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杆调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7-10  16


本技术涉及铜杆调直,具体为一种铜杆调直装置。


背景技术:

1、铜杆是电线电缆生产的原材料,铜杆经过拉拔和绞合等工艺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弯曲或扭曲,这会影响其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因此,需要进行调直操作,以确保铜杆在线缆制造过程中能够满足相关的技术要求。

2、现有技术中,专利文献公共了一种钢丝调直机(申请号:202321449115.x)包括底板、安装在底板右端的放卷组件、加热组件、敲击组件、清理组件、调直组件,该钢丝调直机,通过设置感应加热线圈,当钢丝从感应加热线圈中穿过时,利用感应加热线圈对钢丝进行感应加热,能够将钢丝加热至红热状态,使钢丝更加容易发生变形,有利于对钢丝进行调直,但是,该调直机在利用第一调节块、第二调节块进行调直作业时,需要通过改变第一安装箱、第二安装箱的位置改变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的位置,操作不方便,此外,在现在技术中,调直机将铜杆调直后,需要切断,而切断的铜杆掉落在集料箱内,往往会出现堆积在集料箱的内部一侧的情况,而集料箱的内部另一侧堆积的较少,不能均匀的堆积在集料箱的内部,导致对集料箱的内部空间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铜杆调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集料箱内部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铜杆调直装置,包括底板,及其上沿铜杆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可转动的放卷辊、水平调直组件、纵向调直组件、两个引导轮和平移组件;

4、两个引导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铜杆的上下两侧;

5、所述平移组件通过安装箱与第一气缸相连接,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端部贯穿所述安装箱后设置有切割刀,所述切割刀两侧的安装箱上设置有供铜杆穿过的第一通槽,所述安装箱下方的底板上设置有集料箱,所述集料箱顶端设置有入料口,所述集料箱在摆动机构作用下摆动,所述摆动机构包括,

6、移动平台,水平且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切割刀下方,所述移动平台两端设置的两个支撑板,分别与所述集料箱下端两侧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轴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支撑轴上均设置有第一齿轮,

7、第二支撑轴,在第一电机带动下,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集料箱下方,所述第二支撑轴两端设置的两个扇形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平移组件包括:

9、第一螺杆,在第二电机的带动下,水平且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引导轮后方的竖板上,所述第一螺杆与导向块螺纹连接并贯穿,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安装箱相连接;

10、光轴,与所述第一螺杆平行设置,且所述光轴与所述导向块滑动连接并贯穿。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平调直组件包括:

12、固定板,水平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可转动的第一调直轮;

13、第一连接板,在第一驱动组件的作用下,水平且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板上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调直轮,与多个所述第一调直轮交错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二调直轮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转轴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15、两个第一齿条,分别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下方两侧;

16、第一连接轴,在第三电机的带动下,水平且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下方,所述第一连接轴两端设置的第二齿轮分别与两个所第一述齿条相啮合。

1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纵向调直组件包括:

18、立板,垂直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后方的所述底板上,所述立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可转动的第三调直轮;

19、第二连接板,在第二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立板上方,所述第二连接板上间隔设置的多个第四调直轮,与多个所述第三调直轮交错设置,且多个所述第四调直轮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转动设置。

2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21、两个第二齿条,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两侧;

22、第二连接轴,在第四电机的带动下,水平且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右侧,所述第二连接轴两端设置的第三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齿条相啮合。

2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平移组件与所述纵向调直组件之间的所述立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三连接轴,每个所述第三连接轴一端贯穿所述立板后均设置有第四齿轮,每个所述第三连接轴另一端贯穿所述立板后与对应的引导轮相连接,且两个所述第四齿轮相互啮合,第五电机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三连接轴相连接。

2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放卷辊与所述水平调直组件之间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清理台,所述铜杆两侧的清理台上可转动的设置有两个清理辊。

2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个引导轮、调直轮的外圆周表面均涂覆有橡胶涂层。

2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平台底部四角位置均安装有脚轮。

2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8、本实用新型将集料箱设计成摆动式的集料箱,校直好的铜杆在引导轮的作用下,不断前进,并被切割刀切割成需要的尺寸,制作好的铜杆掉落在集料箱内,在摆动机构作用下,集料箱内的铜杆均匀的散落在集料箱内部,进而提高了集料箱的内部空间利用率。

29、该调直装置可以在两个方向对铜杆进行校直,成卷的铜杆先后进行水平方向与纵向方向的校直,可以使铜杆的形状更加规则,减少铜杆变形和弯曲的可能性,进而确保后续线缆加工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铜杆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及其上沿铜杆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可转动的放卷辊、水平调直组件、纵向调直组件、两个引导轮和平移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杆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杆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杆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杆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铜杆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铜杆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杆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杆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铜杆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铜杆调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铜杆调直装置,包括:包括底板,及其上沿铜杆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可转动的放卷辊、水平调直组件、纵向调直组件、两个引导轮和平移组件;安装箱下方的底板上设置有集料箱,集料箱顶端设置有入料口,集料箱在摆动机构作用下摆动,摆动机构包括,移动平台水平且可移动地设置在切割刀下方,移动平台两端设置的两个支撑板,分别与集料箱下端两侧设置的两个第一支撑轴转动连接,每个第一支撑轴上均设置有第一齿轮,在第一电机带动下,第二支撑轴可转动地设置在集料箱下方,第二支撑轴两端设置的两个扇形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相啮合。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集料箱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弘鼎线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12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28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