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装置及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6-01  95


本申请涉及电池生产,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装置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1、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2、在电池技术的发展中,如何提高电池装置的可靠性,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装置及用电装置,其能够提高电池装置的可靠性。

2、本申请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装置。电池装置包括电池单体组件、箱体、第一捆扎件、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箱体包括底壁、第一壁和第二壁,底壁承载电池单体组件,第一壁和第二壁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电池单体组件位于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第一捆扎件连接第一壁和第二壁,第一捆扎件与电池单体组件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个表面接触。第一捆扎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至少部分嵌入第一壁中,第二固定件至少部分嵌入第二壁中。其中,第二方向与底壁的厚度方向平行,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4、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捆扎件与电池单体组件在第二方向上的表面接触,提高抵抗电池单体组件在第二方向上的膨胀力的能力,降低电池单体组件由于膨胀对箱体的作用力,从而降低电池单体组件损坏的风险,提高电池装置的可靠性。此外,将第一固定件的至少部分嵌入第一壁,将第二固定件的至少部分嵌入第二壁,并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连接第一捆扎件的两端,提高第一捆扎件连接第一壁和第二壁的可靠性。

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捆扎件与电池单体组件在第二方向上面向底壁的表面接触。

6、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捆扎件设置于电池单体组件面向底壁的表面,提高抵抗电池单体组件在第二方向上的膨胀力的能力,提高电池装置的可靠性。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壁的内部具有第一空腔,第一壁的面向底壁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用于供第一固定件进入第一空腔。第二壁的内部具有第二空腔,第二壁的面向底壁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空腔连通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用于供第二固定件进入第二空腔。

8、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开口将第一固定件设置于第一壁内部的第一空腔,通过第二开口将第二固定件设置于第二壁内部的第二空腔,提高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安装的便利性,从而提高第一捆扎件连接第一壁和第二壁的便利性。

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与第一壁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与第二壁固定连接。

10、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固定件和第一壁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和第二壁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安装的可靠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捆扎件连接第一壁和第二壁的可靠性。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的内部具有第三空腔,第二固定件的内部具有第四空腔。

12、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固定件具有第三空腔,第二固定件具有第四空腔,一方面节约材料,减轻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重量,另一方面,提高第一壁和第二壁抵抗电池单体组件的膨胀力的能力。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第一捆扎件一体成型。

14、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第一捆扎件一体成型,易于加工,且提高第一捆扎件与第一壁和第二壁连接的便利性。

1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第一捆扎件分别与底壁连接。

16、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第一捆扎件分别与底壁连接,提高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第一捆扎件安装的可靠性。

1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捆扎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捆扎件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18、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多个第一捆扎件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提高抵抗电池单体组件在第二方向上的膨胀力的能力,提高电池装置的可靠性。

1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捆扎件的材质为非金属材料。

20、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捆扎件的材质为非金属材料,提高电池单体组件与箱体之间的绝缘性,从而提高电池装置的可靠性。

2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捆扎件的材质为金属材料,电池装置还包括绝缘件,绝缘件设置于第一捆扎件在第二方向上面向电池单体组件的表面。

22、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捆扎件的材质为金属材料,提高第一捆扎件的结构强度,降低第一捆扎件损坏的风险,同时在第一捆扎件面向电池单体组件的表面设置绝缘件,提高电池单体组件与箱体之间的绝缘性,从而提高电池装置的可靠性。

2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电池单体组件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壁和第二壁接触。

24、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壁和第二壁与电池单体组件接触,通过第一壁和第二壁抵抗电池单体组件在第一方向上的膨胀力,降低电池单体组件损坏的风险,提高电池装置的可靠性。

2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壁为第一膨胀梁,第二壁为第二膨胀梁。

26、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壁和第二壁均为膨胀梁,第一捆扎件连接第一膨胀梁和第二膨胀梁,降低第一膨胀梁和第二膨胀梁受到的膨胀力,提高抵抗电池单体组件膨胀力的能力,降低电池单体组件损坏的风险,提高电池装置的可靠性。

27、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还包括多个侧壁,多个侧壁围设于底壁的周围,第一壁为第一膨胀梁,第二壁为多个侧壁中的其中一者。

28、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壁为第一膨胀梁,第二壁为侧壁,第一捆扎件连接第一膨胀梁和侧壁,降低第一膨胀梁和侧壁受到的膨胀力,提高抵抗电池单体组件膨胀力的能力,降低电池单体组件损坏的风险,提高电池装置的可靠性。

29、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还包括多个侧壁,多个侧壁围设于底壁的周围,第一壁和第二壁为多个侧壁中的其中两者。

30、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壁和第二壁均为侧壁,第一捆扎件连接两个侧壁,降低侧壁受到的膨胀力,提高抵抗电池单体组件膨胀力的能力,降低电池单体组件损坏的风险,提高电池装置的可靠性。

31、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装置还包括第二捆扎件,第二捆扎件连接第一壁和第二壁,在第二方向上,第二捆扎件与电池单体组件在第二方向上背离第一捆扎件的表面接触。

32、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壁、第二壁、第一捆扎件和第二捆扎件形成闭环,提高抵抗电池单体组件的膨胀力的能力,降低应力集中从而损坏电池单体组件的风险,提高电池装置的可靠性。

33、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的电池装置,电池装置用于为用电装置提供电能。

34、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捆扎件与所述电池单体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面向所述底壁的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的内部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壁的面向所述底壁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供所述第一固定件进入所述第一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内部具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内部具有第四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第一捆扎件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第一捆扎件分别与所述底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捆扎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捆扎件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捆扎件的材质为非金属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捆扎件的材质为金属材料,所述电池装置还包括绝缘件,所述绝缘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捆扎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面向所述电池单体组件的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电池单体组件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壁为第一膨胀梁,第二壁为第二膨胀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多个侧壁,所述多个侧壁围设于所述底壁的周围,所述第一壁为第一膨胀梁,所述第二壁为所述多个侧壁中的其中一者。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多个侧壁,所述多个侧壁围设于所述底壁的周围,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为所述多个侧壁中的其中两者。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还包括第二捆扎件,所述第二捆扎件连接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捆扎件与所述电池单体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背离所述第一捆扎件的表面接触。

16.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所述电池装置用于为所述用电装置提供电能。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装置及用电装置。电池装置包括电池单体组件、箱体、第一捆扎件、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箱体包括底壁、第一壁和第二壁,底壁承载电池单体组件,第一壁和第二壁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电池单体组件位于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第一捆扎件连接第一壁和第二壁,第一捆扎件与电池单体组件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个表面接触。第一捆扎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至少部分嵌入第一壁中,第二固定件至少部分嵌入第二壁中。其中,第二方向与底壁的厚度方向平行,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生甡,郭新飞,王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801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17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