高效的数据编码系统,并提供一倍以上的有效数据吞吐率。usb 3.1包括三种类型:type-a、type-b及type-c。2013年12月,usb 3.0推广团队已经公布了下一代usb type c连接器的渲染图,随后在2014年8月开始已经准备好进行大规模量产。新版连接器的亮点在于更加纤薄的设计、更快的传输速度(最高10gbps)以及更强悍的电力传输(最高100w)。最大的优点是支持正反面插入,解决了“usb永远插不准”的难题,正反面随便插。

2、相关现有技术可参考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8632595u,该专利公开了一种usbtype c防水连接器,一方面通过防水胶体20填充于绝缘体11的开槽114中实现金属前壳30与连接器主体10及导电端子12之间的间隙防水,另一方面通过向前套设于金属前壳30的套接部3上的弹性垫圈50实现连接器于电子设备机壳之间的防水。其中,现有技术中,弹性垫圈50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方式不利于连接器整体的薄形化及小型化;此外防水胶体20的填充位置及填充范围和方式,实际仍然存在防水不紧密的情况,原因在于金属前壳是采用组装的方式套设在绝缘本体上,组装间隙相对较大,且金属前壳的内表面为平滑表面,即便在开槽114内填充有防水胶体20,水气仍有可能顺着金属前壳的内表面渗透进入。

3、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防水型usb type c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型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能够实现较佳的防水效果且利于小型化设计。

2、为实现所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防水型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包括:

4、绝缘本体,形成有沿对接方向依次连接的基部、舌根部及舌端部;

5、若干端子件,各端子件包括沿对接方向依次连接的对接段、固定段及接触段;

6、所述对接段凸出于基部外,所述固定段的至少部分被埋设固定于所述基部及舌根部内;

7、所述接触段成两排排列固定于舌端部,各接触段包括露出至舌端部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外的接触表面;

8、屏蔽内壳,包括后段部、前段部及连接所述后段部与前段部的段差连接部;

9、所述后段部围设于基部靠近舌根部的一端的外周,所述前段部围设于舌根部外周;

10、凹槽部,由所述后段部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

11、防水圈,环设于所述后段部外周且至少部分环设结合于所述后段部的凹槽部内,所述防水圈凸出至后段部的外表面外。

12、进一步的,所述后段部的后端缘外翻形成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位于防水圈的后方,对防水圈的向后移动或变形形成止位。

13、进一步的,所述后段部成封闭环形和/或所述前段部成封闭环形。

14、进一步的,所述基部于邻近舌根部的一端定义形成有防水段,所述后段部围绕所述防水段,所述防水段的外周面的至少部分位置与后段部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间隙空间,所述间隙空间内植入有防水材料。

15、进一步的,所述间隙空间围绕防水段外一周,所述防水材料围绕防水段外一周。

16、进一步的,所述间隙空间位于凹槽部的前端。

17、进一步的,所述基部还包括位于所述防水段后方的基部段,所述基部段与防水段之间形成防水槽,所述后段部围绕所述防水槽,各所述固定段包括暴露于所述防水槽内的密封段,所述防水槽内植入有防水材料,所述防水材料围绕覆盖所述密封段外一周。

18、进一步的,若干所述端子件包括一排上排端子件及一排下排端子件;

19、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与一排上排端子件一体固定的上绝缘件、与一排下排端子件一体固定的下绝缘件及将上绝缘件与下绝缘件堆叠后一体固定的外绝缘件;

20、所述上绝缘件与下绝缘件之间于邻近防水槽的前端位置处形成有让位间隙部,所述让位间隙部与防水槽连通,所述让位间隙部内植入有防水材料。

21、进一步的,所述后段部的凹槽部的内表面向防水槽内凸出。

22、进一步的,所述基部的外周面在临近舌根部的位置定义形成有直角状止位角部,所述段差连接部的内表面与所述止位角部之间形成线接触。

23、进一步的,所述舌根部的外周面靠近舌端部的位置凸出形成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止挡于所述前段部的前端缘,所述屏蔽内壳由前向后套设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围。

24、进一步的,所述基部段的一侧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有植入槽,所述植入槽向前与防水槽连通,所述防水材料经由植入槽植入所述防水槽及间隙空间;

25、所述基部段的另一侧表面形成有止位部,所述屏蔽内壳的后端缘止位于所述止位部的前端面。

26、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所述端子件包括一排上排端子件及一排下排端子件;中隔板,埋设在所述绝缘本体中且位于所述一排上排端子件与一排下排端子件中间;所述后段部的后端缘外翻形成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围绕后段部一周;所述基部的后端位置沿宽度方向延伸形成有耳部,所述中隔板后端延伸形成有向前露出于所述耳部的前端面的搭接部,所述搭接部向前紧贴于所述后段部的两侧位置的止挡部的后表面且通过焊接固定。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较佳的防水效果且利于小型化设计。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型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部的后端缘外翻形成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位于防水圈的后方,对防水圈的向后移动或变形形成止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部成封闭环形和/或所述前段部成封闭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防水型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于邻近舌根部的一端定义形成有防水段,所述后段部围绕所述防水段,所述防水段的外周面的至少部分位置与后段部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间隙空间,所述间隙空间内植入有防水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型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空间围绕防水段外一周,所述防水材料围绕防水段外一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型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空间位于凹槽部的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型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还包括位于所述防水段后方的基部段,所述基部段与防水段之间形成防水槽,所述后段部围绕所述防水槽,各所述固定段包括暴露于所述防水槽内的密封段,所述防水槽内植入有防水材料,所述防水材料围绕覆盖所述密封段外一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型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型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部的凹槽部的内表面向防水槽内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防水型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的外周面在临近舌根部的位置定义形成有直角状止位角部,所述段差连接部的内表面与所述止位角部之间形成线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防水型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根部的外周面靠近舌端部的位置凸出形成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止挡于所述前段部的前端缘,所述屏蔽内壳由前向后套设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外围。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型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段的一侧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有植入槽,所述植入槽向前与防水槽连通,所述防水材料经由植入槽植入所述防水槽及间隙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防水型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水型USB Type C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形成有沿对接方向依次连接的基部、舌根部及舌端部;若干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端子件,屏蔽内壳,包括后段部、前段部及连接所述后段部与前段部的段差连接部;所述后段部围设于基部靠近舌根部的一端的外周,所述前段部围设于舌根部外周;凹槽部,由所述后段部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防水圈,环设于所述后段部外周且至少部分环设结合于所述后段部的凹槽部内,所述防水圈凸出至后段部的外表面外。能够实现较佳的防水效果且利于小型化设计。

技术研发人员:葛林忠,张佳华,练文义,张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89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