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化倾斜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7-12  28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化倾斜检测系统,特别是涉及应用于施工检测领域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化倾斜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高层建筑物不断的涌现,建筑结构的质量决定其使用寿命,以及内部人员、财产的安全,因此建筑结构的质量及其重要。

2、在建筑施工时,涉及多种纵横垂直的结构,例如梁柱、纵横的钢架等,由于其体量较大,在这类建筑结构发生倾斜时不明显,一般难以发觉,导致在发生倾斜后,未及时修正并继续施工,导致后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在后续钢结构建筑建成后,多由螺丝连接,发生倾斜后,更是难以发觉,一旦发生螺丝松动,导致钢结构倾斜,更易导致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建筑施工时,梁柱、钢架等发生倾斜后难以发觉,导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化倾斜检测系统,包括安装在施工监控室的控制中心以及多个弧形检测架,多个弧形分别安装在多组纵、横钢结构之间,弧形检测架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纵、横钢结构上的安装板、分别连接在两个安装板端部的外定弧杆和随动弧杆,外定弧杆朝向随动弧杆的一端开凿有检测腔,随动弧杆端部插入至检测腔内,检测腔的截面尺寸大于随动弧杆的截面尺寸,检测腔内底部设置有纵斜监测模块,检测腔内部还设置有横斜监测模块,横斜监测模块正对随动弧杆的端部,且横斜监测模块与纵斜监测模块相互不接触,且二者均与控制中心信号连接。

3、在上述建筑施工用智能化倾斜检测系统中,通过弧形检测架的设置,既能在纵横的结构之间起到一定的三角支撑作用,同时还可以对倾斜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使在发生倾斜情况时,第一时间即可发觉,相较于现有技术,可及时修正,进而大幅度降低安全隐患。

4、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纵斜监测模块包括固定连接在检测腔内底部的透明浮膜、分别固定连接在检测腔相邻两个内壁上的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均与控制中心信号连接,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均位于透明浮膜上方,且二者之间的连线水平。

5、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透明浮膜以及检测腔两个内壁围成的空间截面为直角三角结构,且透明浮膜为直角三角结构的斜边,透明浮膜的两端分别与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的底部平齐。

6、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透明浮膜以及检测腔两个内壁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深色水,透明浮膜为处于褶皱状的柔性密封结构,且透明浮膜完全伸展后的面积为直角三角结构斜边所在面的面积的1/5-3倍,且深色水的水平面与透明浮膜底部平齐。

7、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外定弧杆为一体式结构,横斜监测模块包括固定连接在检测腔内壁的承载板以及安装在承载板朝向随动弧杆一端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随动弧杆相互靠近但不接触,且随动弧杆与控制中心信号连接。

8、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外定弧杆为分体式结构,外定弧杆包括与安装板固定的定位段、与随动弧杆匹配的检测段以及多个固定连接在定位段和检测段之间的连杆,纵斜监测模块位于定位段内。

9、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的补充,横斜监测模块包括插设在检测段内的感压囊以及安装在梁柱连接处的微型高清摄像头,微型高清摄像头与控制中心信号连接,感压囊下端延伸至定位段外并位于多个连杆之间,且感压囊同时与多个连杆相互接触,检测段与上方的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脆性撑杆。

10、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的补充,在微型高清摄像头拍摄范围内的多个连杆表面均涂覆有高亮度的油漆层。

11、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的补充,感压囊为不透明的弹性密封结构,且感压囊内饱和填充有压缩空气,感压囊位于内的部分不少于感压囊长度的一半。

12、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的补充,感压囊朝向定位段的一端为硬质结构并与定位段接触,感压囊的其余部分为弹性密封结构。

