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散热系统和机柜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6-04  84


本申请涉及散热,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装置、散热系统和机柜。


背景技术:

1、随着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大量的计算能力需要海量的服务器来支撑,然而受限于数据中心建设面积和环保规定,增加单机柜功率密度成为调和不断增长的算力需求和有限的数据中心承载能力的关键解决方案。

2、热插拔部件,如内存及硬盘等,常用于增加单机柜功率密度。然而,热插拔部件通常比较集中地布置在机柜上,发热比较集中,且部件之间的间隙比较狭小,散热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散热系统和机柜,以解决数据中心热插拔部件散热困难的问题,提高数据中心热插拔部件散热效率。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可以包括冷却结构和多个导热板。多个导热板可以间隔排布,多个导热板可以分别与待散热器件导热连接。冷却结构可以包括冷板和盖板,冷板可以分别与多个导热板连接,待散热器件的热量被传导至冷板,盖板与冷板连接,且盖板与冷板之间可以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可以容纳冷却介质,待散热器件的热量可以通过冷板传导至冷却介质。

3、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导热板可以将待散热器件的热量传递至冷却结构,冷却结构对待散热器件散热,对于集中排布的多个待散热器件具有比较理想的散热效果,可以提高对待散热器件的散热效率。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热板与待散热器件实现热传导功能接触的一面可以设置有导热层,导热层可以将待散热器件的热量传导至导热板。导热层的设置可以提高热量传递效率,有利于待散热器件高效散热,并且,导热层可以吸收一定的公差,对结构偏差具有缓冲作用,即具有容差作用,可以保证导热板与待散热器件可靠地接触。

5、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盖板和冷板可拆卸连接,盖板和冷板间可以形成容纳空间,从而可以实现容纳冷却介质。

6、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盖板可以为凹槽结构,冷板可以为平板结构,当冷板和盖板连接时,盖板的凹槽结构和冷板的平板结构可以形成容纳空间,从而可以实现容纳冷却介质。

7、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冷板可以为凹槽结构,盖板可以为平板结构,当冷板和盖板连接时,冷板的凹槽结构和盖板的平板结构可以形成容纳空间,从而可以实现容纳冷却介质。

8、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冷却结构还可以包括冷管组件,冷管组件可以与盖板连接,且冷管组件与容纳空间连通;冷管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冷管和第二冷管,第一冷管和第二冷管可以分别连接在盖板的两端。第一冷管和第二冷管可以分别接入外部冷却系统,冷却介质可以循环流动以将待散热器件的热量带走,可以实现对待散热器件的散热。

9、在具体设置冷板时,冷板靠近盖板的一面可以设置有导热翅片,导热翅片可以位于容纳空间内;导热翅片可以为多个,多个导热翅片可以阵列排布。导热翅片的设置可以增加冷板的散热面积,提高装置的散热效率。

10、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冷却结构还可以包括第一冷管,第一冷管可以容置在容纳空间内,第一冷管的两端可以分别延伸至或延伸超过盖板及冷板的两端。第一冷管可以夹设在盖板与冷板之间,第一冷管的定位及连接比较方便,第一冷管的两端可以分别接入外部冷却系统,以实现对待散热器件的散热。

11、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冷却介质可以容纳于第一冷管内;第一冷管可以与冷板靠近盖板的一面连接,且第一冷管可以与盖板靠近冷板的一面连接。冷却介质可以循环流动以将待散热器件的热量带走,可以实现对待散热器件的散热,并且,第一冷管分别与冷板和盖板直接连接,可以提高导热效果,从而可以提高装置的散热效率。

12、在具体设置第一冷管时,第一冷管内可以设置有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可以沿第一冷管的延伸方向设置,加强结构用于支撑第一冷管的稳定性,加强结构可以包括加强板或加强柱。加强结构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一冷管的结构强度,并且,加强结构的设置可以增加第一冷管的换热面积,从而可以提高装置的散热效率。

13、在具体设置第一冷管时,第一冷管的内壁可以设置有螺纹结构。螺纹结构的设置也可以提高第一冷管的结构强度,且也可以增加第一冷管的换热面积以提高装置的散热效率。

14、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冷却结构可以为两个,两个冷却结构可以间隔设置;多个导热板可以间隔排布在两个冷却结构之间,且多个导热板可以分别与两个冷却结构连接。两个冷却结构参与散热,可以提高装置整体的散热效率。

15、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可以包括低功耗器件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可以对低功耗器件散热。

16、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系统,低功耗器件的热量能够高效地通过散热装置散发,低功耗器件的工作比较稳定,低功耗器件的可靠性较高。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散热系统可以为计算设备、存储设备或网络设备中任意一种。

18、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机柜,该机柜包括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散热系统。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结构和多个导热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待散热器件实现热传导功能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用于将所述待散热器件的热量传导至所述导热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冷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和所述冷板间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凹槽结构,所述冷板为平板结构,当所述冷板和所述盖板连接时,所述盖板的凹槽结构和所述冷板的平板结构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为凹槽结构,所述盖板为平板结构,当所述冷板和所述盖板连接时,所述冷板的凹槽结构和所述盖板的平板结构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冷管组件,所述冷管组件与所述盖板连接,且所述冷管组件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靠近所述盖板的一面设置有导热翅片,所述导热翅片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包括第一冷管,所述第一冷管容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冷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或延伸超过所述盖板及所述冷板的两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容纳于所述第一冷管内;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管内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沿所述第一冷管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加强结构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冷管的稳定性,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强板或加强柱。

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管的内壁设置有螺纹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为两个,两个所述冷却结构间隔设置;

13.一种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包括低功耗器件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所述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用于对所述低功耗器件散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为计算设备、存储设备或网络设备中任意一种。

15.一种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包括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散热系统。


技术总结
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散热系统和机柜,涉及散热技术领域,以解决数据中心热插拔部件散热困难的问题,提高数据中心热插拔部件散热效率。散热装置包括冷却结构和多个导热板;多个导热板间隔排布,多个导热板分别与待散热器件导热连接;冷却结构包括冷板和盖板,冷板分别与多个导热板连接,待散热器件的热量被传导至冷板,盖板与冷板连接,且盖板与冷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纳冷却介质,待散热器件的热量通过冷板传导至冷却介质。采用上述方案的散热装置,实际应用时,导热板可以将待散热器件的热量传递至冷却结构,冷却结构对待散热器件散热,对于集中排布的多个待散热器件具有比较理想的散热效果,可以提高对待散热器件的散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默蓬勃,孙晓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18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