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allin2025-06-05  84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应用于车用皮革的一种聚氨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现有的聚氨酯树脂常应用于车用皮革,虽然现有的聚氨酯树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操作性且能符合环保要求,但现有的聚氨酯树脂仍然有气味稍差及生产温度偏高等缺点。

2、因此,如何改善现有的聚氨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来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为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其能有效改善现有的聚氨酯树脂气味差及生产温度偏高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一第一聚合物形成步骤,使一聚醚二元醇与一异氰酸酯于一第一温度下反应而形成一第一聚合物;一第二聚合物形成步骤,使所述第一聚合物与一聚醚三元醇于所述第一温度下反应而形成一第二聚合物;以及一封端步骤,使所述第二聚合物与一封端剂于一第二温度下反应而形成一聚氨酯树脂。所述封端剂的摩尔质量是介于73g/mol之间至161g/mol之间。所述第二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并且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一温度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介于5℃至25℃之间。基于所述聚氨酯树脂的总重为100wt%,所述聚醚二元醇的用量是介于20wt%至35wt%之间,所述异氰酸酯的用量是介于10wt%至20wt%之间,所述聚醚三元醇的用量是介于40wt%至65wt%之间,并且所述封端剂的用量是介于3wt%至6wt%之间。

3、优选地,于所述第二聚合物形成步骤中,还添加有一链延长剂,并且所述第一聚合物、所述聚醚三元醇及所述链延长剂共同反应而形成所述第二聚合物。基于所述聚氨酯树脂的总重为100wt%,所述链延长剂的用量是介于0.5wt%至3wt%之间。所述链延长剂是选自由乙二醇、1,4-丁二醇、及1,6-己二醇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

4、优选地,所述聚醚二元醇是选自由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及聚丁二醇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所述异氰酸酯是选自由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及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并且所述聚醚三元醇是选自由聚乙三醇、聚丙三醇、及聚丁三醇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

5、优选地,所述封端剂是选自由2-丙酮肟、3,5-二甲基吡唑及丙二酸二乙酯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

6、优选地,所述聚氨酯树脂的数均分子量是介于10,000至11,000之间。

7、优选地,所述第一温度是介于60℃至70℃之间,并且所述第二温度是介于45℃至55℃之间。

8、优选地,以顶空气相色层分析仪分析所述聚氨酯树脂,所述封端剂的残留率不大于0.1%。

9、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聚氨酯树脂,其包括:一聚醚二元醇;一异氰酸酯;一聚醚三元醇;以及一封端剂。所述封端剂的摩尔质量是介于73g/mol之间至161g/mol之间。基于所述聚氨酯树脂的总重为100wt%,所述聚醚二元醇的用量是介于20wt%至35wt%之间,所述异氰酸酯的用量是介于10wt%至20wt%之间,所述聚醚三元醇的用量是介于40wt%至65wt%之间,并且所述封端剂的用量是介于3wt%至6wt%之间。

10、优选地,所述聚氨酯树脂还包含有一链延长剂。基于所述聚氨酯树脂的总重为100wt%,所述链延长剂的用量是介于0.5wt%至3wt%之间。所述链延长剂是选自由乙二醇、1,4-丁二醇、及1,6-己二醇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

11、优选地,所述聚醚二元醇是选自由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及聚丁二醇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所述异氰酸酯是选自由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及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并且所述聚醚三元醇是选自由聚乙三醇、聚丙三醇、及聚丁三醇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

12、优选地,所述封端剂是选自由2-丙酮肟、3,5-二甲基吡唑及丙二酸二乙酯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

13、优选地,所述聚氨酯树脂的数均分子量是介于10,000至11,000之间。

14、优选地,以顶空气相色层分析仪分析所述聚氨酯树脂,所述封端剂的残留率不大于0.1%。

15、本发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聚氨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其能通过“所述封端剂的摩尔质量是介于73g/mol之间至161g/mol之间”以及“基于所述聚氨酯树脂的总重为100wt%,所述聚醚二元醇的用量是介于20wt%至35wt%之间,所述异氰酸酯的用量是介于10wt%至20wt%之间,所述聚醚三元醇的用量是介于40wt%至65wt%之间,并且所述封端剂的用量是介于3wt%至6wt%之间”的技术方案,以有效改善现有的聚氨酯树脂气味差及生产温度偏高的问题。

16、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包括: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二聚合物形成步骤中,还添加有一链延长剂,并且所述第一聚合物、所述聚醚三元醇及所述链延长剂共同反应而形成所述第二聚合物;其中,基于所述聚氨酯树脂的总重为100wt%,所述链延长剂的用量是介于0.5wt%至3wt%之间;其中,所述链延长剂是选自由乙二醇、1,4-丁二醇、及1,6-己二醇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二元醇是选自由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及聚丁二醇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所述异氰酸酯是选自由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及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并且所述聚醚三元醇是选自由聚乙三醇、聚丙三醇、及聚丁三醇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端剂是选自由2-丙酮肟、3,5-二甲基吡唑及丙二酸二乙酯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树脂的数均分子量是介于10,000至11,000之间。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是介于60℃至70℃之间,并且所述第二温度是介于45℃至55℃之间。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顶空气相色层分析仪分析所述聚氨酯树脂,所述封端剂的残留率不大于0.1%。

8.一种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树脂包括:

9.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树脂还包含有一链延长剂;其中,基于所述聚氨酯树脂的总重为100wt%,所述链延长剂的用量是介于0.5wt%至3wt%之间;其中,所述链延长剂是选自由乙二醇、1,4-丁二醇、及1,6-己二醇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

10.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二元醇是选自由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及聚丁二醇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所述异氰酸酯是选自由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及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并且所述聚醚三元醇是选自由聚乙三醇、聚丙三醇、及聚丁三醇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

11.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端剂是选自由2-丙酮肟、3,5-二甲基吡唑及丙二酸二乙酯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一种。

12.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树脂的数均分子量是介于10,000至11,000之间。

13.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以顶空气相色层分析仪分析所述聚氨酯树脂,所述封端剂的残留率不大于0.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氨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包含:一第一聚合物形成步骤,使一聚醚二元醇与一异氰酸酯于一第一温度下反应而形成一第一聚合物;一第二聚合物形成步骤,使所述第一聚合物与一聚醚三元醇于所述第一温度下反应而形成一第二聚合物;以及一封端步骤,使所述第二聚合物与一封端剂于一第二温度下反应而形成一聚氨酯树脂。所述封端剂的摩尔质量是介于73g/mol之间至161g/mol之间。所述第二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并且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一温度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介于5℃至25℃之间。所述聚氨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能有效改善现有的聚氨酯树脂气味差及生产温度偏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廖德超,赵成礼,蔡佳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18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