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热传导效率的蜂巢式茶胶囊制备方法与流程

allin2025-03-04  58


蜂巢式结构茶胶囊涉及食品级材料、封装设计、热传导、密封技术及环保回收。


背景技术:

1、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便捷、快速的饮品需求日益增长,茶胶囊作为一种新型的茶饮方式,因其方便快捷,正逐渐受到市场的欢迎。茶胶囊技术主要涉及将茶叶封装在一个小容器中,用户只需将其放入热水中即可迅速得到一杯热茶。这种技术不仅节省了泡茶的时间,同时也减少了泡茶技巧对最终茶饮品质的影响。

2、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茶胶囊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传统的茶胶囊通常采用一次性塑料或者纸质材料封装,这些材料在受热时可能会出现变形或释放有害物质,影响茶的品质和安全性。此外,传统茶胶囊在设计上较为简单,缺乏对茶叶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和茶叶膨胀的考虑,导致茶叶在加热过程中受热不均匀,影响茶汤的口感和营养成分的释放。更有甚者,一些茶胶囊的封装材料和结构设计不合理,容易出现茶叶碎片溢出或者茶汤浑浊,降低了饮茶的体验。

3、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消费者对茶胶囊的接受度,也限制了茶胶囊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受热不均匀会导致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不能完全释放,影响茶汤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茶叶碎片溢出或茶汤浑浊不仅降低了饮用体验,还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风险;而传统茶胶囊所使用的非环保材料,也不符合当下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结构合理、受热均匀、使用安全且环保的新型茶胶囊,成为了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茶胶囊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蜂巢式结构的茶胶囊,通过优化封装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旨在提升茶胶囊的热传导效率、保证茶饮品质与安全性,并增强产品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技术实现思路

1、第一部分:技术问题

2、本发明旨在解决传统茶胶囊在加热过程中存在的受热不均、茶叶品质参差不齐、茶汤纯净度不足以及安全性和环保性问题。传统茶胶囊由于封装结构简单,导致热量传递不均匀,茶叶受热不充分,影响茶汤的品质和口感。同时,传统材料不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能和耐高温特性,易在高温下变形,存在安全隐患。此外,传统茶胶囊在丢弃后难以回收,不利于环保。

3、第二部分:技术方案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巢式结构茶胶囊。该茶胶囊采用蜂巢式的封装结构设计,胶囊内部被划分为多个相互独立且形状类似六边形巢室的小单元,这些小单元紧密排列并模仿自然蜂巢的结构,以便在加热过程中实现热量在胶囊内部的均匀传递。优选的,所述胶囊选用具有良好导热性能及耐高温特性的食品级聚碳酸酯材料制成,含有玻璃纤维增强,以增强材料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此外,胶囊的封口采用双重密封设计,胶囊外壁设有均匀分布的微孔结构,胶囊设计有便于握持和投放的把手结构,底部设计有凸起的支撑点,表面处理采用抗静电涂层,内部的六边形巢室之间设置有微细的导热通道。整个胶囊设计为可回收材质,且结构易于分离。

5、第三部分:技术效果

6、1.均匀的热量传递:通过蜂巢式封装结构设计,实现了热量在胶囊内部的均匀传递,使得茶叶在受热过程中的均匀性得到显著提升,有效解决了传统茶胶囊的受热不均问题。

7、2.提高茶叶品质:优化设计的六边形巢室尺寸,保证了茶叶在加热膨胀后既能充分舒展,又不至于溢出巢室,保持茶汤的纯净度,从而提升了茶饮品质。

8、3.增强安全性:选用的食品级聚碳酸酯材料,含有玻璃纤维增强,确保了在高温环境下胶囊结构的完整性和长期使用的可靠性,增强了消费者的使用信心。

9、4.提升香气体验:胶囊外壁的微孔结构允许蒸汽和香气分子通过,同时阻止茶叶颗粒逸出,增强了饮茶时的香气体验。

10、5.操作便捷性:胶囊设计有便于握持和投放的把手结构,方便用户操作,同时保持了产品的整体美观和功能性。

11、6.提高加热效率:底部的凸起支撑点确保茶胶囊在各种加热设备中稳定放置,避免因晃动引起的热量传递不均,进一步提升加热效率和茶饮质量。

12、7.环保可持续性:胶囊的表面处理采用抗静电涂层,减少茶叶因静电吸附于胶囊内壁的可能性,促进茶叶成分的充分释放。整个胶囊设计为可回收材质,且结构易于分离,便于用户在使用后进行垃圾分类回收,符合环保要求,提升产品的可持续性。

