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器。
背景技术:
1、类似开水煲、电水壶等是日常办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液体加热器,这类液体加热器在烧水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约在70db左右),噪音的产生主要是水温在50℃-80℃时,壶体底部的底盘上会密集的产生大量小气泡,小气泡脱离底盘后立即破裂,产生振动形成噪音。
2、深入分析,原因如下:1、底盘平面发热管覆盖区域,热量集中会产生大量气泡。
3、2、底盘平面粗糙度太大,使得气泡的流动性变差,这样就会使得气泡不会汇聚长大,以很小的体积脱离。
4、3、气泡脱离后,在底盘附近立即炸裂,使底盘产生振动。
5、因此,为了降低液体加热器在烧水时产生的噪声,现有技术对壶体的底盘结构进行了改进,例如有的专利中在底盘上设置了凹凸不平的图案,使底盘导热更均匀,减少热振动产生的噪音:
6、比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1722783u、名称为“一种可降噪音的电水壶”的专利中,它包括壶盖、壶身、手柄、发热盘组件、温控器和底盖,所述发热盘组件包括底盘、发热管和导热铝质,所述发热管与所述导热铝质焊接连接,所述导热铝质与所述底盘焊接连接,所述底盘表面设有聚热区域和导热区域,所述聚热区域与所述发热管的形状对应,所述底盘表面间隔设有由底盘表面向下滚压形成的若干个第一下凹图案,所述底盘底面对应形成若干个凸起图案,所述导热铝质表面对应形成若干个第二下凹图案,所述若干个凸起图案抵接在所述若干个第二下凹图案内。
7、又比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1883399u、名称为“一种可降噪音的电水壶”的专利中,它包括壶盖、壶身、手柄、发热盘组件、温控器和底盖,所述发热盘组件包括圆形底盘、发热管和导热铝质,所述圆形底盘的直径不小于100mm且不大于130mm,所述圆形底盘表面设有环形状凸筋,所述环形状凸筋设有内边和外边,所述内边与所述外边的距离不小于3mm且不大于10mm,所述内边与所述底盘圆心的距离不小于8mm且不大于40mm,所述外边与所述圆形底盘的外圆之间设有降噪区域,所述降噪区域内间隔设有由所述圆形底盘表面向下滚压形成的若干个下凹图案。
8、又比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2878926u、名称为“一种可降噪音的电水壶”的专利中,它包括壶盖、发热盘组件和底盖,所述发热盘组件包括不锈钢底盘、发热管和散热铝质,所述不锈钢底盘通过冲压在所述不锈钢底盘表面间隔形成若干个第一凸起及在所述不锈钢底盘底面间隔形成若干个第一凹腔,所述散热铝质通过冲压在所述散热铝质表面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二凸起及在所述散热铝质底面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二凹腔,所述若干个第二凸起与所述若干个第一凹腔配套吻合且焊接连接,所述散热铝质的底面与所述发热管焊接连接。
9、但以上专利中图案布局较为零散,底盘导热不够均匀,导致减振降噪效果不佳。
10、也有的专利中将底盘做成倾斜的结构,利用气泡融合来降低噪声:
11、比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0547.6、名称为“电水壶”的专利中,它包括热盘组件和壶底壁,壶底壁包括中心圆盘部和顶面为斜坡面的外环部,热盘组件包括呈环状盘绕安装于外环部的底面的发热元件。外环部的顶面形成为径向向外的上坡面,且该顶面为圆弧斜面或斜平面;外环部的顶面形成为径向向外的下坡面,且该顶面为斜平面。
12、但是以上专利中底盘整个外环部大面积地做成斜坡面,大面积的斜坡面不利于气泡融合,气泡容易直接脱离底盘而破裂,导致减振降噪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液体加热器的底盘上存在图案布局不够合理不利于底盘均匀导热、大面积斜坡面不利于气泡融合,最终导致减振降噪效果不佳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器,对壶体的底盘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合理规划底盘上图案布局,使得底盘导热均匀,且在底盘上设置多个斜坡面以利于气泡融合,从而提高减振降噪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壶体,所述壶体包括加热盘组件及壶身,加热盘组件和壶身配合形成盛装液体的容纳腔,加热盘组件包括位于壶身底部的底盘,底盘的正面设有若干沿底盘径向方向延伸的凸筋,各凸筋环绕底盘的中心周向间隔排布,凸筋的侧部由上至下向远离凸筋的方向倾斜,凸筋的顶部由远离底盘中心的一端至靠近底盘中心的一端向下倾斜,底盘的背面对应凸筋的位置上设置有环形的发热管。
3、本技术方案中,在液体加热器的加热过程中,底盘上发热管的覆盖区域会产生大量小气泡,多个凸筋集中排布在发热管的覆盖区域内,凸筋的侧部为倾斜状态,在凸筋底部产生的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与凸筋侧部的小气泡融合,形成大气泡。如此,通过气泡融合,就减少了气泡数量,降低了由于气泡破裂产生的振动频率,凸筋的高度越高降噪效果越好,这样小气泡从凸筋底部产生上升到凸筋顶部时的行程更长,更利于与其他小气泡融合成大气泡。本技术方案中利用凸筋的侧部来融合小气泡,而凸筋的数量为多个且沿底盘的周向间隔排布,从而保证底盘上有多个凸筋用于气泡融合,避免小气泡直接破裂,提高减振降噪效果。
