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人孔井,特别涉及地下观景连廊建设的多工口人孔井。
背景技术:
1、人井,也叫人孔井,是电力上为了检修,穿线的便利,每隔一段开挖一个可以下人的垂直通道,常见的有电缆人井、通信人井等,目前,在地下观景连廊上就会安装有多个人孔井,用于对埋设在连廊底部的各种电力管线进行日常维护和检修使用,同时人孔井也方便工作人员从地面上直达电力管线的布设部位,如申请号为:cn201810542574.x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玻璃钢人孔井底槽,包括土层,所述土层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的底部安装有油罐,所述凹槽的上端设有限位槽,所述油罐的上端等间距设有多个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上端设有阀门,所述油罐的上端固定有法兰,且法兰位于限位槽内,所述法兰的两侧均固定有止水板,两个止水板和法兰的上端共同固定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上端固定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上端套设有人孔井下节,所述人孔井下节的两端侧壁上均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安装有第一滑块。本发明通过对玻璃钢人孔井底槽的改进,实现了在使用过程中能快速的安装和拆卸玻璃钢人孔井的功能,能根据需要对人孔井的高度进行相应的调节,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2、然而,就目前现有的人孔井而言,其不具备排水和换气功能,在外部积水漫过井盖时,积水很容易从井盖的缝隙部位流入井内,导致井内积水,影响电力管线的正常使用,同时积水也容易损害电力管线,降低电力管线的耐久性,且由于人孔井内部相对封闭,从而在开启初期井内会存有大量污染性气体,工作人员在进入井内后会感到不适,灵活性较差,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地下观景连廊建设的多工口人孔井,其具有井口组件,井口组件能够兼具井内换气和井外排水的功能,地面外部的积水能够通过颈圈机构自动流入到污水管道的内部,从而保障位于颈圈机构部位的地面上保持干爽,避免积水进入到井内导致井内积水和电力管线损坏,且井盖机构能够将外界的踩踏、挤压的作用下(如自行车或者车辆驶过、人为行走踩踏),自动的视线井内外的气体置换,保障井内空气的整洁清爽,无需额外的能源驱动,使用稳定,灵活性、稳定性和实用性极强。
2、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地下观景连廊建设的多工口人孔井,具体包括:井口组件,所述井口组件由颈圈机构和井盖机构组成;
3、所述颈圈机构包括有颈圈管、辅助沥板和排水管,所述颈圈管埋设在地面内,且辅助沥板与路面平齐,所述颈圈管的底部与地下管道连接,且辅助沥板固定安装在颈圈管的顶部,所述排水管固定安装在颈圈管的侧面;
4、所述井盖机构包括有固定盖座和活动盖座,所述固定盖座可拆卸式的固定安装在颈圈管的顶部,且活动盖座插接在固定盖座的顶部。
5、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沥板的板体上开设有雨水漏孔,且颈圈管的内部设有集水腔,集水腔位于雨水漏孔的整下方,且排水管的顶部与集水腔连通,且排水管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污水管道连通。
6、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盖座的底部设有轨道柱,且固定盖座的内部设有轨道槽,轨道柱插接在轨道槽的内部。
7、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轨道柱的内部设有复位顶簧,且复位顶簧的两端分别抵在轨道柱的内部和固定盖座的内部。
8、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盖座和活动盖座的内部均设有活塞腔,固定盖座的底部设有压气通道,且活动盖座的顶部设有进气通道,压气通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固定盖座的活塞腔和颈圈管的内部连通,且进气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活动盖座的活塞腔和活动盖座的外部连通。
9、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盖座的内部设有排气通道,且排气通道的两端分别与颈圈管的内部和外界连通。
10、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气通道、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的内部均设有控制气体走向的单向阀。
11、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设有多组,且所有进气通道的通道截面总面积大于活塞腔的截面面积。
12、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盖座和活动盖座的内部均设有锁止销孔,当活动盖座不受外力按压时,在复位顶簧的作用下,固定盖座和活动盖座的锁止销孔之间相互对齐。
13、本发明所提供的地下观景连廊建设的多工口人孔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井口组件能够兼具井内换气和井外排水的功能,地面外部的积水能够通过颈圈机构自动流入到污水管道的内部,从而保障位于颈圈机构部位的地面上保持干爽,避免积水进入到井内导致井内积水和电力管线损坏,且井盖机构能够将外界的踩踏、挤压的作用下(如自行车或者车辆驶过、人为行走踩踏),自动的实现井内外的气体置换,保障井内空气的整洁清爽,无需额外的能源驱动,使用稳定,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实用性。
1.地下观景连廊建设的多工口人孔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口组件,所述井口组件由颈圈机构(2)和井盖机构(3)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观景连廊建设的多工口人孔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沥板(202)的板体上开设有雨水漏孔(2021),且颈圈管(201)的内部设有集水腔(2011),集水腔(2011)位于雨水漏孔(2021)的整下方,且排水管(203)的顶部与集水腔(2011)连通,且排水管(203)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污水管道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地下观景连廊建设的多工口人孔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座(302)的底部设有轨道柱(3021),且固定盖座(301)的内部设有轨道槽(3011),轨道柱(3021)插接在轨道槽(3011)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地下观景连廊建设的多工口人孔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柱(3021)的内部设有复位顶簧(3022),且复位顶簧(3022)的两端分别抵在轨道柱(3021)的内部和固定盖座(301)的内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地下观景连廊建设的多工口人孔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座(301)和活动盖座(302)的内部均设有活塞腔(3012),固定盖座(301)的底部设有压气通道(3013),且活动盖座(302)的顶部设有进气通道(3023),压气通道(301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固定盖座(301)的活塞腔(3012)和颈圈管(201)的内部连通,且进气通道(3023)的两端分别与活动盖座(302)的活塞腔(3012)和活动盖座(302)的外部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地下观景连廊建设的多工口人孔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座(301)的内部设有排气通道(3014),且排气通道(3014)的两端分别与颈圈管(201)的内部和外界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地下观景连廊建设的多工口人孔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通道(3013)、进气通道(3023)和排气通道(3014)的内部均设有控制气体走向的单向阀(30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地下观景连廊建设的多工口人孔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3023)和排气通道(3014)设有多组,且所有进气通道(3023)的通道截面总面积大于活塞腔(3012)的截面面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地下观景连廊建设的多工口人孔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座(301)和活动盖座(302)的内部均设有锁止销孔(3015),当活动盖座(302)不受外力按压时,在复位顶簧(3022)的作用下,固定盖座(301)和活动盖座(302)的锁止销孔(3015)之间相互对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