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透镜以及应用其的筒射灯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6-16  28


本技术涉及透镜,特别涉及一种光学透镜以及应用其的筒射灯。


背景技术:

1、常见的灯具中,其上的灯源所产生的光线会通过一个平面透镜向外投射。平面透镜仅起到对灯源保护的作用,而光线从平面透镜投射出来的光线会比较散乱,灯具自身的聚光结构一般,导致光照效果不够理想,并且光线还会使人感到炫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学透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光学透镜的筒射灯。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光学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具有入射面和出射面,所述入射面为平面,所述出射面设有均以远离所述入射面方向凸出的凸透镜部和若干凸棱部,所述凸透镜部位于所述出射面的中心,各所述凸棱部沿所述凸透镜部的径向依次分布并同心环绕于所述凸透镜部设置,所述凸棱部具有相交的第一面和主要用于向外透光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较所述第二面更靠近于所述凸透镜部的中心,所述第二面与所述透镜本体的径向上的平面构成朝向于所述凸透镜部的中心的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锐角;其中,沿远离所述凸透镜部的中心的径向方向,各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逐个增加,各所述第二面在所述入射面上的径向投影长度逐个减小。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学透镜,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光线通过凸棱部后所形成的扇形范围具有向中收拢,透过各凸棱部对光线的折射角进行约束,从而增加光照强度。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各所述凸棱部和所述凸透镜部在所述透镜本体的轴向上的高度相等。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面垂直于所述入射面。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不大于25°。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位于最内圈的所述凸棱部对应的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为12°至15°,位于最外圈的所述凸棱部对应的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为20°至24°。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透镜部的表面和所述第二面上设有若干呈蜂窝状分布的凸起,所述凸起中部呈中部鼓起的鼓包状。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起一体成型于所述凸透镜部的表面和所述第二面。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若干透光板,所述透光板一一配对覆盖在所述凸透镜部的表面和所述第二面上,所述凸起成型在所述透光板上。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筒射灯,包括灯座、灯源件和光学透镜,所述灯源件和所述光学透镜安装在所述灯座上,所述灯源件朝向于所述入射面照射并与所述凸透镜部对位。

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筒射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该光学透镜能够有效降低偏光,从而减小投射灯的眩光情况。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学透镜,包括透镜本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本体(100)具有入射面(101)和出射面(102),所述入射面(101)为平面,所述出射面(102)设有均以远离所述入射面(101)方向凸出的凸透镜部(200)和若干凸棱部(300),所述凸透镜部(200)位于所述出射面(102)的中心,各所述凸棱部(300)沿所述凸透镜部(200)的径向依次分布并同心环绕于所述凸透镜部(200)设置,所述凸棱部(300)具有相交的第一面(301)和主要用于向外透光的第二面(302),所述第一面(301)较所述第二面(302)更靠近于所述凸透镜部(200)的中心,所述第二面(302)与所述透镜本体(100)的径向上的平面构成朝向于所述凸透镜部(200)的中心的第一夹角(303),所述第一夹角(303)为锐角;其中,沿远离所述凸透镜部(200)的中心的径向方向,各所述第一夹角(303)的角度逐个增加,各所述第二面(302)在所述入射面(101)上的径向投影长度逐个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凸棱部(300)和所述凸透镜部(200)在所述透镜本体(100)的轴向上的高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301)垂直于所述入射面(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303)的角度不大于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内圈的所述凸棱部(300)对应的所述第一夹角(303)的角度为12°至15°,位于最外圈的所述凸棱部(300)对应的所述第一夹角(303)的角度为20°至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透镜部(200)的表面和所述第二面(302)上设有若干呈蜂窝状分布的凸起(401),所述凸起(401)中部呈中部鼓起的鼓包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401)一体成型于所述凸透镜部(200)的表面和所述第二面(30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透光板(402),所述透光板(402)一一配对覆盖在所述凸透镜部(200)的表面和所述第二面(302)上,所述凸起(401)成型在所述透光板(402)上。

9.一种筒射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座(500)、灯源件(510)和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透镜,所述灯源件(510)和所述光学透镜安装在所述灯座(500)上,所述灯源件(510)朝向于所述入射面(101)照射并与所述凸透镜部(200)对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透镜,并公开了具有光学透镜的筒射灯,其中光学透镜包括透镜本体,透镜本体具有入射面和出射面,入射面为平面,出射面设有均以远离入射面方向凸出的凸透镜部和若干凸棱部,凸透镜部位于出射面的中心,各凸棱部沿凸透镜部的径向依次分布并同心环绕于凸透镜部设置,凸棱部具有相交的第一面和主要用于向外透光的第二面;其中,沿远离凸透镜部的中心的径向方向,各第一夹角的角度逐个增加,各第二面在入射面上的径向投影长度逐个减小;光线通过凸棱部后所形成的扇形范围具有向中收拢,透过各凸棱部对光线的折射角进行约束,从而增加光照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南海正亮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27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221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