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储能,尤其涉及一种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在3c类消费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极材料在很大成都上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2、传统的商用石墨负极材料因容量有限,已不能满足锂离子电池日益增加的容量需求;因此,如何提高负极材料的容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负极材料容量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引入金属硒化物来提高负极材料的容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负极材料容量较低的问题。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在分散剂溶液中加入氧化石墨烯溶液,得到第一反应液;
5、s2:在所述第一反应液中加入钴盐与络合剂,得到第二反应液;
6、s3:向所述第二反应液中加入铁氰化钾,于室温下反应后,得到固体产物;
7、s4:将所述固体产物与se粉混合后,于惰性气体气氛下,在400-600℃焙烧,得到复合负极材料。
8、可选地,所述分散剂为pvp。
9、可选地,所述钴盐为cocl2·6h2o。
10、可选地,所述络合剂为柠檬酸钠。
11、可选地,所述分散剂溶液为分散剂的水溶液;所述分散剂溶液中分散剂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0.8-2)mg:1ml。
12、可选地,所述氧化石墨烯溶液为氧化石墨烯的水溶液;所述氧化石墨烯溶液中氧化石墨烯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4)mg:1ml。
13、可选地,所述分散剂、所述氧化石墨烯、所述钴盐、所述络合剂、所述铁氰化钾的质量比范围为(8-20):(1-4):(35-45):(190-210):(60-70)。
14、可选地,步骤s4中固体产物与se粉的质量比范围为1:(1-4)。
1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负极材料,通过如上所述的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16、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复合负极材料。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负极材料,通过同时引入钴元素、铁元素、硒元素,形成co/fe双金属硒化物@c复合材料,在提高材料比容量的同时,赋予材料优异的循环性能;通过复合材料中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其电化学性能。
1.一种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pvp。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钴盐为cocl2·6h2o。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络合剂为柠檬酸钠。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溶液为分散剂的水溶液;所述分散剂溶液中分散剂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0.8-2)mg:1ml。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溶液为氧化石墨烯的水溶液;所述氧化石墨烯溶液中氧化石墨烯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4)mg:1ml。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所述氧化石墨烯、所述钴盐、所述络合剂、所述铁氰化钾的质量比范围为(8-20):(1-4):(35-45):(190-210):(60-70)。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固体产物与se粉的质量比范围为1:(1-4)。
9.一种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通过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10.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负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