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产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机械加工的产品包装设备。
背景技术:2.机械是指利用各种科学原理制成的,能够代替人类进行一定的工作的装置,在过去机械是例如手工纺织机这种手动进行运转,以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现代机械更多更倾向于智能化与自动化,同时机械加工与人工加工最大的区别便是机械加工的精度高,规格稳定,因此现代各种高精密产品大多都采用机械加工。
3.而这些高精密产品在加工完成后便需要进行运输才能到达顾客的手中,此时为了避免运输过程中对这些产品造成破坏,便需要使用包装设备对产品进行包装,而市面上的包装设备,例如传统包装盒大多只适用于固定规格的工件,适用性较差,同时在包装前还需要一层一层的包上海绵与气泡垫来进行减震,在浪费材料增加成本的同时也耗费了较多的时间致使包装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机械加工的产品包装设备,通过调节夹板对工件进行夹持,能够对较多中不同规格的工件进行夹持放置,以此在提高放置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同时通过两个软性垫块在夹住工件提高放置稳定性的同时也能够通过形变与复原力对工件进行固定与减震,进而无需对工件进行额外的包装,减少包装成本及提高包装的效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加工的产品包装设备,包括主体、工件和顶盖以及设置于顶盖内部用于对工件进行固定的夹持组件;
6.所述主体为内部镂空的矩形结构,所述主体内部放置有工件,所述主体顶部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为内部镂空的矩形结构,
7.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板、螺纹杆和转板,所述顶盖内部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顶部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顶盖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通过螺纹孔与顶盖螺纹转动连接,且所述螺纹杆顶端贯穿螺纹孔并延伸至顶盖顶部,所述螺纹杆顶端设置有转板。
8.进一步的,所述夹板两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顶盖两侧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板且所述限位板与限位槽卡合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底部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卡合块,所述主体顶部一侧开设有卡合槽,且所述卡合块与卡合槽卡合连接,所述卡合块一侧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穿过安装槽内壁凸出于顶盖外表面,所述卡合块一侧与安装槽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10.进一步的,所述卡合块底部设置有斜边,且所述斜边朝向卡合槽一侧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夹板底部与主体内部均设置有软性垫块,且所述工件位于两个所
述软性垫块之间。
12.进一步的,所述顶盖顶部开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提手。
13.进一步的,所述提手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扣手槽,且多个所述扣手槽之间等距排列。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加工的产品包装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优点在于,通过调节夹板对工件进行夹持,能够对较多中不同规格的工件进行夹持放置,以此在提高放置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16.2、其次,通过两个软性垫块在夹住工件提高放置稳定性的同时也能够通过形变与复原力对工件进行固定与减震,进而无需对工件进行额外的包装,减少包装成本及提高包装的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20.图1-3中:1、主体;101、工件;102、卡合槽;103、软性垫块;2、顶盖;201、夹板;202、螺纹杆;203、转板;204、限位板;3、安装槽;301、卡合块;302、推杆;303、复位弹簧;4、提手;401、扣手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
23.请参阅图1-3中,
2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械加工的产品包装设备,包括主体1、工件101和顶盖2以及设置于顶盖2内部用于对工件101进行固定的夹持组件;
25.主体1为内部镂空的矩形结构,主体1内部放置有工件101,主体1顶部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顶盖2,顶盖2为内部镂空的矩形结构,
26.夹持组件包括夹板201、螺纹杆202和转板203,顶盖2内部设置有夹板201,夹板201顶部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02,顶盖2顶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杆202通过螺纹孔与顶盖2螺纹转动连接,且螺纹杆202顶端贯穿螺纹孔并延伸至顶盖2顶部,螺纹杆202顶端设置有转板203。
27.进一步的,夹板201两侧开设有限位槽,顶盖2两侧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板204且限位板204与限位槽卡合连接,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能够转动转板203带动螺纹杆202进行转动,当螺纹杆202进行转动将螺纹的作用下移动,此时通过螺纹杆202的移动便能够带动夹板201在顶盖2内部移动,以此通过夹板201对工件101进行夹持,而当夹板201在移动过程
中,通过限位槽与限位板204的卡合能够对夹板201进行限位,避免移动过程中夹板201偏移变位夹持不稳的情况发生。
28.进一步的,顶盖2底部一侧开设有安装槽3,安装槽3内部滑动连接有卡合块301,主体1顶部一侧开设有卡合槽102,且卡合块301与卡合槽102卡合连接,卡合块301一侧设置有推杆302,推杆302穿过安装槽3内壁凸出于顶盖2外表面,卡合块301一侧与安装槽3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03,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卡合块301与卡合槽102的卡合将主体1与顶盖2固定在一起,避免主体1与顶盖2之间松动,当需要打开顶盖2时,便能够推动推杆302,通过推杆302推动卡合块301挤压复位弹簧303并向安装槽3内壁移动,使卡合块301与卡合槽102相互脱离,以此解开对主体1与顶盖2之间的固定,便于使用者打开顶盖2。
29.进一步的,卡合块301底部设置有斜边,且斜边朝向卡合槽102一侧设置,在将工件101放置在主体1内部后,使用者能够旋转顶盖2使其扣在主体1上方,在扣合的过程中,卡合块301的底部斜边会与卡合槽102顶部相接触,并随着顶盖2的旋转扣合,卡合块301将在斜边的推动下挤压复位弹簧303并向安装槽3内部移动,直到移动至卡合块301对准卡合槽102时,卡合块301将会随着顶盖2向下扣在卡合槽102内部,并在复位弹簧303的推动下牢牢固定在一起。
30.进一步的,夹板201底部与主体1内部均设置有软性垫块103,且工件101位于两个软性垫块103之间,通过软性垫块103能够避免夹板201与主体1直接与工件101进行解除,导致夹持力度过大将工件101外表面破坏的情况发生,同时当工件101在两个软性垫块103之间时,由于软性垫块103本身较软,当受到挤压时便会产生形变,在形变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个复原的力,通过两个软性垫块103在夹住工件101提高放置稳定性的同时也能够通过形变与复原力对工件101进行固定与减震。