13、综上,通过弧形检测架的设置,既能在纵横的结构之间起到一定的三角支撑作用,同时还可以对倾斜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使在发生倾斜情况时,第一时间即可发觉,相较于现有技术,可及时修正,进而大幅度降低安全隐患,并且通过横斜监测模块以及纵斜监测模块的设置,在出现倾斜情况时,还可有效判断是横向倾斜或者是纵向的倾斜,使对倾斜情况的检测效果更好,并且有效降低后续工作人员排查倾斜情况的工作量,同时在施工完成后,还能继续对纵、横钢结构进行倾斜检测,从而发觉并有效避免建成后的倾斜,进一步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化倾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施工监控室的控制中心以及多个弧形检测架,多个所述弧形分别安装在多组纵、横钢结构之间,所述弧形检测架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纵、横钢结构上的安装板(2)、分别连接在两个安装板(2)端部的外定弧杆(11)和随动弧杆(12),所述外定弧杆(11)朝向随动弧杆(12)的一端开凿有检测腔(101),所述随动弧杆(12)端部插入至检测腔(101)内,所述检测腔(101)的截面尺寸大于随动弧杆(12)的截面尺寸,所述检测腔(101)内底部设置有纵斜监测模块,所述检测腔(101)内部还设置有横斜监测模块,所述横斜监测模块正对随动弧杆(12)的端部,且横斜监测模块与纵斜监测模块相互不接触,且二者均与控制中心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化倾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斜监测模块包括固定连接在检测腔(101)内底部的透明浮膜(41)、分别固定连接在检测腔(101)相邻两个内壁上的激光发射器(42)和激光接收器(43),所述激光发射器(42)和激光接收器(43)均与控制中心信号连接,所述激光发射器(42)和激光接收器(43)均位于透明浮膜(41)上方,且二者之间的连线水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化倾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浮膜(41)以及检测腔(101)两个内壁围成的空间截面为直角三角结构,且透明浮膜(41)为直角三角结构的斜边,所述透明浮膜(41)的两端分别与激光发射器(42)和激光接收器(43)的底部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化倾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浮膜(41)以及检测腔(101)两个内壁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深色水,所述透明浮膜(41)为处于褶皱状的柔性密封结构,且透明浮膜(41)完全伸展后的面积为直角三角结构斜边所在面的面积的1/5-3倍,且深色水的水平面与透明浮膜(41)底部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化倾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定弧杆(1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横斜监测模块包括固定连接在检测腔(101)内壁的承载板(31)以及安装在承载板(31)朝向随动弧杆(12)一端的压力传感器(32),所述压力传感器(32)与随动弧杆(12)相互靠近但不接触,且随动弧杆(12)与控制中心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化倾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定弧杆(11)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外定弧杆(11)包括与安装板(2)固定的定位段(51)、与随动弧杆(12)匹配的检测段(52)以及多个固定连接在定位段(51)和检测段(52)之间的连杆(53),所述纵斜监测模块位于定位段(5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化倾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斜监测模块包括插设在检测段(52)内的感压囊(6)以及安装在梁柱连接处的微型高清摄像头(7),所述微型高清摄像头(7)与控制中心信号连接,所述感压囊(6)下端延伸至定位段(51)外并位于多个连杆(53)之间,且感压囊(6)同时与多个连杆(53)相互接触,所述检测段(52)与上方的安装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脆性撑杆(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化倾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型高清摄像头(7)拍摄范围内的多个连杆(53)表面均涂覆有高亮度的油漆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化倾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压囊(6)为不透明的弹性密封结构,且感压囊(6)内饱和填充有压缩空气,所述感压囊(6)位于(62)内的部分不少于感压囊(6)长度的一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化倾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压囊(6)朝向定位段(51)的一端为硬质结构并与定位段(51)接触,所述感压囊(6)的其余部分为弹性密封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施工检测领域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化倾斜检测系统,通过弧形检测架的设置,既能在纵横的结构之间起到一定的三角支撑作用,同时还可以对倾斜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使在发生倾斜情况时,第一时间即可发觉,相较于现有技术,可及时修正,进而大幅度降低安全隐患,并且通过横斜监测模块以及纵斜监测模块的设置,在出现倾斜情况时,还可有效判断是横向倾斜或者是纵向的倾斜,使对倾斜情况的检测效果更好,并且有效降低后续工作人员排查倾斜情况的工作量,同时在施工完成后,还能继续对纵、横钢结构进行倾斜检测,从而发觉并有效避免建成后的倾斜,进一步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龚祖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联泷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29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