4、靠近底盘中心的一端简称近心端,远离底盘中心的一端简称远心端,凸筋的顶部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向下倾斜,也就是说凸筋的远心端至凸筋的近心端存在高度变化。即凸筋除了侧部是倾斜状态,顶部也是倾斜状态,也就是说凸筋的顶部也具有融合气泡的效果,气泡沿着凸筋的顶部上升时逐渐融合成大气泡,提高减振降噪效果。实际设计时,凸筋侧部的倾斜角度远大于凸筋顶部的倾斜角度,从而形成以凸筋侧部为主,凸筋顶部为辅的气泡融合结构。
5、此外,单个凸筋是沿底盘的径向方向延伸的,也就是凸筋和发热管在水平面的投影相交且凸筋垂直于发热管的切线,使得凸筋能够对发热管进行分段,因此凸筋能够第一时间对发热管起到均匀导热作用,防止气泡局部聚集产生噪声,凸筋在底盘上的布局更加合理、更加简化,减少底盘的热振动以提高降噪效果。
6、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凸筋之间设有沿底盘径向方向延伸的凹槽,凸筋的侧部与凹槽的侧部相接并形成斜坡,斜坡的倾斜角度为65°±5°。通过本设置,凹槽的存在变相地增加了凸筋的高度,这样小气泡从凹槽底部产生上升到凸筋顶部时的行程更长,更利于与其他小气泡融合成大气泡。而且凸筋、凹槽能够一起对发热管进行分段,共同对发热管起到分散导热作用,防止气泡局部聚集产生噪声,凸筋、凹槽在底盘上的布局更加合理、更加简化,减少底盘的热振动以提高降噪效果。
7、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凸筋的远心端通过连接筋相连以形成u型筋,相连两个凹槽的近心端通过连接槽相连以形成u型槽,u型筋与u型槽两两相嵌形成交错分布的结构。通过本设置,近心端指凸筋或者凹槽靠近底盘中心的一端,远心端指凸筋或者凹槽远离底盘中心的一端,u型筋的开口朝向底盘中心,u型槽的开口背向底盘中心,u型筋和u型槽两两相嵌,交错分布的紧凑布局能够显著增加底盘的强度,从而降低了底盘由于气泡破裂带来的振动。此外在底盘的背面需要进行焊接时,连接筋可阻挡凸筋背面凹陷里的焊膏、焊剂流失,保证底盘的焊接效果。
8、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筋的近心端通过第一连接筋与一侧相邻凸筋的近心端相连,凸筋的远心端通过第二连接筋与另一侧相邻凸筋的远心端相连,以将各凸筋连成一个连续图案。通过本设置,各凸筋的近心端、远心端依次通过第一连接筋、第二连接筋连接,各凸筋被连接成连续的u型图案,凹槽单独地分布在各凸筋之间,连续的凸筋能够显著增加底盘的强度,从而降低了底盘由于气泡破裂带来的振动。
9、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的近心端通过第一连接槽与一侧相邻凹槽的近心端相连,凹槽的远心端通过第二连接槽与另一侧相邻凹槽的远心端相连,以将各凹槽连成一个连续图案。通过本设置,各凹槽的近心端、远心端依次通过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连接,各凹槽被连接成连续的u型图案,凸筋单独地分布在各凹槽之间,连续的凹槽能够显著增加底盘的强度,从而降低了底盘由于气泡破裂带来的振动。
10、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筋的宽度由近心端至远心端逐渐增大,凹槽的宽度由近心端至远心端保持相等。通过本设置,凸筋近小远大,这样凹槽就可以设计地较小且等距,在底盘的背面,就表现为凸筋背面的凹陷面积大,可以存放更多的焊膏、焊剂,而凹槽背面的凸起为焊接面,焊接宽度远近一致,能够保证焊接强度。
11、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筋的顶部由远离底盘中心的一端至靠近底盘中心的一端以相同的倾斜角度连续向下倾斜,以使凸筋侧部的倾斜角度由远离底盘中心的一端至靠近底盘中心的一端保持一致。通过本设置,凸筋顶部的高度变化还能够配合保证在径向任何位置,凸筋侧部的倾斜角度是固定的,因为凸筋侧部倾斜角的设计是降噪的关键参数,一般设计为65°±5°。倾斜角度过大则使得凸筋过于陡峭,导致气泡过于集中且拥挤,难以及时排出,噪声更大,倾斜角度过小则会导致凸筋过于平坦,导致气泡直接上升脱离,难以完整地经过凸筋的侧部,不利于影响气泡的融合而导致降噪效果不明显。
12、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筋的高度不小于凹槽的深度。通过本设置,凹槽的深度相对较浅,相应地可以降低凹槽背面的凸起高度,背面凸起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底盘的焊接效果,背面凸起太高就会出现虚焊的情况,导致产品加热、传热异常,降噪效果差。
13、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筋和凹槽在底盘周向呈波浪形交替分布。通过本设置,凹槽和凹槽在底盘周向交替分布成波浪形,整体图案更加连续完整,截面类似正弦曲线,凸筋的顶部为波峰,凹槽的底部为波谷,波谷产生的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与波谷、波峰倾斜侧部的小气泡融合,波浪形的曲面利于气泡上升融合,形成大气泡。如此,通过气泡融合,就减少了气泡数量,降低了由于气泡破裂产生的振动频率。凸筋与凹槽在水平方向保持适当的间距,该值设为1-1.5mm较为合适,避免过疏从而影响气泡的融合,而竖直方向的间距越大对噪音的改善越大,但是受限于目前工艺,该值设计为1-2mm较为合适,超过此值,底盘会有拉裂的风险。
