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食用菌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allin2025-03-17  27

本发明属于生物发酵固体饮料,具体涉及一种富硒食用菌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硒元素是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参与调节多种生理活动,对于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由于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硒元素,因此必须通过饮食获取。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体每日摄入硒元素量为200μg/d,适量摄入有利于维持身体健康,但缺乏或过量摄入均会对健康造成威胁。研究表明,硒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害,从而延缓衰老和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免疫力(促进白细胞活性,增强对抗病原体的能力)、抗肿瘤(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降低癌症的发病率。)、保护肝脏与肠道(促进肠道黏膜修复,有助于预防肝炎、脂肪肝等肝脏疾病的发生)、抗金属中毒、抗病毒和降血糖等功效。

2、对于硒元素的补充主要有药补和食补两种,食补主要是通过食用富含硒的食物(如黑山药、黑芝麻和黑豆等)来补充。近年来,富硒食用菌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功效显著的食品,备受研究关注,其中富硒食用菌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硒代谢途径备受瞩目。富硒食用菌是一种良好的硒元素转化载体,能通过自身的的菌丝生物代谢,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例如硒蛋白、硒多糖),不仅提升了各自的功效,还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

3、专利cn115812786a公开了一种富硒食用菌风味酸奶的制备方法,该发明利用食用菌结合乳酸菌、双歧杆菌对富硒牛奶进行两段式发酵得到一种液体富硒功能乳制品;专利cn117179202a公开了一种分装式富硒饮料,该发明将富硒食用菌粉与天然果汁、酸味调节剂、甜味剂和抗氧化剂等辅助剂进行混合,得到一种富硒功能液体饮料;专利cn104938899b公开了一种分段式有机硒营养强化制备的富硒葛根粉及其方法,该发明通过将富硒菌液采用组织匀浆技术处理后加入葛根粉形成富硒菌液匀浆,然后再分批次加入葛根粉直到形成富硒葛根淀粉团,最后经鼓风干燥处理得到富硒葛根粉,此发明利用流体-固化分段式的强化方法将富硒菌液与葛根粉处理成富硒葛根淀粉团,避免过早形成的粉团颗粒影响最终的集粉情况。

4、将富硒食用菌液处理形成菌粉,然后加水冲泡形成饮料的方式属于固体饮料领域,而富硒食用菌液处理形成菌粉的方法包括冷冻干燥法、喷雾干燥法和热风干燥等干燥方法,喷雾干燥法因干燥时间短(适用于热敏性物质)、能耗低、步骤简单和处理量大,应用范围最广。但是由于富硒食用菌液含有丰富的单糖和小分子糖,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在干燥温度范围内容易越过玻璃态形成橡胶态,且单糖和小分子糖容易通过氢键作用结合水分子,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极低,二者的结合更容易降低整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而导致物料粘结或粘壁而产生结块现象,降低了富硒食用菌粉的喷雾干燥收粉率。

5、因此如何提高富硒食用菌液整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而提高富硒食用菌粉的喷雾干燥收粉率,对富硒食用菌制品在固体功能饮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通过对食用菌进行富硒发酵培养,得到的富硒发酵液与可溶性盐和羟基多糖混合搅拌,可溶性盐与水通过经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进而得到离子水合物,可溶性盐竞争性结合水分子,破坏了水分子与富硒发酵液中单糖或小分子糖的氢键结合作用力;羟基多糖通过羟基与富硒发酵液中单糖或者小分子糖中的氧原子形成氢键结合,从而进一步削弱水分子与富硒发酵液中单糖或小分子糖的氢键结合,通过可溶性盐静电作用形成的离子键和羟基多糖形成的氢键的协同配合,提高了富硒食用菌制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而提高了富硒食用菌制品的收粉率,用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具体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2、一种富硒食用菌制品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将重量百分比为10%~15%玉米淀粉、30%~40%葡萄糖、8%~10%酵母浸粉、1%~1.5%磷酸二氢钠、1%~1.5%磷酸二氢钾、1%~1.5%硫酸镁和0.2%~0.3%无机硒混合后加纯化水搅拌混合,然后再加入纯化水补足至100%形成混合液,所述混合液经121℃灭菌20min~30min得到所述发酵培养基;