31.其中,软性垫块103为橡胶材料制成,橡胶材料具有较好的韧性与柔软性,能够适应工件101进行一定的形变,能够更加适应工件101的形状,进而提升夹持稳定性;
32.对于软性垫块103来说,应当选用较为柔软且具有一定形变能力的材料,例如高压聚乙烯材料、尼龙材料和橡胶材料,在常见的材料中,弹性模量越小的材料其在外部压力下的形变能力就越强,例如弹性模量为0.15gpa的高压聚乙烯材料,其在外力的挤压下形变能力就强于弹性模量为1.07gpa的尼龙材料,而本平选用的橡胶材料弹性模量仅有0.00784gpa的橡胶材料,远低于另外两种材料,因此更加适合作为软性垫块103对工件101进行夹持同时,更加适应工件101的形状。
33.进一步的,顶盖2顶部开设有两个凹槽,凹槽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提手4,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将转动提手4将提手4从凹槽内旋转立起,便于使用者提动装置。
34.进一步的,提手4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扣手槽401,且多个扣手槽401之间等距排列,通过扣手槽401能够使提手4与使用者的手部更加贴合,使提动装置或搬运时能够更加省力。
35.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使用者能够推动推杆302,通过推杆302推动卡合块301挤压复位弹簧303并向安装槽3内壁移动,使卡合块301与卡合槽102相互脱离,以此解开对主体1与顶盖2之间的固定,便于使用者打开顶盖2,打开顶盖2后将工件101放在主体1内部,在将工件101放置在主体1内部后,使用者能够旋转顶盖2使其扣在主体1上方,在扣合的过程中,卡合块301的底部斜边会与卡合槽102顶部相接触,并随着顶盖2的旋转扣合,卡合块
301将在斜边的推动下挤压复位弹簧303并向安装槽3内部移动,直到移动至卡合块301对准卡合槽102时,卡合块301将会随着顶盖2向下扣在卡合槽102内部,并在复位弹簧303的推动下牢牢固定在一起,通过卡合块301与卡合槽102的卡合将主体1与顶盖2固定在一起,避免主体1与顶盖2之间松动,盖上顶盖2之后使用者能够转动转板203带动螺纹杆202进行转动,当螺纹杆202进行转动将螺纹的作用下移动,此时通过螺纹杆202的移动便能够带动夹板201在顶盖2内部移动,以此通过夹板201对工件101进行夹持,而当夹板201在移动过程中,通过限位槽与限位板204的卡合能够对夹板201进行限位,避免移动过程中夹板201偏移变位夹持不稳的情况发生,同时当夹板201在移动过程中,将会把通过软性垫块103能够避免夹板201与主体1直接与工件101脱离,导致夹持力度过大将工件101外表面破坏的情况发生,同时当工件101在两个软性垫块103之间时,由于软性垫块103本身较软,当受到挤压时便会产生形变,在形变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个复原的力,通过两个软性垫块103在夹住工件101提高放置稳定性的同时也能够通过形变与复原力对工件101进行固定与减震,以此提高工件101放置的稳定性,此时能够将转动提手4将提手4从凹槽内旋转立起,便于使用者提动装置,并通过扣手槽401能够使提手4与使用者的手部更加贴合,使提动装置或搬运时能够更加省力,以此通过以上结构使装置能够为使用者提供稳定的机械工件101包装功能。
36.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1.一种机械加工的产品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工件和顶盖以及设置于顶盖内部用于对工件进行固定的夹持组件;所述主体为内部镂空的矩形结构,所述主体内部放置有工件,所述主体顶部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为内部镂空的矩形结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板、螺纹杆和转板,所述顶盖内部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顶部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顶盖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通过螺纹孔与顶盖螺纹转动连接,且所述螺纹杆顶端贯穿螺纹孔并延伸至顶盖顶部,所述螺纹杆顶端设置有转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加工的产品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两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顶盖两侧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板且所述限位板与限位槽卡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加工的产品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底部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卡合块,所述主体顶部一侧开设有卡合槽,且所述卡合块与卡合槽卡合连接,所述卡合块一侧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穿过安装槽内壁凸出于顶盖外表面,所述卡合块一侧与安装槽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加工的产品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块底部设置有斜边,且所述斜边朝向卡合槽一侧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加工的产品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底部与主体内部均设置有软性垫块,且所述工件位于两个所述软性垫块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加工的产品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顶部开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提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加工的产品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扣手槽,且多个所述扣手槽之间等距排列。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加工的产品包装设备,涉及机械产品包装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工件和顶盖以及设置于顶盖内部用于对工件进行固定的夹持组件,主体为内部镂空的矩形结构,主体内部放置有工件,主体顶部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顶盖,顶盖为内部镂空的矩形结构。该种包装设备通过调节夹板对工件进行夹持,能够对较多中不同规格的工件进行夹持放置,以此在提高放置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同时通过两个软性垫块在夹住工件提高放置稳定性的同时也能够通过形变与复原力对工件进行固定与减震,进而无需对工件进行额外的包装,减少包装成本及提高包装的效率。减少包装成本及提高包装的效率。减少包装成本及提高包装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龙跃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帝赛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7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