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风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风电叶片回收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风电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能源在国内获得了快速发展。叶片是风电机组的核心构件,主要为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固性),难降解,退役后为高附加值的“白色垃圾”,既污染环境又造成资源浪费。叶片需求量和废旧叶片量都将显著增加,这种污染和浪费将愈发严重,给风电“清洁环保”的行业属性造成负面影响。
2、有必要结合风电叶片回收技术的客观实际,针对不同风电叶片回收技术的具体情况,合理制定其风电叶片回收设计建议及技术要求,确保装置的设计方案合理,运行安全可靠。
3、现有技术中对废旧叶片通常采用热解氧化成纤维的方式进行回收,一般采用将破碎后的叶片投放至反应炉内进行热处理,由于将叶片直接投入,使得叶片碎片堆砌中心位置处受热效果较差,造成受热不均匀热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将叶片碎片分层放置,使其能够受热更为充分的风电叶片回收反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风电叶片回收反应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风电叶片回收反应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部中空,顶部设置有可开合的顶盖,所述炉体内腔中设置有阶梯杆,所述阶梯杆上设置有多个承载板,承载板分别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与阶梯杆多段外径依次适配,所述炉体上还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设置有多个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分别对应各承载板设置。
4、进一步的,所述炉体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承载板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承载板通过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用于对承载板非开口处的边缘进行支撑。
5、进一步的,所述阶梯杆上固定连接限位条,所述定位孔两侧具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限位条相适配。
6、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包括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上板体与下板体通过间隔块连接,所述上板体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
7、更进一步的,所述上板体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实心的板体结构,定位孔开设于连接板和下板体上。
8、进一步的,所述炉体侧壁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内可拆卸的设置有封堵块。
9、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外壁烟气处理装置连接。
10、进一步的,相邻所述承载板之间形成容纳仓,所述进气口与各容纳仓分别对应,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过滤网。
11、进一步的,所述阶梯杆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阶梯杆顶部设置有吊耳。
12、有益效果
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提出一种将叶片碎片分层放置,使其能够受热更为充分的风电叶片回收反应装置。
1.一种风电叶片回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部中空,顶部设置有可开合的顶盖,所述炉体内腔中设置有阶梯杆,所述阶梯杆上设置有多个承载板,承载板分别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与阶梯杆多段外径依次适配,所述炉体上还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设置有多个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分别对应各承载板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回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承载板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承载板通过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用于对承载板非开口处的边缘进行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回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杆上固定连接限位条,所述定位孔两侧具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限位条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回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包括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上板体与下板体通过间隔块连接,所述上板体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回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体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实心的板体结构,定位孔开设于连接板和下板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回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侧壁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内可拆卸的设置有封堵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回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外壁烟气处理装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回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承载板之间形成容纳仓,所述进气口与各容纳仓分别对应,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过滤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回收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杆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阶梯杆顶部设置有吊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