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显示,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近年来,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因其在显示领域的巨大应用市场近年来被广泛关注。与其他的显示技术相比,oled模组具有较多的优势,例如,视角宽、响应速度快、无需背光照明、可实现柔性显示等。
2、相关技术中的oled显示面板的阳极和隔离层之间存在剥离的风险,从而使显示面板的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旨在降低阳极和隔离层的剥离风险,提高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部;隔离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隔离层设置有多个用于暴露所述第一电极部的第一开口;其中,所述第一电极部和所述隔离层的接触部位具有凹凸配合结构。
3、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其第一电极层中的第一电极部与隔离层的接触部位具有凹凸配合结构,这使得第一电极部和隔离层之间的接触面积有所增大,从而可以提高第一电极部(即阳极)和隔离层之间的粘附力,进而可以降低第一电极部与隔离层的剥离风险,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层包括无机材料。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层包括氮化硅。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部具有靠近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和背离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电极部的第二表面设置有第一凸起部,所述隔离层靠近所述第一电极部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配合的第一凹陷部。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板靠近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电极部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基于所述第二凸起部而形成所述第一凸起部。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起部在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相垂直的横截面内的截面形状为弓形、半圆形、矩形或梯形。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起部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无交叠区域。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部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无交叠区域。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起部通过光刻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基板的表面。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层,设置于所述衬底靠近所述隔离层的一侧;绝缘层,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靠近所述隔离层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于所述绝缘层。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栅极层、源漏极层,其中,所述有源层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所述栅极层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和所述源漏极层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三者之间具有第一交叠区域,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交叠区域相对设置。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层还包括与所述栅极层形成电容的电极板,所述第一交叠区域位于所述电极板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内。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发光功能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发光功能部,所述发光功能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隔断结构,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隔断结构隔断相邻的所述发光功能部;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部,所述第二电极部位于所述发光功能部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隔离体包括导电材料,所述第二电极部与所述隔断结构电连接。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断结构包括隔离体和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隔离体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隔离体的顶表面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阻挡部的底表面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内。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体的顶表面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隔离体的底表面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内,或者所述隔离体的顶表面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隔离体的底表面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重合。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挡部的顶表面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阻挡部的底表面在基板的正投影内,或者所述阻挡部的顶表面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阻挡部的底表面在基板的正投影重合。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断结构限定出多个第二开口,所述发光功能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均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内。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封装层,所述第一封装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封装部,所述封装部封装所述发光功能部。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封装层,所述第二封装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封装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封装层覆盖所述第一封装层以及所述隔断结构的顶表面。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封装层,所述第三封装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封装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封装层和所述第三封装层为无机膜层,所述第二封装层为有机膜层。
24、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
25、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其显示面板的第一电极层中的第一电极部与隔离层的接触部位具有凹凸配合结构,这使得第一电极部和隔离层之间的接触面积有所增大,从而可以提高第一电极部(即阳极)和隔离层之间的粘附力,进而可以降低第一电极部与隔离层的剥离风险,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包括无机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部具有靠近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和背离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电极部的第二表面设置有第一凸起部,所述隔离层靠近所述第一电极部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配合的第一凹陷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电极部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基于所述第二凸起部而形成所述第一凸起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部通过光刻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基板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栅极层、源漏极层,其中,所述有源层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所述栅极层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和所述源漏极层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三者之间具有第一交叠区域,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交叠区域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结构限定出多个第二开口,所述发光功能部和所述第二电极部均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内;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