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土区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6-16  25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特别涉及一种软土区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1、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而建筑工程中,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称为地基,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而在对软土区建筑进行建设时需要对软土区建筑地基或地基与基础进行加固;

2、目前,市场上的加固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与软土之间的连接不够牢固,导致使用的稳定性较差,因此会出现松动的情况,从而使地基不稳,并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接触面积不够大,因此在进行支撑时可以出现沉降的情况,从而影响上方建筑的使用;

3、为此,本案提出一种软土区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土区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软土区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包括地基本体,所述地基本体顶端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底端四侧连通有插槽,所述圆形槽和插槽内壁分别设置有加固外管和插柱,所述加固外管内壁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底端四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插柱内设置有第一固定组件,所述圆形槽和加固外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组件;

4、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方形孔,所述方形孔穿设在所述插柱上,所述方形孔内壁设置有梯形板,所述梯形板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锥;

5、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还包括滑槽,所述滑槽开设在所述插柱内壁底部四侧,所述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内侧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内侧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滑槽上。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流通孔和环形槽,所述流通孔穿设在所述加固外管上,且均匀排列,所述环形槽开设在所述圆形槽内壁,所述流通孔和环形槽位置相对应。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地基本体顶端设置有锥形块,所述锥形块和放置板之间设置有防倒拔组件,所述防倒拔组件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放置板顶端两侧,所述连接柱外壁两侧均开设有卡槽。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倒拔组件还包括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开设在所述锥形块底端两侧,所述放置槽内壁两侧均开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外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内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柱。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锥形块和地基本体之间设置有支撑限位组件,所述支撑限位组件包括支撑柱和支撑槽,所述支撑柱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锥形块底端外侧,且均匀排列,所述支撑槽开设在所述地基本体顶端对应圆形槽的外侧一端,所述支撑槽和支撑柱位置相对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限位组件还包括限位柱和限位槽,所述限位柱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锥形块底端内侧,且均匀排列,所述限位槽开设在所述加固外管上,所述限位槽和限位柱位置相对应。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通过在加固外管、插柱、圆形槽、插槽、固定柱、梯形板、固定锥、放置板、流通孔、环形槽的相互配合下,以及通过混凝土增加加固外管和地基本体的连接牢固性,因此可以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在使用时发生松动,避免出现地基不稳的情况;

13、通过在放置槽、卡柱、伸缩槽、锥形块、弹簧、卡柱和卡槽的相互配合下,从而可以对锥形块限位,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被倒拔出来,从而防止被破坏,由于锥形块是锥形的,因此可以使雨水从锥形块上流下来,防止从锥形块上渗透进下方的混凝土内,避免对混凝土造成腐蚀,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14、通过在支撑柱、支撑槽、限位柱和限位槽的相互配合下,从而可以对加固外管进行支撑,增大支撑面积,防止发生沉降的情况,对上方的建筑起到保护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软土区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包括地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本体(1)顶端开设有圆形槽(2),所述圆形槽(2)底端四侧连通有插槽(3),所述圆形槽(2)和插槽(3)内壁分别设置有加固外管(4)和插柱(5),所述加固外管(4)内壁设置有放置板(12),所述放置板(12)底端四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1),所述插柱(5)内设置有第一固定组件,所述圆形槽(2)和加固外管(4)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区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流通孔(13)和环形槽(14),所述流通孔(13)穿设在所述加固外管(4)上,且均匀排列,所述环形槽(14)开设在所述圆形槽(2)内壁,所述流通孔(13)和环形槽(14)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区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本体(1)顶端设置有锥形块(17),所述锥形块(17)和放置板(12)之间设置有防倒拔组件,所述防倒拔组件包括连接柱(15),所述连接柱(15)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放置板(12)顶端两侧,所述连接柱(15)外壁两侧均开设有卡槽(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土区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拔组件还包括放置槽(18),所述放置槽(18)开设在所述锥形块(17)底端两侧,所述放置槽(18)内壁两侧均开设有伸缩槽(19),所述伸缩槽(19)外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内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柱(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土区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块(17)和地基本体(1)之间设置有支撑限位组件,所述支撑限位组件包括支撑柱(22)和支撑槽(24),所述支撑柱(22)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锥形块(17)底端外侧,且均匀排列,所述支撑槽(24)开设在所述地基本体(1)顶端对应圆形槽(2)的外侧一端,所述支撑槽(24)和支撑柱(22)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软土区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限位组件还包括限位柱(23)和限位槽(25),所述限位柱(23)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锥形块(17)底端内侧,且均匀排列,所述限位槽(25)开设在所述加固外管(4)上,所述限位槽(25)和限位柱(23)位置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土区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结构,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地基本体,所述地基本体顶端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底端四侧连通有插槽,所述圆形槽和插槽内壁分别设置有加固外管和插柱,所述加固外管内壁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底端四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插柱内设置有第一固定组件,所述圆形槽和加固外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组件;通过加固外管、插柱、圆形槽、插槽、固定柱、梯形板、固定锥、放置板、流通孔、环形槽结构,实现了可以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在使用时发生松动,避免出现地基不稳的效果,解决了传统加固结构中与软土之间的连接不够牢固,导致使用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武守通,高芹芹,丛珊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东宇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21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22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