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加温测速式输液港

allin2025-07-10  21


本发明涉及输液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加温测速式输液港。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的输液港,仅具有液体输送功能,不能对输送的液体进行加热,亦不能检测输送液体的流速、压力信息,一方面不便于医生、患者对输送液体的实时监测,另一方面不当的液体温度会引发患者的不适或对其造成伤害。因此,在保证输液港输送液体的前提下,集成液体加热、流速测量以及压力测量功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加温测速式输液港,包括:输液港底座、输液港隔膜、输液导管、加热模块、导流模块、受电线圈、充电电池以及控制模块;

2、所述输液港底座包括空心圆柱、空心圆台、密封槽、引线孔、第一导孔以及第二导孔;所述空心圆柱以及所述空心圆台的顶面均设置有开口,所述空心圆台套设在所述空心圆柱的外侧;所述空心圆柱的顶部设置有环形密封槽,所述输液港隔膜与所述密封槽密封连接;所述空心圆柱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引线孔;所述空心圆台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导孔,所述空心圆台的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导孔,所述第一导孔与所述第二导孔同心设置;

3、所述输液港隔膜与所述空心圆柱围成的区域为第一空腔,所述空心圆柱与所述空心圆台之间围成的区域为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所述加热模块以及所述导流模块,所述导流模块一端连接加热模块,另外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导孔以及第二导孔并与所述输液导管连接;所述导流模块与所述第一导孔以及所述第二导孔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所述受电线圈、所述充电电池以及所述控制模块;

4、所述加热模块、所述受电线圈以及所述充电电池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加热模块用于注入液体的加热;所述导流模块内部设置有流速检测结构,用于注入液体流速的测量。

5、可选的,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圆形顶板、液体注入孔、圆形底板、加热圈、液体引出孔以及加热电阻丝;

6、所述圆形底板的上侧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加热圈设置在圆形凹槽的内部;所述加热圈为涡旋结构,所述加热圈的高度与所述圆形凹槽的深度相同,所述圆形顶板与所述圆形底板的尺寸相同且密封连接;所述液体注入孔设置在所述圆形顶板的中部,所述圆形底板开设有所述液体引出孔,所述液体引出孔位于所述加热圈的外圈边缘处。

7、可选的,所述导流模块包括第一导流管、流速检测结构以及第二导流管;

8、所述第一导流管的一端的顶部设置有开口,该开口与所述液体引出孔连接;所述第一导流管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有所述流速检测结构,所述流速检测结构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有所述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二导流管与所述输液导管连通。

9、可选的,所述流速检测结构包括转子、转子导杆、流速检测管道、转子容纳部;所述转子容纳部设置在所述流速检测管道的外壁并与所述流速检测管道连通,所述转子容纳部与所述流速检测管道形成整体为t型结构;所述转子可旋转的套设在所述转子导杆的外侧;所述转子导杆设置在所述转子容纳部内部,所述转子上设置有多个扇叶,所述扇叶与所述流速检测管道、所述转子容纳部之间设置有间隙,在流体作用下所述扇叶做旋转运动;所述转子容纳部为透明材质,所述转子容纳部的两侧设置有同轴设置的发射元件、检测元件,发射元件用于发出指示光,检测元件用于接收指示光。

10、可选的,所述第一导流管靠近顶部设置有开口的一端设置有通孔,通孔内部密封设置有感压膜片,所述感压膜片上设置有应变电阻及热敏电阻。

11、可选的,所述输液港用于向动脉或静脉注入液体。

12、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将检测的温度、流速以及压力信息传输至移动终端。

13、可选的,所述输液港隔膜包括弧形隔膜以及环形密封台,所述弧形隔膜密封设置在所述环形密封台的中部且向外凸起,所述环形密封台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密封槽匹配的连接环。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5、1、可加温测速式输液港,在提供液体通道的同时融合了加温、测速、压力测量功能,多维度的检测信息,确保输液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输液港对集成空间进行合理规划,集多元件为一体,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16、2、通过分离设置的第一空腔、第二空腔,有效的隔离了加热模块与充电电池、控制模块,加热模块与控制模块之间还设置有导流模块,进一步加大间距,防止过于接近造成充电电池、控制模块温度过高,提高器件使用寿命。

17、3、导流模块设置在加热模块后部,可在检测到有流体经过或流速满足指定阈值或压力满足指定阈值时开启加热功能,提高器件运行的安全性,防止空加热造成器件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加温测速式输液港,包括:输液港底座、输液港隔膜、输液导管、加热模块、导流模块、受电线圈、充电电池以及控制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圆形顶板、液体注入孔、圆形底板、加热圈、液体引出孔以及加热电阻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导流模块包括第一导流管、流速检测结构以及第二导流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流速检测结构包括转子、转子导杆、流速检测管道、转子容纳部;所述转子容纳部设置在所述流速检测管道的外壁并与所述流速检测管道连通,所述转子容纳部与所述流速检测管道形成整体为t型结构;所述转子可旋转的套设在所述转子导杆的外侧;所述转子导杆设置在所述转子容纳部内部,所述转子上设置有多个扇叶,所述扇叶与所述流速检测管道、所述转子容纳部之间设置有间隙,在流体作用下所述扇叶做旋转运动;所述转子容纳部为透明材质,所述转子容纳部的两侧设置有同轴设置的发射元件、检测元件,发射元件用于发出指示光,检测元件用于接收指示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液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导流管靠近顶部设置有开口的一端设置有通孔,通孔内部密封设置有感压膜片,所述感压膜片上设置有应变电阻及热敏电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输液港用于向动脉或静脉注入液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将检测的温度、流速以及压力信息传输至移动终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输液港隔膜包括弧形隔膜以及环形密封台,所述弧形隔膜密封设置在所述环形密封台的中部且向外凸起,所述环形密封台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密封槽匹配的连接环。


技术总结
一种可加温测速式输液港,包括:输液港底座、输液港隔膜、输液导管、加热模块、导流模块、受电线圈、充电电池以及控制模块;所述加热模块、所述受电线圈以及所述充电电池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加热模块用于注入液体的加热;所述导流模块内部设置有流速检测结构,用于注入液体流速的测量。可加温测速式动脉输液港提供液体通道的同时融合了加温、测速等测量功能,多维度的检测信息,确保输液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清宏,林少琛,陈剑敏,陶惠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28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