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车辆,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车辆中的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身体健康与日常锻炼。然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有限的空间资源往往成为阻碍人们坚持健身的障碍。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时间驾车或通勤的人来说,缺乏足够的时间和合适的场地进行健身活动。因此,人们开始尝试在车内进行简单的健身活动。
2、然而,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车辆在设计时并未充分考虑用户的健身需求,缺少健身相关功能的开发,车辆对于健身活动的支持十分有限,用户在车内无法获得舒适的健身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该方法能够识别用户的健身动作并对车辆的关联部件进行控制,在关联部件的辅助下,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车内健身体验。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3、响应于目标健身项目的启动指令,确定车辆的目标座椅以及车辆在目标健身项目下的关联部件,其中,目标座椅的靠背设有压力传感器;
4、将目标座椅调整至目标健身项目对应的目标姿态;
5、获取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信号;
6、根据压力信号,确定用户在目标座椅上的健身动作识别结果;
7、根据健身动作识别结果,对关联部件进行控制。
8、通过上述方案,首先,响应目标健身项目的启动指令,确定用于用户健身的目标座椅以及目标健身项目的关联部件。然后,将目标座椅调整至目标健身项目对应的目标姿态,以便目标座椅为用户提供充足的空间。目标座椅的靠背设有压力传感器,在用户健身的过程中,根据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信号可以识别用户的健身动作,即得到健身动作识别结果。在健身动作识别结果的基础上,可以对关联部件进行控制,使得关联部件能够与用户的健身动作相适应。如此,在关联部件的辅助下,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车内健身体验。
9、结合第一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压力信号,确定用户在目标座椅上的健身动作识别结果,包括:根据压力信号确定用户在目标座椅上完成的阶段动作,根据用户在目标座椅上完成的阶段动作确定用户在目标座椅上的健身动作识别结果。
10、通过上述方案,首先根据压力信号的变化来确定用户在目标座椅上完成的各个阶段动作,进而基于这些阶段动作的完成情况来综合确定用户在座椅上的整体健身动作识别结果。如此,通过对阶段动作的细致划分和识别,可以更精确地捕捉用户动作的变化特征,提高了健身动作识别的准确性和精度;将健身动作分解为可识别的阶段动作,增强了健身动作识别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11、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压力信号确定用户在目标座椅上完成的阶段动作,根据用户在目标座椅上完成的阶段动作确定用户在目标座椅上的健身动作识别结果,包括:若压力信号中存在第一下降沿,且第一下降沿的压力值变化范围包含预设第一压力阈值,则确定用户在目标座椅上完成的第一阶段动作;若压力信号中存在第一上升沿,且第一上升沿的压力值变化范围包含预设第一压力阈值,则确定用户在目标座椅上完成的第二阶段动作;根据用户在目标座椅上连续完成的第一阶段动作和第二阶段动作,确定用户在目标座椅上完成的健身动作;根据用户在目标座椅上完成的健身动作,确定用户在目标座椅上的健身动作识别结果。
12、通过上述方案,首先通过精细分析压力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并且结合预设第一压力阈值,能够准确识别用户在目标座椅上完成的各个阶段动作,进而精确判断用户的健身动作识别结果,显著提高了健身动作识别的准确性和精度。
13、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目标座椅处于目标姿态时,目标座椅的坐垫和目标座椅的靠背之间的夹角为第一目标夹角;若压力信号中存在第一下降沿,且第一下降沿的压力值变化范围包含预设第一压力阈值,则确定用户在目标座椅上完成的第一阶段动作,包括:若压力信号中存在第一下降沿,且第一下降沿的压力值变化范围包含预设第一压力阈值,则对目标座椅的靠背进行调整,以使目标座椅的坐垫和目标座椅的靠背之间的夹角从第一目标夹角向预设的第二目标夹角变化,其中,第二目标夹角小于第一目标夹角;若在目标座椅的坐垫和目标座椅的靠背之间的夹角从第一目标夹角向第二目标夹角变化的过程中,压力信号中存在第一下降沿之后的第二上升沿,且第二上升沿的压力值变化范围包含预设第二压力阈值,则对目标座椅的靠背进行调整,以使目标座椅的坐垫和目标座椅的靠背之间的夹角恢复为第一目标夹角;若目标座椅的坐垫和目标座椅的靠背之间的夹角从第一目标夹角变化为第二目标夹角,则确定用户在目标座椅上完成的第一阶段动作。
