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预制楼梯吊装领域,尤其是预制楼梯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1、预制楼梯属于装配式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广泛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固定钢模板预制浇筑形成的楼梯结构,浇筑后吊装运输并与主体连接,与传统现浇楼梯相比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可操作性,且施工速度更快,同时,预制装配式结构具有较高创新性。
2、预制楼梯在安装时需要进行吊装,目前公告号为cn2105282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楼梯用吊装装置,包括主杆,所述主杆之间设置有两根横梁,所述主杆两侧内壁之间中部位置设置有钢板,所述钢板两端在横梁外侧位置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主杆外圈在横梁外侧位置均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底部设置有钢索,但上述专利中对两组钢索挂钩之间的距离调节时,需要手动进行调节,难以对其自动调试,增加工人对预制楼梯吊装时的劳动强度,为此,我们提出预制楼梯吊装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预制楼梯吊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预制楼梯吊装装置,包括两个横梁,两个所述横梁的前后两侧面共同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的底面均开设有两个t型滑孔,两组所述t型滑孔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传动螺杆,两组所述t型滑孔的内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两组所述传动螺杆的外表面分别与两组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座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两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两组传动螺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滑动块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钢索,两组所述钢索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挂钩。
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两组所述t型滑孔的内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两组所述传动螺杆的外表面分别与两组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横梁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两组所述加固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横梁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两组所述t型滑孔的内壁均开设有限位孔,两组所述限位孔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两组所述限位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两组滑动块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横梁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共同固定连接有载板,所述载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池仓。
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横梁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吊环,两个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控制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装置通过两个横梁的设置,能够分别对两个支撑座进行连接支撑,通过支撑座内部设有的传动螺杆和滑动块,同时利用驱动电机提供的动力,可以带动传动螺杆在滑动块的内部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可以使两者之间进行螺纹配合,同时滑动块底部的钢索以及挂钩也会随之位置调试,继而便于对两组挂钩之间的距离调节,适用于不同长度预制楼梯的吊装,从而达到对其自动调试的效果,减少工人对预制楼梯吊装时的劳动强度。
1.预制楼梯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横梁(1),两个所述横梁(1)的前后两侧面共同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座(2),两个所述支撑座(2)的底面均开设有两个t型滑孔(4),两组所述t型滑孔(4)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5),两个所述滑动块(5)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传动螺杆(6),两组所述t型滑孔(4)的内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7),两组所述传动螺杆(6)的外表面分别与两组第一轴承(7)的内圈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座(2)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8),两组所述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分别与两组传动螺杆(6)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滑动块(5)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钢索(10),两组所述钢索(10)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挂钩(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楼梯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t型滑孔(4)的内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9),两组所述传动螺杆(6)的外表面分别与两组第二轴承(9)的内圈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楼梯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梁(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12),两组所述加固板(12)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横梁(1)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楼梯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t型滑孔(4)的内壁均开设有限位孔(16),两组所述限位孔(16)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7),两组所述限位块(17)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两组滑动块(5)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楼梯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梁(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共同固定连接有载板(13),所述载板(1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池仓(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楼梯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梁(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吊环(3),两个所述支撑座(2)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