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移动体用旋转电机以及电动移动体,该电动移动体用旋转电机装入有适合在轮椅等电动移动体中使用的马达。
背景技术:
1、轮椅逐渐推进电动化,但对于电动化不可或缺的马达的设置部位出于与座面的关系而受到制约。因此,一直谋求着马达的小型化。为将马达的旋转向车轮传递,对转速进行调节的齿轮不可或缺,存在需要确保足以容纳齿轮单元和马达的容积的问题。
2、在面向电动车的马达中,已知存在考虑设置空间而在车轮的轮毂装入马达的轮毂电机。但是,即使是轮毂电机,如果将齿轮单元和马达组合,马达壳体(旋转电机的外壳)也会向轴向突出。
3、现有技术文献:jp2021-194037a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根据上述现有技术文献的图1至图3等可知,马达壳体会向轮椅的座面侧大幅突出。在电动轮椅的情况下,会使座面下的空间减小,并且在折叠的情况下,突出部也会增大。
3、于是,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了在马达内部内置齿轮单元的方案,制造出外壳的轴向的长度与外轮的宽度大致相等的旋转电机。关于这一点,由于在上述现有技术文献中是有铁芯马达而内置有铁芯,所以是未能构思出的。并且,这是基于如果是具备圆筒状线圈体的无铁芯马达,则在没有铁芯的空间就能收纳齿轮单元的设想。
4、然而,向齿轮涂布的润滑脂伴随着齿轮的旋转而飞散,由于齿轮在电动机内部一体化地内置,所以要想追加润滑脂,必须拆卸旋转电机的外壳,会给利用者造成负担、不便。
5、于是,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争取在将齿轮单元内置于电动机的情况下不使润滑脂飞散,从而避免润滑脂的枯竭。
6、并且,由于齿轮单元与马达的转子的间隙变小,即使有少许齿轮结构的轴偏移也会成为发生故障的原因。
7、于是,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在马达内置了齿轮单元的情况下,为了防止齿轮结构与马达的转子特别是与内磁轭的接触,使各齿轮的轴位置不发生偏移。
8、另外,这样虽然能够实现小型化,但由于旋转电机与使用者的耳朵之间的距离接近且在中途没有遮挡,担心齿轮旋转时的啮合所产生的声音会刺耳。产生该声音的一个主要原因为内齿轮与主齿轮的啮合。
9、于是,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将内齿轮的内齿部分树脂化从而实现静音化。但是,如果将内齿轮全部树脂化,则担心使用者(搭乘者)与电动轮椅的重量成为载荷而使内齿轮破损。于是,在本发明中,进一步使内齿轮的大致一半(除了内齿形成面之外向行星齿轮的大径部分方向突出的部分)为钢制,使其具有相对于载荷的强度。
10、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11、为了达成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的电动移动体用旋转电机在无铁芯马达的固定轴上设有齿轮单元,并且齿轮单元收纳于圆筒状的无铁芯马达的转子的内侧。固定轴的一部分贯穿在无铁芯马达的转子中央设置的环状体的孔部,该环状体通过转子的旋转而旋转。在该环状体的外周存在齿轮槽,齿轮单元具备内齿轮和小径部分的齿与该内齿轮的内齿啮合的多个行星齿轮,行星齿轮与小径部分相独立地在同轴上的大径部分也形成有齿轮槽,行星齿轮的大径部分的齿以与所述环状体的齿轮槽啮合的方式定位。这样,通过转子的旋转,与环状体啮合的行星齿轮旋转,从而内齿轮旋转,通过内齿轮的旋转,固定于内齿轮的外壳旋转。以使各行星齿轮的轴的大径部分侧的前端贯穿润滑脂罩和支架的孔部的方式具备润滑脂罩和支架,支架固定于马达外壳的底面部。至少在各行星齿轮的大径部分的齿面涂布有润滑脂。特征在于,润滑脂罩位于支架的大径部分侧,以沿着大径部分的齿面外周的方式具备圆弧状的内壁,以覆盖各行星齿轮的平面部的大半部分的方式配置,使轮毂的孔部嵌入且固定有外壳的外轮旋转。