4、s2、富硒发酵液的制备:将食用菌种子液按照所述发酵培养基重量的5%~9%接种在所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得到所述富硒发酵液;

5、s3、富硒食用菌制品的制备:将可溶性盐、羟基多糖和所述富硒发酵液混合搅拌得到匀浆,所述匀浆经喷雾干燥处理得到所述富硒食用菌制品。

6、进一步地,所述无机硒为亚硒酸钠、亚硒酸钾或亚硒酸。

7、进一步地,食用菌种子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食用菌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中并放置于20℃环境下培养20h~24h得到活化食用菌;

9、所述活化食用菌接种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并置于25℃环境下,以100r/min的转速震荡培养12h~18h得到所述食用菌种子液。

10、进一步地,所述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与所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区别在于: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为液体,所述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与所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在使用前均需经过121℃高温灭菌不低于20min的时长。

11、进一步地,所述食用菌为菌种编号cicc 50010的双孢蘑菇、菌种编号cicc 50081的猴头菌或菌种编号cicc 1958的酿酒酵母。

12、进一步地,所述发酵培养的条件包括转速50r/min~100r/min、通气量2l/min~4l/min、发酵温度23℃~25℃和发酵时间24h~48h。

13、优选地,可溶性盐为氯化钠。

14、优选地,所述羟基多糖为果胶或γ-环糊精。

15、优选地,所述匀浆的固形物含量为20.18%~28.67%。

16、进一步地,所述喷雾干燥处理的条件包括进风温度160℃~170℃、进料流量15ml/min~25ml/min和出风温度75℃~80℃。

17、进一步地,所述富硒食用菌制品的收粉率为38.11%~43.96%。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9、(1)本发明创造性构建形成的可溶性盐静电作用形成的离子键和羟基多糖,通过二者的协同配合,对于富硒食用菌制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具有较为明显的提升,使得喷雾干燥得到的富硒食用菌制品粉末的收粉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降低了喷雾干燥过程中因物料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而引起物料粘壁或粘壁的现象。

20、(2)本发明下的收粉率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富硒食用菌制品的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对企业生产具有经济价值。

21、(3)本发明构建的协同体系对于提高其他形式物料的喷雾干燥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技术特征:

1.一种富硒食用菌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富硒食用菌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硒为亚硒酸钠、亚硒酸钾或亚硒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富硒食用菌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食用菌种子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富硒食用菌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为菌种编号cicc 50010的双孢蘑菇、菌种编号cicc 50081的猴头菌或菌种编号cicc 1958的酿酒酵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富硒食用菌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的条件包括转速50r/min~100r/min、通气量2l/min~4l/min、发酵温度23℃~25℃和发酵时间24h~48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富硒食用菌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溶性盐为氯化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富硒食用菌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多糖为果胶或γ-环糊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富硒食用菌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浆的固形物含量为20.18%~28.6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富硒食用菌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干燥处理的条件包括进风温度160℃~170℃、进料流量15ml/min~25ml/min和出风温度75℃~80℃。

10.一种通过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一种富硒食用菌制品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富硒食用菌制品在富硒固体功能饮料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食用菌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发酵固体饮料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重量百分比为10%~15%玉米淀粉、30%~40%葡萄糖、8%~10%酵母浸粉、1%~1.5%磷酸二氢钠、1%~1.5%磷酸二氢钾、1%~1.5%硫酸镁和0.2%~0.3%无机硒混合后加纯化水搅拌混合,然后再加入纯化水补足至100%形成混合液,所述混合液经121℃灭菌20min~30min得到发酵培养基;将食用菌种子液按照所述发酵培养基重量的5%~9%接种在所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得到富硒发酵液;将可溶性盐、羟基多糖和所述富硒发酵液混合搅拌得到匀浆,所述匀浆经喷雾干燥处理得到所述富硒食用菌制品。本发明通过可溶性盐静电作用形成的离子键和羟基多糖形成的氢键的协同配合,最终提高了富硒食用菌制品的收粉率。

技术研发人员:朱新科,王新瑞,王帅,刘厚民,范世萍,刘强,梁慧霞,崔彦龙,曾洁,宋孟迪,张亚宏,王宏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之恩生物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92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