14、通过上述方案,目标座椅的靠背可以随着用户的动作而相应调整位置,形成对用户的保护效果;同时,结合预设第一压力阈值、目标座椅的坐垫和目标座椅的靠背之间的夹角,可以综合确定用户是否在目标座椅上完成第一阶段动作,提高了第一阶段动作识别的准确性。
15、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关联部件包括音频部件;根据健身动作识别结果,对关联部件进行控制,包括:根据健身动作识别结果,确定用户在目标座椅上完成的健身动作的累计次数;生成包含累计次数的语音消息;控制音频部件播放语音消息。
16、通过上述方案,在确定健身动作的累计次数的基础上,由音频部件播放相关的语音消息,利用语音消息告知用户健身动作的累计次数,以便用户把握健身进度。如此,有效提高了用户在车内的健身体验。
17、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关联部件包括氛围灯部件;根据健身动作识别结果,确定用户在目标座椅上完成的健身动作的累计次数之后,还包括:在累计次数达到预设次数的整数倍时,根据健身动作识别结果,获取最接近当前时刻的预设次数的健身动作的完成时刻;根据最接近当前时刻的预设次数的健身动作的完成时刻,对预先确定的健身动作频率进行更新;根据更新后的健身动作频率,对预先确定的氛围灯部件的呼吸效果周期进行更新,以使更新后的呼吸效果周期与更新后的健身动作频率呈负相关;根据更新后的呼吸效果周期,控制氛围灯部件发出带有呼吸效果的灯光。
18、通过上述方案,在确定健身动作的累计次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更新后的健身动作频率;利用更新后的健身动作频率确定更新后的呼吸效果周期,更新后的呼吸效果周期用于控制氛围灯部件,使得氛围灯部件发出的带有呼吸效果的灯光能够适应用户的健身节奏。如此,有效提高了用户在车内的健身体验。
19、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姿态为基于目标水平位置、目标垂直高度、第一目标夹角确定;将目标座椅调整至目标健身项目对应的目标姿态,包括:若目标座椅的水平位置与目标水平位置存在偏差,则将目标座椅调整至目标水平位置;若目标座椅的垂直高度与目标垂直高度存在偏差,则将目标座椅调整至目标垂直高度;若目标座椅的坐垫和目标座椅的靠背之间的夹角与第一目标夹角存在偏差,则对目标座椅的坐垫和/或目标座椅的靠背进行调整,以使目标座椅的坐垫和目标座椅的靠背之间的夹角为第一目标夹角。
20、通过上述方案,在目标座椅的水平位置、目标座椅的垂直高度、目标座椅的坐垫和目标座椅的靠背之间的夹角中的任意一者不符合条件时,对其进行调整,以使目标座椅被调整至目标姿态,为用户提供充足的健身空间。
21、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22、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目标健身项目的启动指令,确定车辆的目标座椅以及车辆在目标健身项目下的关联部件,其中,目标座椅的靠背设有压力传感器;
23、调整单元,用于将目标座椅调整至目标健身项目对应的目标姿态;
24、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信号;
25、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压力信号,确定用户在目标座椅上的健身动作识别结果;
26、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健身动作识别结果,对关联部件进行控制。
27、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辆包括:
28、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
29、处理器,用于从该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可执行程序代码,使得该车辆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30、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31、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1.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压力信号,确定用户在所述目标座椅上的健身动作识别结果,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压力信号确定用户在所述目标座椅上完成的阶段动作,根据用户在所述目标座椅上完成的所述阶段动作确定用户在所述目标座椅上的健身动作识别结果,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座椅处于所述目标姿态时,所述目标座椅的坐垫和所述目标座椅的靠背之间的夹角为第一目标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部件包括音频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部件包括氛围灯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姿态为基于目标水平位置、目标垂直高度、第一目标夹角确定;
8.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