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5-22  95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终端产品对扣式电芯的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扣式电芯在高电压过充的情况下,其安全性能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2、现阶段行业内生产的扣式电芯中,采用的防爆方式是在壳体底部设置刻痕,且刻痕是半圆圈形,极耳连接在壳体底部的刻痕外。当电池在高电压过充时,壳体在刻痕位置裂开,进行泄压,由于极耳连接在壳体底部的刻痕外,无法中断充电过程,电池内部仍保持电化学反应,安全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能够阻止电芯在高电压过充的情况下起火、爆炸的问题,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

2、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壳体、极柱、裙边和电芯,所述壳体的顶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极柱封盖在所述第一通孔处,所述极柱与所述壳体之间绝缘设置;所述裙边电连接在所述极柱上,所述裙边延伸至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间隔设置,所述裙边配置为在受到挤压时产生形变;所述电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芯上设有极性相反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壳体电连接,所述第二极耳延伸至所述裙边与所述壳体之间,且与所述裙边电连接。

3、可选地,所述裙边沿所述壳体的轴向方向延伸,以使所述裙边与所述壳体的侧壁间隔设置。

4、可选地,所述裙边包括延伸部和折弯部,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极柱连接,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折弯部连接,所述折弯部向靠近所述壳体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延伸部靠近所述折弯部的一端连接,且与所述折弯部抵接。

5、可选地,在垂直于所述延伸部的方向上,所述折弯部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延伸部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为0.2mm至0.3mm。

6、可选地,所述第二极耳包括依次连接的极耳引出部、极耳弯折部和极耳延伸部,所述极耳引出部与所述电芯的本体电连接,所述极耳弯折部沿所述折弯部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端弯折并与所述折弯部抵接,所述极耳延伸部沿着延伸部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延伸部电性连接。

7、可选地,所述折弯部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端设有尖端,所述尖端与所述极耳弯折部的内侧抵接。

8、可选地,所述折弯部与所述延伸部所在平面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15°至45°。

9、可选地,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裙边的连接区域的长度为0.3mm至0.5mm;

10、所述裙边的厚度为0.08mm至0.15mm。

11、可选地,所述第二极耳的横截面积不超过0.05mm2。

12、可选地,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距离为0.4mm至0.8mm。

13、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一端开口的筒体和封盖在所述开口处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内壁为所属顶壁;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筒体电连接;

14、所述电池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盖板与所述极柱之间。

15、可选地,所述绝缘层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

16、所述极柱包括柱状部和板状部,所述柱状部设置于所述板状部一侧,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板状部之间,所述柱状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所述柱状部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间隔设置;所述板状部位于所述筒体内,所述裙边与所述板状部靠近壳体的一端连接。

17、可选地,所述裙边沿所述壳体的径向方向延伸,以使所述裙边与所述壳体的顶壁间隔设置。

18、可选地,所述极柱包括柱状部和板状部,所述柱状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板状部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裙边与所述柱状部远离所述板状部的一端连接。

19、可选地,所述裙边的材质为软质金属,所述软质金属包括铝、铅、锡、锌中的任一种。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1、本发明提供的电池中,第一极耳与壳体电连接,第二极耳通过裙边与极柱电连接,可以保证电池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传输。由于裙边能够在受到压力时产生变形,当电池过充时,电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冲击裙边,使裙边带动第二极耳与壳体接触,造成电池内部短路,第二极耳熔融,实现断路效果,从而切断了电池内部的电流流动,因此能够避免电池爆炸、起火,有效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极柱、裙边和电芯,所述壳体的顶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极柱封盖在所述第一通孔处,所述极柱与所述壳体之间绝缘设置;所述裙边电连接在所述极柱上,所述裙边延伸至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间隔设置,所述裙边配置为在受到挤压时产生形变;所述电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芯上设有极性相反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壳体电连接,所述第二极耳延伸至所述裙边与所述壳体之间,且与所述裙边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括壳体、极柱、裙边和电芯,所述极柱与所述壳体之间绝缘设置;所述裙边电连接在所述极柱上,裙边延伸至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间隔设置,裙边配置为在受到挤压时产生形变;电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芯上设有极性相反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第一极耳与所述壳体电连接,第二极耳延伸至所述裙边与所述壳体之间,且与所述裙边电连接。当电池过充时,电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冲击裙边,使裙边带动第二极耳与壳体接触,造成电池内部短路,第二极耳熔融,实现断路效果,从而切断了电池内部的电流流动,因此能够避免电池爆炸、起火,有效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张昌明,胡大林,廖兴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豪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13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