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联动检测的成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4-17  34


本发明涉及可联动检测的成品检测装置,具体为一种可联动检测的成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笔记本散热器作为一种辅助电脑硬件散热的设备,其性能和安全性对于保护笔记本电脑免受过热损害至关重要,笔记本散热器在生产时,会对成品进行耐用性测试,通过模拟日常使用中的各种极端情况,如频繁开关、撞击、挤压等,来评估散热器的寿命和可靠性,为此,需要用到成品检测装置。

2、目前,现有的可联动检测的成品检测装置在检测成品散热器时,不便于快速的对散热器成品进行固定,还存在着检测效率低下,浪费较多检测时间的问题,使用起来有一定的不便,故而提出一种可联动检测的成品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联动检测的成品检测装置,具备检测高效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检测装置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联动检测的成品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底板上设有检测机构;

3、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三个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板顶面的第一滑块,所述底板的顶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背面以及第二滑块的正面均固定有u形板,所述u形板上下内壁之间固定有两个呈左右分布的滑杆,两个所述滑杆之间滑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滑杆的外周壁上套装有紧固弹簧,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滑动的驱动组件。

4、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内部的气缸,所述底板的底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气缸安装于所述矩形槽内,所述底板的顶面开设有三个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底壁上固定有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的滑轨,所述底板内开且位于最右侧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部开设有与矩形槽连通的连接槽,最右侧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面固定有贯穿连接槽并与其滑动连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面固定有连接板,所述气缸输出轴的后端与连接板固定,所述底板的顶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前后两侧内壁上均固定有与第二滑块滑动连接的导向块,所述第二滑槽左右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水平贯穿第二滑块并与其螺纹连接的螺杆,所述连接板的顶面开设有齿槽,所述螺杆的外周壁上固定有与齿槽啮合的齿轮,三个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面固定有同步板。

5、进一步,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面的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之间滑动连接有检测块,所述检测块的底面固定有多个压力检测探头,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控制检测块上下移动的连杆组件。

6、进一步,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右侧固定有v形杆,所述v形杆的右侧且靠近底端处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内滑动连接有底端与检测块固定的升降杆,所述v形杆的右侧且靠近顶端处铰接有l形杆,所述升降杆的顶端铰接有一端与l形杆铰接的连接杆,所述升降杆的外周壁上固定有复位板,所述升降杆的外周壁上套装有复位弹簧。

7、进一步,所述第一滑槽与滑轨用于供第一滑块前后滑动,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面开设有供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动槽,所述第二滑槽与导向块用于供第二滑块左右滑动,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面开设有供导向块滑动连接的导向槽。

8、进一步,所述u形板用于供固定板在其内部上下滑动,所述固定板的顶面开设有两个呈左右分布并且用于供滑杆贯穿的滑动孔,所述紧固弹簧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

9、进一步,所述连接槽用于供连接块在其内部前后滑动,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矩形槽内部,所述气缸用于驱动连接板前后移动。

10、进一步,所述底板内且位于第二滑槽与矩形槽之间开设有供齿轮贯穿的活动槽,所述底板的背面开设有与矩形槽连通且用于供连接板贯穿的贯穿孔。

11、进一步,所述套筒的顶面与底面均开设有供升降杆贯穿的升降孔,所述复位板设置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套筒内并位于复位板的底部。

12、进一步,所述l形杆的外周壁上固定有防滑套,所述连接杆的顶端铰接于l形杆的直角弯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可联动检测的成品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将生产的笔记本散热器产品放在底板的顶部,通过驱动组件设置的气缸配合连接板等结构的联动带动三个第一滑块向后移动,同时带动第二滑块向左侧移动,进而使得多个固定板配合对散热器进行快速高效的固定,为笔记本散热器的检测提供便利,实用性更好,更加便于推广使用。

