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一体化通风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6-08  80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一体化通风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1、充电桩是一种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设备,它可以将交流或直流电转换为电动汽车所需的电压和电流,实现快速充电,充电桩的普及对于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城市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充电桩在充电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热量,为了保护设备、提高使用寿命以及保障安全通常会对充电桩进行散热处理,充电桩散热装置是确保充电桩能够稳定运行并防止过热的重要组件,这些装置的设计主要目的是高效地将充电桩内部产生的热量排出,从而维持充电桩在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内,现有的充电桩散热装置通常通过在充电桩的外部设置单独的散热外壳,并通过在散热外壳上设置多组风扇或开设散热孔来进行散热,不仅使得充电桩看起来较为厚重也增加了设计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的充电桩散热装置,常通过在充电桩的外部设置单独的散热外壳,并通过在散热外壳上设置多组风扇或开设散热孔来进行散热,不仅使得充电桩看起来较为厚重也增加了设计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充电桩一体化通风散热装置,包括有充电桩本体组件、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顶棚和支撑柱,充电桩本体组件的左右两端呈相对设置有两组用于对充电桩本体组件内部热气进行降温循环的第一散热组件,充电桩本体组件的上端设有用于将充电桩本体组件内部热量散发出去的第二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的上方设有用于挡雨和防晒的顶棚,顶棚的下端四角环绕设有用于和充电桩本体组件固定连接的支撑柱。

3、优选的,通过直接在充电桩本体组件上设置散热结构,使得散热结构与箱体呈一体化设置,既可以减少组件数量,也可以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和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散热组件既可以将箱体内的热量散发出去,也可以对散发出去热气进行冷却降温后将冷气导入到箱体内,从而实现箱体内的空气循环,通过设置第二散热组件可以从箱体的顶部将热量散发出去,通过在箱体的箱门和气后端对应位置呈线性分布均布开设多组散热孔,可以形成空气对流,便于进行散热和通风,在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和散热孔的相互配合作用下可以实现多方位散热通风,散热效果更好。

4、作为优选,充电桩本体组件包括有箱体、充电口模组、箱门和底座,箱体的左右两端相对设置有两组用于充电的充电口模组,箱体的前端设有用于开合的箱门,箱门的前端中部和箱体的后端中部接呈线性分布均布开设有多组用于散热通风的散热孔,箱体的上端均布开设有多组用于散热的散热槽,箱体的上端四角环绕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第二散热组件的第一安装孔,箱体的下端设有用于增加箱体稳定性的底座,通过在箱体的箱门和气后端对应位置呈线性分布均布开设多组散热孔,可以形成空气对流,便于进行散热和通风。

5、作为优选,第一散热组件包括有循环箱、隔板、冷凝管、控制模组、检修门、第一风扇、散热片和第二风扇,循环箱的中部设有用于将循环箱分隔成上下两部分的隔板,隔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冷却降温的冷凝管,冷凝管的一端穿过循环箱的内侧延伸至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冷凝管温度和工作状态的控制模组,通过设置控制模组使得冷凝管可以根据不同的降温需求进行对应调节。

6、作为优选,循环箱靠近箱体的一端上部均布开设有三组用于将箱体内热气导入到循环箱内的进气孔,隔板的上端中部开设有用于将经冷凝管冷却后的空气导入到隔板下方区域的导气孔,循环箱靠近箱体的一端下部开设有用于将冷气导入到箱体内的出气孔。

7、作为优选,进气孔靠近箱体的一端设有用于将箱体内热气吸入循环箱内的第一风扇,出气孔靠近箱体的一端设有用于将循环箱内冷气吹入箱体内的第二风扇,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皆内嵌于箱体上,第一风扇远离循环箱的一端设有用于吸收箱体内热量的散热片,散热片通过第二安装孔与箱体的内壁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散热片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可以起到暂存热量的作用,从而可以避免箱体内部热量堆积。

8、作为优选,第二散热组件包括有散热箱、滤网、边框、安装块和磁吸块,散热箱的上端设有用于防止外界灰尘进入的滤网,滤网的边侧设有用于固定滤网的边框,通过在散热箱的上端设置滤网阻挡外界灰尘进入,可以避免灰尘从散热槽进入箱体内影响内部结构的正常使用。

9、作为优选,边框的上端环绕设有四组用于安装固定边框的安装块,散热箱的上端环绕开设有四组和安装块相匹配的磁吸槽,安装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和磁吸槽相互磁吸的磁吸块,散热箱的下端四角环绕开设有用于和箱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三安装孔,通过在滤网框架上设置带有磁吸块的安装块与散热箱的磁吸槽相互磁吸,既可以对滤网进行固定,也使得便于将滤网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或更换。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1、相较于传统的充电桩散热装置,常通过在充电桩的外部设置单独的散热外壳,并通过在散热外壳上设置多组风扇或开设散热孔来进行散热,不仅使得充电桩看起来较为厚重也增加了设计成本,通过直接在充电桩本体组件上设置散热结构,使得散热结构与箱体呈一体化设置,既可以减少组件数量,也可以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和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散热组件既可以将箱体内的热量散发出去,也可以对散发出去热气进行冷却降温后将冷气导入到箱体内,从而实现箱体内的空气循环,通过设置散热片可以用于吸收箱体内的热量,通过设置第一风扇可以将箱体内的热气从散热片的缝隙吸入至循环箱内,通过设置冷凝管可以对热气进行冷却降温,通过设置控制模组可以控制冷凝管的温度和工作状态,使其可以根据不同的降温需求进行对应调节,通过设置第二风扇可以将循环经循环箱冷却降温形成的冷气吹入箱体内,从而可以起到空气循环散热降温的作用。