13、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蜂巢式结构茶胶囊通过其独特的设计和材料选择,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多项问题,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的茶胶囊解决方案。



技术特征:

1.权利要求1:蜂巢式结构茶胶囊,其特征在于,该茶胶囊采用蜂巢式的封装结构设计,胶囊内部被划分为多个相互独立且形状类似六边形巢室的小单元,这些小单元紧密排列并模仿自然蜂巢的结构,旨在通过此设计实现加热过程中热量在胶囊内部的均匀传递;所述胶囊选用具有良好导热性能及耐高温特性的食品级聚碳酸酯材料制成,以增强热传导效率,确保茶叶在受热过程中的均匀性,从而有效解决传统茶胶囊的受热不均问题,提升茶饮品质与安全性,并增强消费者信心。

2.权利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巢式结构茶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边形巢室的尺寸经过优化设计,使得每个巢室内可容纳特定量的茶叶,该特定量依据常见茶叶品种的膨胀率计算得出,以保证茶叶在加热膨胀后既能充分舒展,又不至于溢出巢室,保持茶汤的纯净度。

3.权利要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巢式结构茶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材料为含有玻璃纤维增强的食品级聚碳酸酯,以增强材料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确保在高温环境下胶囊结构的完整性和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4.权利要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巢式结构茶胶囊,其特征在于,胶囊的封口采用双重密封设计,第一层为热熔密封,确保茶室的密闭性,第二层为物理卡扣设计,增强封装的牢固度,防止在加热和使用过程中因内外压力差导致的泄露。

5.权利要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巢式结构茶胶囊,其特征在于,胶囊外壁设有均匀分布的微孔结构,该微孔结构的设计旨在允许蒸汽和香气分子通过,同时阻止茶叶颗粒逸出,从而在保证茶汤纯正的同时,增强饮茶时的香气体验。

6.权利要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巢式结构茶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设计有便于握持和投放的把手结构,该把手结构集成于胶囊的一个边缘,采用与胶囊主体材料相同的聚碳酸酯材料一体成型,既方便用户操作,又保持了产品的整体美观和功能性。

7.权利要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巢式结构茶胶囊,其特征在于,胶囊的底部设计有凸起的支撑点,这些支撑点能够确保茶胶囊在各种加热设备中稳定放置,避免因晃动引起的热量传递不均,进一步提升加热效率和茶饮质量。

8.权利要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巢式结构茶胶囊,其特征在于,胶囊的表面处理采用抗静电涂层,该涂层能够减少茶叶因静电吸附于胶囊内壁的可能性,确保茶叶在加热时能自由移动,促进茶叶成分的充分释放。

9.权利要求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巢式结构茶胶囊,其特征在于,胶囊内部的六边形巢室之间设置有微细的导热通道,这些通道能够在加热时促进相邻巢室间的热量交换,进一步提高热量分布的均匀性,优化茶汤的冲泡效果。

10.权利要求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巢式结构茶胶囊,其特征在于,整个胶囊设计为可回收材质,且结构易于分离,便于用户在使用后进行垃圾分类回收,符合环保要求,提升产品的可持续性。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蜂巢式结构的茶胶囊,属于食品封装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提升茶胶囊热传导效率、保证茶饮品质及安全性、并增强环保性的封装设计。该茶胶囊通过采用蜂巢式封装结构设计,由多个相互独立且形状类似六边形巢室的小单元组成,实现加热过程中热量在胶囊内部的均匀传递。本发明选用具有良好导热性能及耐高温特性的食品级聚碳酸酯材料,含有玻璃纤维增强,确保了在高温环境下胶囊结构的完整性和长期使用的可靠性;同时,采用双重密封设计、微孔结构、把手结构、底部支撑点、表面抗静电涂层以及内部导热通道,进一步优化了产品的功能性和环保性。通过这种设计,显著提升了茶胶囊的热传导效率,保证了茶饮品质,增强了安全性,并提高了产品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雪莹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90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