15、2、该可联动检测的成品检测装置,在笔记本散热器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后,通过设置的连杆组件控制检测块下移,并使压力检测探头与成品接触挤压进而检测成品的耐压性,检测完成后,连杆组件自动带动检测块上移复位,进而方便进行下一次的检测任务。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联动检测的成品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底板(1)上设有检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联动检测的成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1)内部的气缸(207),所述底板(1)的底面开设有矩形槽(208),所述气缸(207)安装于所述矩形槽(208)内,所述底板(1)的顶面开设有三个第一滑槽(209),所述第一滑槽(209)的内底壁上固定有与第一滑块(201)滑动连接的滑轨(210),所述底板(1)内开且位于最右侧所述第一滑槽(209)的底部开设有与矩形槽(208)连通的连接槽(211),最右侧所述第一滑块(201)的底面固定有贯穿连接槽(211)并与其滑动连接的连接块(212),所述连接块(212)的底面固定有连接板(213),所述气缸(207)输出轴的后端与连接板(213)固定,所述底板(1)的顶面开设有第二滑槽(214),所述第二滑槽(214)前后两侧内壁上均固定有与第二滑块(202)滑动连接的导向块(215),所述第二滑槽(214)左右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水平贯穿第二滑块(202)并与其螺纹连接的螺杆(216),所述连接板(213)的顶面开设有齿槽(217),所述螺杆(216)的外周壁上固定有与齿槽(217)啮合的齿轮(218),三个所述第一滑块(201)的顶面固定有同步板(2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联动检测的成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在所述底板(1)顶面的导向杆(301),两个所述导向杆(301)之间滑动连接有检测块(302),所述检测块(302)的底面固定有多个压力检测探头(303),所述底板(1)上设有用于控制检测块(302)上下移动的连杆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联动检测的成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1)顶面的支撑架(304),所述支撑架(304)的右侧固定有v形杆(305),所述v形杆(305)的右侧且靠近底端处固定有套筒(306),所述套筒(306)内滑动连接有底端与检测块(302)固定的升降杆(307),所述v形杆(305)的右侧且靠近顶端处铰接有l形杆(308),所述升降杆(307)的顶端铰接有一端与l形杆(308)铰接的连接杆(309),所述升降杆(307)的外周壁上固定有复位板(310),所述升降杆(307)的外周壁上套装有复位弹簧(3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联动检测的成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209)与滑轨(210)用于供第一滑块(201)前后滑动,所述第一滑块(201)的底面开设有供滑轨(210)滑动连接的滑动槽,所述第二滑槽(214)与导向块(215)用于供第二滑块(202)左右滑动,所述第二滑块(202)的底面开设有供导向块(215)滑动连接的导向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联动检测的成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203)用于供固定板(205)在其内部上下滑动,所述固定板(205)的顶面开设有两个呈左右分布并且用于供滑杆(204)贯穿的滑动孔,所述紧固弹簧(206)设置于所述固定板(205)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联动检测的成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211)用于供连接块(212)在其内部前后滑动,所述连接板(213)设置于所述矩形槽(208)内部,所述气缸(207)用于驱动连接板(213)前后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联动检测的成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内且位于第二滑槽(214)与矩形槽(208)之间开设有供齿轮(218)贯穿的活动槽,所述底板(1)的背面开设有与矩形槽(208)连通且用于供连接板(213)贯穿的贯穿孔。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联动检测的成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06)的顶面与底面均开设有供升降杆(307)贯穿的升降孔,所述复位板(310)设置于所述套筒(306)内,所述复位弹簧(311)设置于所述套筒(306)内并位于复位板(310)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联动检测的成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杆(308)的外周壁上固定有防滑套,所述连接杆(309)的顶端铰接于l形杆(308)的直角弯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联动检测的成品检测装置,属于可联动检测的成品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三个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板顶面的第一滑块,所述底板的顶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背面以及第二滑块的正面均固定有U形板,所述U形板上下内壁之间固定有两个呈左右分布的滑杆,两个所述滑杆之间滑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滑杆的外周壁上套装有紧固弹簧,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滑动的驱动组件。该可联动检测的成品检测装置,通过驱动组件配合连接板等结构的联动带动三个第一滑块向后移动,同时带动第二滑块向左侧移动,使多个固定板对散热器进行快速高效的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戚学军,庄高风,钱大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品岱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03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