14、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盘还包括导热盘,凸筋的背面形成用于存放焊膏、焊剂的凹陷,凹槽的背面形成凸起,所有凸起的下端面共同形成焊接平面,导热盘焊接在焊接平面上,发热管焊接在导热盘上。通过本设置,底盘是一个一体件,通过滚压成型工艺在底盘的正面加工出凸筋、凹槽结构,同时为了不增加底盘厚度,底盘的背面相对应地具有凹陷、凸起,凹陷用于存放焊膏、焊剂,凸起用作焊接结构来焊接导热盘,整体性更好,结构强度更高。
15、本发明的优点是:1)多个凸筋集中排布在发热管的覆盖区域内,凸筋的侧部为倾斜状态,在凸筋底部产生的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与凸筋侧部的小气泡融合,形成大气泡,通过气泡融合,就减少了气泡数量,降低了由于气泡破裂产生的振动频率。凸筋的数量为多个且沿底盘的周向间隔排布,每个凸筋都是用于气泡融合的单体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一整个的大面积斜坡面,减振降噪效果更好。2)凸筋除了侧部是倾斜状态,顶部也是倾斜状态,使得凸筋的顶部也具有融合气泡的效果,气泡沿着凸筋的顶部上升时逐渐融合成大气泡,提高减振降噪效果。凸筋顶部的高度变化还能够配合保证在径向任何位置,凸筋侧部的倾斜角度是固定的,因为这个倾斜角度的设计是降噪的关键参数,倾斜角度过大则使得凸筋过于陡峭,导致气泡过于集中且拥挤,难以及时排出,噪声更大,倾斜角度过小则会导致凸筋过于平坦,导致气泡直接上升脱离,难以完整地经过凸筋的侧部,不利于影响气泡的融合而导致降噪效果不明显。3)单个凸筋是沿底盘的径向方向延伸的,使得凸筋能够对发热管进行分段,因此凸筋能够第一时间对发热管起到均匀导热作用,防止气泡局部聚集产生噪声,凸筋在底盘上的布局更加合理、更加简化,减少底盘的热振动以提高降噪效果。
1.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壶体,壶体包括加热盘组件及壶身,加热盘组件和壶身配合形成盛装液体的容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组件包括位于壶身底部的底盘,底盘的正面设有若干沿底盘径向方向延伸的凸筋,各凸筋环绕底盘的中心周向间隔排布,凸筋的侧部由上至下向远离凸筋的方向倾斜,凸筋的顶部由远离底盘中心的一端至靠近底盘中心的一端向下倾斜,底盘的背面对应凸筋的位置上设置有环形的发热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凸筋之间设有沿底盘径向方向延伸的凹槽,凸筋的侧部与凹槽的侧部相接并形成斜坡,斜坡的倾斜角度为65°±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凸筋的远离底盘中心的一端通过连接筋相连以形成u型筋,相连两个凹槽的靠近底盘中心的一端通过连接槽相连以形成u型槽,u型筋与u型槽两两相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的靠近底盘中心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筋与一侧相邻凸筋的靠近底盘中心的一端相连,凸筋的远离底盘中心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筋与另一侧相邻凸筋的远离底盘中心的一端相连,以将各凸筋连成一个连续图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靠近底盘中心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槽与一侧相邻凹槽的靠近底盘中心的一端相连,凹槽的远离底盘中心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槽与另一侧相邻凹槽的远离底盘中心的一端相连,以将各凹槽连成一个连续图案。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的宽度由靠近底盘中心的一端至远离底盘中心的一端逐渐增大,凹槽的宽度由靠近底盘中心的一端至远离底盘中心的一端保持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的顶部由远离底盘中心的一端至靠近底盘中心的一端以相同的倾斜角度连续向下倾斜,以使凸筋侧部的倾斜角度由远离底盘中心的一端至靠近底盘中心的一端保持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的高度不小于凹槽的深度。
9.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和凹槽在底盘周向呈波浪形交替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还包括导热盘,凸筋的背面形成用于存放焊膏、焊剂的凹陷,凹槽的背面形成凸起,所有凸起的下端面共同形成焊接平面,导热盘焊接在焊接平面上,发热管焊接在导热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