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6-06  83


本公开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显示面板超窄边框的设计中,位于显示面板下边框的部分触控走线会设置在显示面板阻隔坝(用于阻隔水氧)的外围,此部分触控走线不同部位与显示面板的衬底基板之间的距离不同,具有高度差,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容易发生短路(short)。

2、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有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质量。

2、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4、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外围区,所述外围区包括第一外围区和位于所述第一外围区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第二外围区;

5、第一有机层,设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有机层包括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外围区;

6、阻隔坝,设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阻隔坝位于所述第一外围区;

7、触控层,设于所述第一有机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触控层包括第一触控走线和第二触控走线,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均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段,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一段均位于所述第二外围区;

8、其中,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一段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子段和第二子段,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第一子段、第二子段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距离不等,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一子段、第二子段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距离不等;

9、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一子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均不与所述第一有机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

10、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二子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11、所述第一有机层还包括凸块单元,所述凸块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第一子段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一子段两者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

12、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13、封装层,设于所述第一有机层和所述触控层之间,所述封装层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无机层、第二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所述第二有机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正投影位于所述阻隔坝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远离所述第二外围区的一侧。

14、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第一段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一段在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方向上的距离不大于20μm。

15、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凸块单元包括第一凸块;

16、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具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边缘,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平行;

17、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的第一边缘的至少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朝靠近第一子段方向凸起形成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凸块。

18、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不小于35μm;

19、在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方向上,所述第一凸块的边缘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或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最短距离不小于4μm。

20、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凸块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设于第一凸块或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凸块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凸块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21、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方向上,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的高度之和为1.5μm-2.5μm。

22、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凸块单元包括第一凸块单元,所述第一凸块单元包括多个第三凸块;

23、所述多个第三凸块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不重叠,且所述多个第三凸块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第一子段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一子段之间。

24、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凸块单元还包括第二凸块单元,所述第二凸块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凸块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二凸块单元包括多个第四凸块;

25、所述多个第四凸块阵列排布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第一段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一段之间;

26、所述多个第四凸块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27、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方向上,所述第三凸块的高度为1.5μm-2.5μm。

28、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块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不小于35μm,且所述凸块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200μm。

29、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第一段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30、所述触控层还包括接地线,所述接地线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主段和第二主段,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主段和所述第二主段之间弯折段,所述第一主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所述第二主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31、所述接地线的弯折段与所述第二触控线的第一段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接地线的第一主段、第二主段与所述第二触控线的第一段之间的最大距离。

32、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弯折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的边缘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相交形成第一夹角α,0°<α<90°。

33、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弯折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子弯折段、第二子弯折段和第三子弯折段,所述第二子弯折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子弯折段连接所述第一主段和所述第二子弯折段,所述第三子弯折段连接所述第二主段和所述第二子弯折段;

34、所述第一子弯折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所述第三子弯折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35、所述第二子弯折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的边缘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相交形成所述第一夹角。

36、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层还包括多个驱动电极和多个接收电极,所述驱动电极用于接收触控驱动信号,所述第一触控走线与所述接收电极连接,用于传输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接收电极间的互感电容变化信号;

37、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用于加载屏蔽信号。

38、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层还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绝缘层和第二导电层;

39、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第一段分布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或所述第二导电层;

40、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一段分布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或所述第二导电层;

41、且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第一段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一段不同层设置。

42、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均还包括沿第三方向延伸且与第一段连接的第二段,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平行;

43、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第二段分布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两层导电层中,所述第一触控走线中分布于不同导电层中的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且分布于不同导电层中的走线通过所述绝缘层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过孔连接;

44、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二段分布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两层导电层中,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中分布于不同导电层中的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且分布于不同导电层中的走线通过所述绝缘层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过孔连接;

45、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第二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46、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过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二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47、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层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绝缘层和第二导电层;

48、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分布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两层导电层中,所述第一触控走线中分布于不同导电层中的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且分布于不同导电层中的走线通过所述绝缘层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过孔连接;

49、所述第二触控走线分布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两层导电层中,所述第一触控走线中分布于不同导电层中的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且分布于不同导电层中的走线通过所述绝缘层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过孔连接。

50、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均还包括沿第三方向延伸且与第一段连接的第二段,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平行;

51、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第二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52、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过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二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53、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第二段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第一段的线宽;

54、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第二段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第一段的线宽。

55、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芯片;

56、所述第二外围区包括绑定区,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绑定区,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驱动芯片位于所述凹槽内。

57、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58、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外围区,所述外围区包括第一外围区和位于所述第一外围区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第二外围区;

59、第一有机层,设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有机层包括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外围区;

60、阻隔坝,设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阻隔坝位于所述第一外围区;

61、触控层,设于所述第一有机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触控层包括第一触控走线和第二触控走线,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均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段,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一段均位于所述第二外围区;

62、其中,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一段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子段和第二子段,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第一子段、第二子段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距离不等,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一子段、第二子段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距离不等;