1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润滑脂罩的圆弧上内壁与齿面外周的间隔优选为2mm以内。齿面外周表示齿旋转的最大范围。从防止润滑脂飞散的观点出发,应该尽可能减小该间隔。另外,润滑脂罩也可以从表里两侧盖在行星齿轮上。润滑脂罩自身可以为树脂制。
13、另外,本发明的电动移动体的特征在于,将上述电动移动体用旋转电机装入于外轮的轮毂而构成。
14、为了达成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电动移动体用旋转电机在无铁芯马达的固定轴上设有齿轮单元,并且齿轮单元收纳于圆筒状的无铁芯马达的转子的内侧。所述固定轴贯穿在无铁芯马达的转子中央设置的环状体的孔部,该环状体通过转子的旋转而旋转。在环状体的外周存在齿轮槽。齿轮单元具备内齿轮和小径部分的齿与内齿轮的内齿啮合的多个行星齿轮,行星齿轮与所述小径部分相独立地在同轴上的大径部分也形成有齿轮槽,在所述小径部分的齿与所述大径部分的齿之间的轴上配置有第一轴承部。第一轴承部固定于无铁芯马达的内部构造物而对行星齿轮进行支承,行星齿轮的大径部分的齿以与所述环状体的齿轮槽啮合的方式定位。以使各行星齿轮的轴的大径部分侧的前端贯穿支架的孔部的方式具备支架,支架固定于马达外壳的底面部,在各孔中,轴前端以能够通过第二轴承部旋转的方式定位。这样,通过转子的旋转,与所述环状体啮合的所述行星齿轮旋转,从而内齿轮旋转,通过内齿轮的旋转,使固定于该内齿轮的外壳旋转,从而使轮毂的孔部嵌入且固定有外壳的外轮旋转。
15、另外,本发明的电动移动体的特征在于,通过将上述电动移动体用旋转电机嵌入且固定于外轮的轮毂的中央,使该外壳的轴向长度与外轮的宽度大致相等。
16、为了达成上述第三目的,本发明的电动移动体用旋转电机在无铁芯马达的固定轴上设有齿轮单元,并且齿轮单元收纳于圆筒状的无铁芯马达的转子的内侧。固定轴的一部分贯穿在无铁芯马达的转子中央设置的环状体的孔部,该环状体通过转子的旋转而旋转。在环状体的外周存在齿轮槽,齿轮单元具备内齿轮和小径部分的齿与内齿轮的内齿啮合的多个行星齿轮。行星齿轮与所述小径部分相独立地在同轴上的大径部分也形成有齿轮槽,大径部分的齿以与所述环状体的齿轮槽啮合的方式定位。内齿轮的至少齿的部分由树脂形成,其余部分为金属制(优选为钢制)。这样,通过转子的旋转,与所述环状体啮合的行星齿轮旋转,从而内齿轮旋转,通过内齿轮的旋转,使固定于内齿轮的外壳旋转,使孔部嵌入且固定有外壳的的驱动轮旋转。
17、并且,本发明的电动移动体的特征在于,将上述电动移动体用旋转电机嵌入且固定于外轮的轮毂的中央,该外壳的轴向长度与外轮的宽度大致相等。
18、有益的效果
19、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具有能够在内置齿轮单元的旋转电机中防止齿轮单元部的润滑脂枯竭这一效果。此外,也具有由盖实现的静音化这一次要效果。
20、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具有能够在内置齿轮单元的旋转电机中,防患由于构成齿轮单元的齿轮的位置偏移而造成的与旋转部的接触于未然这一效果。此外,由于对支承机构进行了精心设计,也具有提高将齿轮单元组装于无铁芯马达内的操作性这一次要效果。
21、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能够降低伴随内齿轮与行星齿轮的啮合接触而产生的声音,从而实现静音化。此外,内齿轮由树脂体和金属的组合构成,因此能够得到相对于载荷的强度。
1.一种电动移动体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移动体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3.一种电动移动体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4.一种电动移动体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5.一种电动移动体,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移动体用旋转电机嵌入所述轮毂的中央而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