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路设计,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控制电路和车辆。
背景技术:
1、现有电池系统中,预充电回路和加热回路共用加热模块时,存在当其中一个加热模块损坏时,会影响到其他加热模块无法使用的情况,严重时会导致电池系统无法工作的情况。
2、针对上述现有电池系统中预充电回路与加热回路共用加热模块时存在的弊端,需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控制电路和一种车辆。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控制电路,包括:
3、预充电回路,所述预充电回路包括预充装置,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预充电;
4、加热回路,所述加热回路包括所述预充装置,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其中,所述预充装置包括串联连接的多个预充支路,至少一个预充支路包括并联连接的加热模块和支路开关。
5、可选的,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支路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支路开关的开关状态,以选择所述预充电回路中所使用的加热模块。
6、可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7、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任一个加热模块是否损坏;
8、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损坏的加热模块所对应的支路开关闭合,以将损坏的加热模块从所述预充电回路中屏蔽。
9、可选的,所述预充支路的后端均与所述检测模块连接,
10、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预充支路的后端的电压检测所述预充支路的加热模块是否损坏。
11、可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12、阻值确定模块,所述阻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车辆的预充时间确定预充电阻值;
13、充电选择模块,所述充电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充电阻值和所述加热模块的阻值,确定所述预充电回路中所使用的加热模块。
14、可选的,所述预充电回路包括:
15、主正继电器,所述主正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主正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控制电路的第一端口连接;
16、所述预充装置,所述预充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
17、预充继电器,所述预充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所述预充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预充装置的第二端连接。
18、可选的,还包括:
19、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
20、在所述预充继电器的第二端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电压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预充继电器闭合;
21、在所述预充继电器闭合第一时长后,并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端口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电压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主正继电器闭合;
22、在所述主正继电器闭合第二时长后,控制所述预充继电器断开。
23、可选的,所述电池控制电路还包括主负继电器,所述主负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主负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控制电路的第二端口连接。
24、可选的,所述加热回路包括:
25、所述预充装置,所述预充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
26、加热继电器,所述加热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预充装置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加热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控制电路的第二端口连接。
27、可选的,还包括:
28、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加热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接收到加热指令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加热继电器闭合。
2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电池、及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控制电路。
30、通过本公开实施例的电池控制电路,基于多个预充支路串联组成的特性,能够为实现对每个预充支路的单独控制提供硬件基础。在一个预充支路中的加热模块损坏时,可以通过控制对应的预充开关闭合,将损坏的加热模块在预充电回路中屏蔽,避免损坏的加热模块影响预充电功能和/或加热功能的正常使用。
31、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1.一种电池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支路的后端均与所述检测模块连接,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预充支路的后端的电压检测所述预充支路的加热模块是否损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电回路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主正继电器、所述预充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控制电路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回路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及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