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6-06  79


本公开涉及热管理,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车辆热管理系统不仅需要满足乘员舱的舒适性,还需要控制电池、电机等部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工作。近些年业内兴起的制冷剂直接冷却电池的方案,虽然弥补了液冷装置传热效率低、液冷系统重、成本高的缺点,却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电池冷却的情况下,电池入口的制冷剂是气液两相状态,电池冷却板内部流道的流量分配很难做到均一,会导致电池冷却时电池温差过大,影响电池寿命;再者,电池加热的情况下,电池入口的制冷剂过热度很大,会增大电池加热时的电池温差,同样影响电池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2、本公开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用于冷却和/或加热车辆的部件的制冷剂回路;

3、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相连接的压缩机、中间换热器和电池冷却器,所述中间换热器内设置有可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换热通路和第二换热通路,所述第一换热通路接入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或回气口中的一者与所述电池冷却器的第一端口之间的通路,所述第二换热通路接入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或回气口中的另一者与所述电池冷却器的第二端口之间的通路;

4、电池冷却时,所述第一换热通路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通路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电池冷却器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通路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电池冷却器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通路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电池加热时,所述第一换热通路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电池冷却器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通路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通路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电池冷却器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通路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

5、可选地,所述制冷剂回路还包括双回路换热器,所述双回路换热器包括用于用于接入所述制冷剂回路的第一换热管路,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双回路换热器的第一热换管路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双回路换热器的第一换热管路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换热通路的第一端连通。

6、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通路的第一端口用于输入制冷剂,所述第二换热通路的第二端口用于输出制冷剂,所述电池冷却器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换热通路的第二端口之间的通路上设置有第一膨胀阀。

7、可选地,所述制冷剂回路还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连通于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和所述双回路换热器的第一换热管路的第一端口之间,所述双回路换热器的第一换热管路的第一端口设置有电子膨胀阀。

8、可选地,所述电驱热管理回路还包括室外换热器,所述制冷剂回路还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换热通路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蒸发器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

9、可选地,所述蒸发器的第一端口设置有第二膨胀阀,所述蒸发器的第二端口设置有单向阀。

10、可选地,所述制冷剂回路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液分离器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双回路换热器的第一热换管路的第二端口连通,且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双回路换热器的第一热换管路的第二端口之间的连通通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11、可选地,所述第二换热通路的第二端口与压缩机的排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二换热通路的第二端口与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三膨胀阀。

12、可选地,还包括水回路,所述水回路包括电机集热器、水泵和双回路换热器,所述电机集热器内具有收集电机热量的换热管路与所述水泵连通,用于将冷却液泵至电机集热器内吸热,所述双回路换热器还包括用于接入所述水回路的第二换热管路,所述电机集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管路连通,在所述双回路换热器内所述制冷剂回路与所述水回路进行热交换。

13、可选地,所述水回路还包括散热器和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散热器的冷却液输入端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所述水泵的冷却液输入端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与所述双回路换热器的冷却液输出端连通。

14、可选地,所述水回路还包括逆变器集热器和/或加热器,所述逆变器集热器和/或所述加热器与所述电机集热器串联,并与所述双回路换热器的冷却液输入端连通。

1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理系统,通过在制冷剂回路中设置具有第一换热通路和第二换热通路的中间换热器,经第一换热通路流入电池冷却器的制冷剂与经第二换热通道流出电池冷却器的制冷剂能够在中间换热器内进行热交换,从而在电池冷却时,使将要进入电池冷却器的制冷剂通过与吸热蒸发后流出电池冷却器的制冷剂,在中间换热器内进行热交换放热,从而保证进入电池冷却器的制冷剂为液态,以实现制冷剂的均匀分配;在电池加热时,压缩机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通过与双回路换热器内蒸发的制冷剂气体,在中间换热器内进行热交换放热,从而降低制冷剂的过热度,以减小电池温差。该热管理系统能够更加均匀、高效地对电池进行冷却和加热,从而提高电池寿命。

16、本公开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热管理系统。

17、本公开提供的车辆,包括上述的热管理系统,由于该热管理系统具有提升电池热管理效果,提高电池寿命的优点,因此该车辆在相应方面也具有较好的品质。



技术特征: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冷却和/或加热车辆的部件的制冷剂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回路还包括双回路换热器,所述双回路换热器包括用于用于接入所述制冷剂回路的第一换热管路,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双回路换热器的第一热换管路的第一端口连通,所述双回路换热器的第一换热管路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换热通路的第一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通路的第一端口用于输入制冷剂,所述第二换热通路的第二端口用于输出制冷剂,所述电池冷却器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换热通路的第二端口之间的通路上设置有第一膨胀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回路还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连通于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和所述双回路换热器的第一热换管路的第一端口之间,所述双回路换热器的第一热换管路的第一端口设置有电子膨胀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回路还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换热通路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蒸发器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的第一端口设置有第二膨胀阀,所述蒸发器的第二端口设置有单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回路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双回路换热器的第一热换管路的第二端口连通,且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双回路换热器的第一热换管路的第二端口之间的连通通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通路的第二端口与压缩机的排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换热通路的第二端口与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三膨胀阀。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回路,所述水回路包括电机集热器、水泵和所述双回路换热器,所述电机集热器内具有收集电机热量的换热管路与所述水泵连通,用于将冷却液泵至所述电机集热器内吸热,所述双回路换热器还包括用于接入所述水回路的第二换热管路,所述电机集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管路连通,在所述双回路换热器内所述制冷剂回路与所述水回路进行热交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回路还包括散热器和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散热器的冷却液输入端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所述水泵的冷却液输入端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与所述双回路换热器的冷却液输出端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回路还包括逆变器集热器和/或加热器,所述逆变器集热器和/或所述加热器与所述电机集热器串联,并与所述双回路换热器的冷却液输入端连通。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热管理领域,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及车辆。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制冷剂回路包括相连接的压缩机、中间换热器和电池冷却器,中间换热器内设置有可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换热通路和第二换热通路,第一换热通路接入压缩机的排气口或回气口中的一者与电池冷却器的第一端口之间的通路,第二换热通路接入压缩机的排气口或回气口中的另一者与电池冷却器的第二端口之间的通路。该热管理系统能够保证电池冷却时,进入电池冷却器的制冷剂为液态,使制冷剂的均匀分配;在电池加热时,降低制冷剂的过热度,减小温差。由于该热管理系统具有提升电池热管理效果和电池寿命的优点,因此该车辆在相应方面也具有较好的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18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