12、2、通过设置第二散热组件可以从箱体的顶部将热量散发出去,因热气喜向上跑,通过在箱体的顶部开设多组散热槽可以使得热气从散热槽内散发出去进入到散热箱内,通过在散热箱的上端设置滤网,可以阻挡外界灰尘进入,避免灰尘从散热槽进入箱体内影响内部结构的正常使用,通过在滤网框架上设置带有磁吸块的安装块与散热箱的磁吸槽相互磁吸,既可以对滤网进行固定,也使得便于将滤网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或更换,通过在箱体的箱门和气后端对应位置呈线性分布均布开设多组散热孔,可以形成空气对流,便于进行散热和通风,在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和散热孔的相互配合作用下可以实现多方位散热通风,散热效果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桩一体化通风散热装置,包括有充电桩本体组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散热组件(2)、第二散热组件(3)、顶棚(4)和支撑柱(5),充电桩本体组件(1)的左右两端呈相对设置有两组用于对充电桩本体组件(1)内部热气进行降温循环的第一散热组件(2),充电桩本体组件(1)的上端设有用于将充电桩本体组件(1)内部热量散发出去的第二散热组件(3),第二散热组件(3)的上方设有用于挡雨和防晒的顶棚(4),顶棚(4)的下端四角环绕设有用于和充电桩本体组件(1)固定连接的支撑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一体化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充电桩本体组件(1)包括有箱体(101)、充电口模组(102)、箱门(103)和底座(107),箱体(101)的左右两端相对设置有两组用于充电的充电口模组(102),箱体(101)的前端设有用于开合的箱门(103),箱门(103)的前端中部和箱体(101)的后端中部接呈线性分布均布开设有多组用于散热通风的散热孔(104),箱体(101)的上端均布开设有多组用于散热的散热槽(105),箱体(101)的上端四角环绕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第二散热组件(3)的第一安装孔(106),箱体(101)的下端设有用于增加箱体(101)稳定性的底座(1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一体化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散热组件(2)包括有循环箱(201)、隔板(202)、冷凝管(203)、控制模组(204)、检修门(207)、第一风扇(209)、散热片(210)和第二风扇(211),循环箱(201)的中部设有用于将循环箱(201)分隔成上下两部分的隔板(202),隔板(20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冷却降温的冷凝管(203),冷凝管(203)的一端穿过循环箱(201)的内侧延伸至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冷凝管(203)温度和工作状态的控制模组(2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电桩一体化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循环箱(201)靠近箱体(101)的一端上部均布开设有三组用于将箱体(101)内热气导入到循环箱(201)内的进气孔(205),隔板(202)的上端中部开设有用于将经冷凝管(203)冷却后的空气导入到隔板(202)下方区域的导气孔(208),循环箱(201)靠近箱体(101)的一端下部开设有用于将冷气导入到箱体(101)内的出气孔(2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电桩一体化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孔(205)靠近箱体(101)的一端设有用于将箱体(101)内热气吸入循环箱(201)内的第一风扇(209),出气孔(206)靠近箱体(101)的一端设有用于将循环箱(201)内冷气吹入箱体(101)内的第二风扇(211),第一风扇(209)和第二风扇(211)皆内嵌于箱体(101)上,第一风扇(209)远离循环箱(201)的一端设有用于吸收箱体(101)内热量的散热片(210),散热片(210)通过第二安装孔(212)与箱体(101)的内壁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一体化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散热组件(3)包括有散热箱(301)、滤网(302)、边框(303)、安装块(304)和磁吸块(305),散热箱(301)的上端设有用于防止外界灰尘进入的滤网(302),滤网(302)的边侧设有用于固定滤网(302)的边框(3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充电桩一体化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边框(303)的上端环绕设有四组用于安装固定边框(303)的安装块(304),散热箱(301)的上端环绕开设有四组和安装块(304)相匹配的磁吸槽(306),安装块(30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和磁吸槽(306)相互磁吸的磁吸块(305),散热箱(301)的下端四角环绕开设有用于和箱体(101)可拆卸连接的第三安装孔(30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一体化通风散热装置。技术问题:现有的充电桩散热装置,常通过在充电桩的外部设置单独的散热外壳,并通过在散热外壳上设置多组风扇或开设散热孔来进行散热,不仅使得充电桩看起来较为厚重也增加了设计成本,本技术相较于传统充电桩散热装置,包括有充电桩本体组件、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顶棚和支撑柱,通过直接在充电桩本体组件上设置散热结构,使得散热结构与箱体呈一体化设置,可以减少组件数量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和稳定性,第一散热组件通过将箱体内的热量吸出去,并对其吸出的热气进行冷却降温后将其导入到箱体内,通过设置第二散热组件可以进行散热并过滤阻挡外界灰尘。

技术研发人员:曾能辉,李菊兰,陈学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特来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611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19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