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蚕丝制备,尤其是指一种远红外蚕丝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蚕丝是高档的纺织原料,被誉为“纤维皇后”,它是天然纤维中的长纤维,其长度可直接供织造。蚕丝强韧而富有弹性,纤细而柔软,吸湿和触感良好,特别是光泽优雅美丽。蚕丝制品风格各异,可轻薄如纱,可厚实如绒。但蚕丝目前的单一属性如手感舒适,光泽较好等性能难以满足如今织物多功能的需要,因此开发出多功能蚕丝材料迫在眉睫。
2、太阳光线大致可分为可见光及不可见光。在光谱中波长自0.77μm至1000μm的一段被称为红外光,又称红外线。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的范畴,是一种具有强热作用的电磁波。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人们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相对应波长的电磁波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远红外线有较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具有显著的温控效应和共振效应,它易被物体吸收并转化为物体的内能。远红外线被人体吸收后,可使体内水分子产生共振,使水分子活化,增强其分子间的结合力,从而活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使生物体细胞处于最高振动能级。由于生物细胞产生共振效应,可将远红外热能传递到人体皮下较深的部分,以下深层温度上升,产生的温热由内向外散发。这种作用强度,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强化各组织之间的新陈代谢,增加组织的再生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调节精神的异常兴奋状态,从而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因此,赋予织物远红外功能在改善人体穿衣舒适度的同时还能具有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等效果。蚕丝的三角形截面相较于普通纤维的圆形截面,能增加远红外光的产生。但现有技术中蚕丝远红外性能不佳,无法充分发挥保健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蚕丝远红外性能不佳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远红外蚕丝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远红外蚕丝不仅具有较好的远红外性能和抗菌性能,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细胞毒性,并且蚕丝的外观平整且柔软光滑,穿着舒适度高。
3、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远红外蚕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制备携带有远红外粒子的微胶囊;
5、(2)将所述微胶囊整理到连接有京尼平的蚕丝上,烘干后制得所述远红外蚕丝。
6、进一步地,所述微胶囊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7、s1、将壳聚糖加入冰醋酸中得到溶液a;
8、s2、在蒸馏水中加入明胶、乳化剂与远红外粒子得到溶液b;
9、s3、将配置的溶液a用胶头滴管以一秒一滴的速度滴入溶液b中,调节ph,当溶液体系ph为4-5时,在50℃-70℃下恒温反应制得所述微胶囊。
10、进一步地,所述壳聚糖和所述明胶的质量比为5:(1-2)。
11、进一步地,所述远红外粒子为远红外陶瓷。
12、进一步地,所述乳化剂为司班-20。
13、进一步地,所述京尼平的浓度为0.01-0.04g/l。京尼平浓度过高会使得交联层增厚,影响蚕丝的红外透射率。
14、进一步地,所述整理为将所述微胶囊与表面活性剂配制成整理液,并将所述整理液超声雾化于蚕丝上。
15、进一步地,所述超声雾喷的流速为2-4ml/s。
16、超声整理过程中,超声雾喷的流速会影响蚕丝的红外透射率和红外发射率:超声整理的流速过大,会导致整理到蚕丝纤维上的远红外粒子增多,从而使部分红外辐射被远红外陶瓷粉末吸收,使红外透射率下降。超声整理的流速过小,则使得整理到蚕丝纤维上的远红外粒子减小,影响红外发射率。
17、进一步地,所述蚕丝与整理液的浴比为1:20。
18、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硅氧烷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19、聚硅氧烷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仅可以提高微胶囊与蚕丝的交联作用,还具有耐洗,持久等特点。一般季铵盐活性剂在纺织品上是溶出型的,易洗脱,且易在人体表面逐渐富集,长久使用容易产生病变。而聚硅氧烷季铵盐属于非溶出型,与纤维结合牢固,对人体安全可靠。且聚硅氧烷季铵盐抑菌范围广,还能给予蚕丝良好的吸水、吸汗性能以及松软性、平滑性、回弹性和防静电性。
20、进一步地,所述蚕丝在涂覆京尼平前经过脱胶处理。
21、蚕丝脱胶能够去除蚕丝中的丝胶、杂质、色素以及织造时所沾污的油剂等,提高京尼平与蚕丝的交联效果。
22、进一步地,所述脱胶处理为将蚕丝置于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溶液中煮沸,其中,碳酸钠与碳酸氢钠质量分数比为2:1。
23、工业上常用的脱胶方法主要有水煮法、酸脱胶法、微生物脱胶法和皂碱法。其中,皂碱法是最主要的脱胶方式,但一般皂碱法只使用一种碱剂,效果不佳,而本发明使用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能够提升脱胶效果。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5、本发明所制备的远红外蚕丝具有良好的远红外性能,且将京尼平作用到蚕丝上,除了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低细胞毒性的特点外,京尼平可以减少蚕丝纤维的褶皱,改善织物的手感,使其柔软光滑,提高穿着舒适度,提升蚕丝纤维的悬垂性能。除此以外,本发明的远红外蚕丝还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且工艺流程简单,便于工业生产。
1.一种远红外蚕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和所述明胶的质量比为5:(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粒子为远红外陶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司班-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京尼平的浓度为0.01-0.04g/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为将所述微胶囊与表面活性剂配制成整理液,并将所述整理液超声雾化于连接有京尼平的蚕丝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雾喷的流速为2-4ml/s。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硅氧烷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10.一种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制备方法制得的远红外蚕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