63、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一子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均不与所述第一有机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

64、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二子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65、所述触控层还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绝缘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第一段分布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或所述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一段分布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或所述第二导电层,且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第一段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一段不同层设置。

66、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均还包括沿第三方向延伸且与第一段连接的第二段,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平行;

67、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第二段分布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两层导电层中,所述第一触控走线中分布于不同导电层中的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且分布于不同导电层中的走线通过所述绝缘层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过孔连接;

68、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二段分布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两层导电层中,所述第二触控走线中分布于不同导电层中的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且分布于不同导电层中的走线通过所述绝缘层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过孔连接;

69、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第二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70、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过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二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71、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72、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外围区,所述外围区包括第一外围区和位于所述第一外围区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第二外围区;

73、第一有机层,设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有机层包括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外围区;

74、阻隔坝,设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阻隔坝位于所述第一外围区;

75、触控层,设于所述第一有机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触控层包括第二触控走线,所述第二触控走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段,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二外围区;

76、所述触控层还包括信号线,所述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二触控走线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77、所述信号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主段和第二主段,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主段和所述第二主段之间弯折段,所述第一主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所述第二主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78、所述信号线的弯折段与所述第二触控线的第一段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信号线的第一主段、第二主段与所述第二触控线的第一段之间的最大距离。

79、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弯折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的边缘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相交形成第一夹角α,0°<α<90°。

80、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弯折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子弯折段、第二子弯折段和第三子弯折段,所述第二子弯折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子弯折段连接所述第一主段和所述第二子弯折段,所述第三子弯折段连接所述第二主段和所述第二子弯折段;

81、所述第一子弯折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所述第三子弯折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82、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弯折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的边缘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相交形成第一夹角α,0°<α<90°;

83、所述弯折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子弯折段、第二子弯折段和第三子弯折段,所述第二子弯折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子弯折段连接所述第一主段和所述第二子弯折段,所述第三子弯折段连接所述第二主段和所述第二子弯折段;

84、所述第一子弯折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所述第三子弯折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85、所述第二子弯折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的边缘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相交形成所述第一夹角。

86、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线用于加载接地信号。

87、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有机层还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外围区,所述阻隔坝包括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一区域。

88、根据本公开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89、本公开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一触控走线和第二触控走线均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段,该段位于衬底基板的第二外围区。第一触控走线和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一段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子段和第二子段,其中,第一子段与第一有机层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第二子段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即,第一子段、第二子段与衬底基板之间的距离不等,具有高度差。本公开第一有机层还包括凸块单元,凸块单元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触控走线的第一子段和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一子段之间,即该凸块单元将第一触控走线和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一子段予以隔开,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该两条触控走线在刻蚀时发生短路的风险,从而提升显示面板的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第一段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一段在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方向上的距离不大于2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单元包括第一凸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不小于35μ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设于第一凸块或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凸块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凸块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方向上,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的高度之和为1.5μm-2.5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单元包括第一凸块单元,所述第一凸块单元包括多个第三凸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单元还包括第二凸块单元,所述第二凸块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凸块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二凸块单元包括多个第四凸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方向上,所述第三凸块的高度为1.5μm-2.5μm。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不小于35μm,且所述凸块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200μ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第一段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的边缘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相交形成第一夹角α,0°<α<9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子弯折段、第二子弯折段和第三子弯折段,所述第二子弯折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子弯折段连接所述第一主段和所述第二子弯折段,所述第三子弯折段连接所述第二主段和所述第二子弯折段;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还包括多个驱动电极和多个接收电极,所述驱动电极用于接收触控驱动信号,所述第一触控走线与所述接收电极连接,用于传输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接收电极间的互感电容变化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还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绝缘层和第二导电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均还包括沿第三方向延伸且与第一段连接的第二段,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平行;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绝缘层和第二导电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均还包括沿第三方向延伸且与第一段连接的第二段,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平行;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的第二段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第一段的线宽;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芯片;

22.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走线均还包括沿第三方向延伸且与第一段连接的第二段,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平行;

24.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的边缘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相交形成第一夹角α,0°<α<90°。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子弯折段、第二子弯折段和第三子弯折段,所述第二子弯折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子弯折段连接所述第一主段和所述第二子弯折段,所述第三子弯折段连接所述第二主段和所述第二子弯折段;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的边缘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相交形成第一夹角α,0°<α<90°;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用于加载接地信号。

29.根据权利要求1、22或2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层还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外围区,所述阻隔坝包括所述第一有机层的第一区域。

3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有机层、第一触控走线和第二触控走线,第一触控走线和第二触控走线均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段。第一触控走线和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一段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子段和第二子段,其中,第一子段与第一有机层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第二子段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有机层的第二区域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内。第一有机层还包括凸块单元,凸块单元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触控走线的第一子段和第二触控走线的第一子段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该两条触控走线在刻蚀时发生短路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赐,王威,王思雨,王裕,刘姜华,罗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18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