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菌剂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4-29  66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具体涉及一种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菌剂及应用。


背景技术:

1、在实际生产中,生防菌发酵液可以作为一种生物农药,用于替代传统的化学农药,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马铃薯和魔芋产品中化学残留的问题,因此,生防菌发酵液在马铃薯和魔芋种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贵州马铃薯晚疫病是由疫霉菌引起的土传病害,连年爆发,防控成本高、难度大,长期以被动防治为主。此外,魔芋白绢病和软腐病对魔芋危害也较严重。据报道,白绢病是由白绢薄膜革菌(sclerotium rolfsii)所引起的,白绢病发生时距地面的叶柄基部出现水渍褐斑,2天后在发病周围会长出白色菌丝,10天后可在叶柄周围形成一圈白色丝状,并有球形或不规则的褐色菌核产生,继而引起魔芋植株倒伏。针对马铃薯晚疫病和魔芋白绢病的防治,化学防治仍是目前见效最快的主要防治措施,但知名防控药剂价格昂贵,并且随着病原菌抗性增加,药剂的防效越来越低,用药量不断增大,用药成本逐年增加,同时还造成了大量残留,污染环境,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化学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面临着赠本减效和生态安全等问题。

3、此外,化学药剂和肥料的施用还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物品质;目前研究表明,使用化学药剂氯氟醚菌唑可显著降低花生白绢病菌核的形成,且氯氟醚菌唑浓度越高,营养物质含量的降低幅度越大。另外,外源施用氯对魔芋生长的影响,当浓度较高时会显著降低其单株产量和产品品质。此外,在对珠芽魔芋进行研究时,市面上不同类型的化肥施用都对魔芋的地下块茎中的内在指标和营养成分产生影响。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菌剂及应用,该菌株能够拮抗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和魔芋白绢病病原菌,进而能够实现对马铃薯晚疫病和魔芋白绢病的防治。

2、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所述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为链霉菌ady-13(streptoverticillium reticulum ady-13),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41487;保藏时间为2024年07月04日。

4、优选地,所述植物病害病原菌包括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和魔芋白绢病病原菌。

5、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含有所述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的菌剂。

6、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在制备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和/或魔芋白绢病的制剂中的应用。

7、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的代谢产物在制备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和/或魔芋白绢病的制剂中的应用。

8、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和/或魔芋白绢病的制剂,所述制剂包括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和/或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的代谢产物。

9、优选地,所述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的代谢产物由所述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经发酵培养、过滤除菌得到。

10、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和/或魔芋白绢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马铃薯和/或魔芋根部罐施所述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的代谢产物。

11、本发明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菌株和/或所述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的代谢产物在提高魔芋中淀粉和葡甘聚糖含量中的应用。

12、本发明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魔芋中淀粉和葡甘聚糖含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魔芋根部罐施所述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的代谢产物。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4、本发明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菌株及其代谢产物能够拮抗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和魔芋白绢病病原菌,进而能够实现对马铃薯晚疫病和魔芋白绢病的防治。



技术特征:

1.一种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为链霉菌ady-13(streptoverticillium reticulum ady-13),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41487;保藏时间为2024年07月04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害病原菌包括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和魔芋白绢病病原菌。

3.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的菌剂。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在制备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和/或魔芋白绢病的制剂中的应用。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的代谢产物在制备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和/或魔芋白绢病的制剂中的应用。

6.一种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和/或魔芋白绢病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和/或权利要求1所述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的代谢产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和/或魔芋白绢病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的代谢产物由所述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经发酵培养、过滤除菌得到。

8.一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和/或魔芋白绢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马铃薯和/或魔芋根部罐施权利要求1所述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的代谢产物。

9.权利要求1所述的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菌株和/或权利要求1所述的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的代谢产物在提高魔芋中淀粉和葡甘聚糖含量中的应用。

10.一种魔芋中淀粉和葡甘聚糖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魔芋根部罐施权利要求1所述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的代谢产物。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菌剂及应用,所述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链霉菌菌株为链霉菌ADY‑13(Streptoverticillium reticulum ADY‑13),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41487;保藏时间为2024年07月04日;本发明拮抗植物病害病原菌的菌株及其代谢产物能够拮抗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和魔芋白绢病病原菌,进而能够实现对马铃薯晚疫病和魔芋白绢病的防治。

技术研发人员:赵兴丽,罗林丽,贺圣凌,邓禄军,刘思睿,陈恩发,姚明勇,罗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贵州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贵州省食品加工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07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