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但不限于建筑施工安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施工电梯防冲击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传统的施工电梯针对防撞措施,采用硬质钢管与施工电梯的梯笼进行焊接固定,硬质钢管与梯笼焊接固定即限制了钢管的活动范围,在运输体积较大的材料时造成阻碍,影响施工电梯正常运作,且拆除更换不方便,采用钢管与梯笼焊接的方式,在钢管遇到变形、污染等情况需要更换时须对钢管进行切割重新焊接,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
2、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320400955.0一种施工电梯防冲撞结构,通过控制机构控制驱动机构工作,由驱动机构驱动轴杆转动,进而实现防护梁的转动打开与关闭,代替传统人力开闭。
3、由于上述结构,通过控制开关控制防护梁放下,进行保护,但施工人员因疏忽忘记放下开启开关,放下防护梁,而引起安全隐患,为此,设计一种施工电梯防冲击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施工电梯防冲击安全保护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工电梯防冲击安全保护装置,包括施工电梯,所述施工电梯的前侧设置有两个对称的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门和驱动盒,所述驱动盒设置在所述防护门的上端,所述驱动盒包括电机a、主动轮、被动轮和传动带,所述电机a设置在所述驱动盒的内部,所述主动轮设置在所述电机a的输出端,所述被动轮位于所述主动轮的一侧,所述传动带设置在所述被动轮与所述主动轮之间;
4、所述驱动盒还包括单片机和定时器,所述单片机和所述定时器均设置在所述驱动盒的内部;
5、重量感应器,所述重量感应器嵌设在所述施工电梯的内底面;
6、网格门,所述网格门设置在所述施工电梯的后侧。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门的下端与所述施工电梯的底面转动连接,所述防护门的上端贯穿所述驱动盒,并与所述被动轮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盒螺丝连接在所述施工电梯的两侧内壁,所述电机a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被动轮与所述主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同步转动。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被动轮和所述主动轮的两端均固定有转动杆,所述被动轮的上端和所述主动轮的两端均通过转动杆与所述驱动盒转动连接,所述被动轮的下端通过所述转动杆与所述防护门螺纹配合。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盒的上端设置有警示灯,所述单片机的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a和所述警示灯通信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与所述重量感应器和所述定时器通信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施工电梯的底面等距嵌设若干个所述重量感应器,若干个所述重量感应器分别位于所述防护门的前后两侧。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网格门位于所述防护门的后侧,所述网格门与所述施工电梯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嵌设在所述施工电梯的内壁。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电机b、丝杆和连接块,所述电机b螺丝连接在所述施工电梯的顶部,所述丝杆设置在所述电机b的输出端,并与所述电机b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丝杆贯穿所述连接块,并与所述连接块螺纹配合,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网格门螺丝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施工电梯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网格门移动的槽口。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重量感应器在电梯入口处,当推车进入并超过重量阈值时,单片机控制电机开启防护门,当推车完全进入时,重量低于阈值,单片机控制电机反转关闭防护门,并通过预先设定重量阈值,及时阻止超重推车进入,确保乘客和货物的安全,解决施工人员因疏忽忘记放下开启开关,放下防护梁,而引起安全隐患的问题。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护门的对侧设置有可升降的网格门,在推车进入时,防护门启闭时,网格门同步进行启闭,提高施工电梯的安全性。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9、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一种施工电梯防冲击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工电梯(100),所述施工电梯(100)的前侧设置有两个对称的防护组件(200),所述防护组件(200)包括防护门(201)和驱动盒(202),所述驱动盒(202)设置在所述防护门(201)的上端,所述驱动盒(202)包括电机a(203)、主动轮(204)、被动轮(205)和传动带(206),所述电机a(203)设置在所述驱动盒(202)的内部,所述主动轮(204)设置在所述电机a(203)的输出端,所述被动轮(205)位于所述主动轮(204)的一侧,所述传动带(206)设置在所述被动轮(205)与所述主动轮(20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防冲击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201)的下端与所述施工电梯(100)的底面转动连接,所述防护门(201)的上端贯穿所述驱动盒(202),并与所述被动轮(20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防冲击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盒(202)螺丝连接在所述施工电梯(100)的两侧内壁,所述电机a(203)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轮(204)传动连接,所述被动轮(205)与所述主动轮(204)之间通过传动带(206)同步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防冲击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轮(205)和所述主动轮(204)的两端均固定有转动杆(207),所述被动轮(205)的上端和所述主动轮(204)的两端均通过转动杆(207)与所述驱动盒(202)转动连接,所述被动轮(205)的下端通过所述转动杆(207)与所述防护门(201)螺纹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防冲击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盒(202)的上端设置有警示灯(208),所述单片机(600)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a(203)和所述警示灯(208)通信连接,所述单片机(600)的输入端与所述重量感应器(300)和所述定时器(700)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防冲击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电梯(100)的底面等距嵌设若干个所述重量感应器(300),若干个所述重量感应器(300)分别位于所述防护门(201)的前后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防冲击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门(400)位于所述防护门(201)的后侧,所述网格门(400)与所述施工电梯(100)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500),所述升降组件(500)嵌设在所述施工电梯(100)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防冲击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500)包括电机b(501)、丝杆(502)和连接块(503),所述电机b(501)螺丝连接在所述施工电梯(100)的顶部,所述丝杆(502)设置在所述电机b(501)的输出端,并与所述电机b(50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丝杆(502)贯穿所述连接块(503),并与所述连接块(503)螺纹配合,所述连接块(503)与所述网格门(400)螺丝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施工电梯防冲击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电梯(100)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网格门(400)移动的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