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发热锅及具有该发热锅的电器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6-25  26


本技术涉及蒸汽锅炉,具体是一种新型发热锅及具有该发热锅的电器。


背景技术:

1、中国专利申请号zl201921339164.1公开一种蒸汽熨斗的铝底结构,包括组装在一起的铝底板和铝上盖,所述铝底板与铝上盖之间的封闭空间构成蒸汽腔;所述铝底板内部具有发热件,所述发热件和铝底板通过一体压铸成型。

2、该铝底板和铝上盖形成蒸汽腔,水在蒸汽腔中进行加热,由于现有的自来水含有氯离子,氯离子与铝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氯化铝,导致蒸汽熨斗工作时喷出带有粉状的蒸汽。

3、粉状的蒸汽喷射至衣物上导致衣物表面沾染粉状成分的氯化铝。而且用户使用体验感不佳。

4、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发热锅及具有该发热锅的电器,加热腔内侧与液体接触的部份为非金属导热部,取消传统采用铝材作为蒸汽腔的结构,避免蒸汽输出口喷射出带粉状的蒸汽。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新型发热锅,包括设有发热体并由石墨烯复合材料制成的锅体,锅体包括加热腔、连通加热腔的进水口及蒸汽输出口,加热腔内侧与液体接触的部份为非金属导热部,发热体通过锅体的注塑固接于锅体上并与锅体构成一个整体。加热腔内侧与液体接触的部份为非金属导热部,取消传统采用铝材作为蒸汽腔的结构,避免蒸汽输出口喷射出带粉状的蒸汽。

4、具体为:锅体包括通过注塑与发热体设置为一个整体的底座,底座为非金属材料,底座内用于装载液体并形成非金属导热部的加热腔。

5、锅体材料为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为石墨烯复合材料,石墨烯复合材料包括塑料、石墨烯等混合物,发热体预先放置在模具中,通过将石墨烯复合材料注入模具的型腔内,使底座与发热体注塑成一个整体。

6、加热腔上设有若干个相互连通或独立间隔设置的弯折水道。

7、锅体包括连通加热腔的进水口、蒸汽输出口,液体通过进水口进入发热体的加热腔,加热腔的液体受热形成热蒸汽并通过蒸汽输出口喷出至锅体外。

8、加热腔上有若干个弯折块,若干个弯折块将加热腔分隔成若干个相互连通或独立间隔的弯折水道。当水注满一个弯折水道时,水溢流至另一个弯折水道上。

9、加热腔底壁上设有若干个与液体接触的凸起,通过设置凸起的形状和/或大小,以增大加热腔与液体接触的面积,进而增加加热腔的受热面积,凸起传递热量,以增大加热腔与液体接触的面积,进而增加加热腔的受热面积。

10、锅体包括设有发热体的底座、以及与底座密封配合的上盖,上盖、底座之间设有温控器,进水口设置在上盖上,蒸汽输出口设置在底座上;

11、底座的内腔上设有用于安装温控器的定位槽,上盖对应定位槽与温控器之间的装配处设有避让位;定位槽上设有紧固部,避让位上设有定位台阶,温控器上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设有连接部,温控器穿插避让位安装在底座的定位槽上,连接件定位在避让位的定位台阶上,连接部与紧固部固定连接,以使温控器固定在上盖、底座之间;

12、上盖、底座之间设有密封圈。

13、由石墨烯复合材料制成的锅体替换为锅体的加热腔内壁上设置有非金属涂覆层,以使加热腔内侧与液体接触的部份为非金属导热部。

14、由石墨烯复合材料制成的锅体替换为锅体的加热腔内壁上设置有非金属膜层,以使加热腔内侧与液体接触的部份为非金属导热部。

15、由石墨烯复合材料制成的锅体替换为锅体由非金属材料制成,非金属材料包括塑料或橡胶。

16、非金属导热部为设置在加热腔内壁上的非金属涂覆层;或者,非金属导热部为设置在加热腔内壁上的非金属膜层;非金属涂覆层材料为石墨烯复合材料;非金属膜层为耐高温的塑料膜,如tup薄膜。

17、或者,锅体包括底座,发热体设置在底座上,底座内设有用于装载液体的加热腔,底座加热腔内壁上设有非金属涂层,非金属涂层材料为石墨烯复合材,非金属涂层通过粘胶固定在底座加热腔内壁面上。

18、一种电器,包括电器主体,电器主体上设有上述的新型发热锅,电器主体为挂烫机、扫地机器人、蒸汽拖把或洗碗机。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0、加热腔内侧与液体接触的部份为非金属导热部,取消传统采用铝材作为蒸汽腔的结构,避免蒸汽输出口喷射出带粉状的蒸汽。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发热锅,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发热体(1)并由石墨烯复合材料制成的锅体(2),锅体(2)包括加热腔(3)、连通加热腔(3)的进水口(4)及蒸汽输出口(5),加热腔(3)内侧与液体接触的部份为非金属导热部(18),发热体(1)通过锅体(2)的注塑固接于锅体(2)上并与锅体(2)构成一个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发热锅,其特征在于:加热腔(3)上设有若干个相互连通或独立间隔设置的弯折水道(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发热锅,其特征在于:锅体(2)包括连通加热腔(3)的进水口(4)、蒸汽输出口(5),液体通过进水口(4)进入发热体(1)的加热腔(3),加热腔(3)的液体受热形成热蒸汽并通过蒸汽输出口(5)喷出至锅体(2)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发热锅,其特征在于:加热腔(3)上有若干个弯折块(8),若干个弯折块(8)将加热腔(3)分隔成若干个相互连通或独立间隔的弯折水道(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发热锅,其特征在于:加热腔(3)底壁上设有若干个与液体接触的凸起(9),通过设置凸起(9)的形状和/或大小,以增大加热腔(3)与液体接触的面积,进而增加加热腔(3)的受热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发热锅,其特征在于:锅体(2)包括设有发热体(1)的底座(6)、以及与底座(6)密封配合的上盖(10),上盖(10)、底座(6)之间设有温控器(11),进水口(4)设置在上盖(10)上,蒸汽输出口(5)设置在底座(6)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发热锅,其特征在于:由石墨烯复合材料制成的锅体(2)替换为锅体(2)的加热腔(3)内壁上设置有非金属涂覆层,以使加热腔(3)内侧与液体接触的部份为非金属导热部(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发热锅,其特征在于:由石墨烯复合材料制成的锅体(2)替换为锅体(2)的加热腔(3)内壁上设置有非金属膜层,以使加热腔(3)内侧与液体接触的部份为非金属导热部(1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发热锅,其特征在于:由石墨烯复合材料制成的锅体(2)替换为锅体(2)由非金属材料制成,非金属材料包括塑料或橡胶。

10.一种电器,包括电器主体,其特征在于:电器主体上设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发热锅,电器主体为挂烫机、扫地机器人、蒸汽拖把或洗碗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发热锅及具有该发热锅的电器,新型发热锅包括设有发热体并由石墨烯复合材料制成的锅体,锅体包括加热腔、连通加热腔的进水口及蒸汽输出口,加热腔内侧与液体接触的部份为非金属导热部,发热体通过锅体的注塑固接于锅体上并与锅体构成一个整体。加热腔内侧与液体接触的部份为非金属导热部,取消传统采用铝材作为蒸汽腔的结构,避免蒸汽输出口喷射出带粉状的蒸汽。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顺德布神乐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25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