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留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7-14  10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具体为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留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1、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雨水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2、目前,市面上已经存在一些雨水滞留净化装置,如公告号:cn215977567u中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留净化装置,能够对雨水汇流进行充分的收集、过滤、净化、储存,净化后的水可进行回用,应用场景广泛。但在收集雨水过程中易出现树叶、方便袋等漂浮物的影响,导致滞留效果不佳、净化效率低、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高效的雨水滞留净化装置,对于提升海绵城市建设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留净化装置,方便对雨水中的漂浮物进行处理,提高雨水净化效果,降低维护成本。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留净化装置,包括雨水收集池、净化池和储水池,所述雨水收集池设置在净化池的顶部,所述雨水收集池的底部与净化池内连通,所述雨水收集池的顶部设置有沟盖板,所述雨水收集池内还设置有滤板,所述净化池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净化层、第二净化层、第三净化层和第四净化层,所述净化池的底部连通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储水池连通,所述储水池的顶部设置有取水筒,所述取水筒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端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延伸至取水筒的外部并连通有连接管头,所述净化池的两侧设置有杂物池,所述杂物池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五净化层、第六净化层和第七净化层,所述雨水收集池的两侧还与杂物池内连通,所述杂物池一侧的底部与净化池内连通。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滤板倾斜设置,所述雨水收集池与杂物池连通处位于滤板一侧的上方,所述第七净化层的顶部设置有滤框。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净化层的过滤介质为粗砂,所述第二净化层的过滤介质为细砂,所述第三净化层的过滤介质为活性炭,所述第四净化层的过滤介质为生物滤料。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五净化层的过滤介质为活性炭,所述第六净化层的过滤介质为细砂,所述第七净化层的过滤介质为粗砂,所述杂物池与净化池的连通处位于第三净化层的下方。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滤板和滤框采用不锈钢材质,所述滤板和滤框的目数为5-10目,所述杂物池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水池内竖直设置有水位监测装置,所述储水池一侧的顶部设置有溢流管道。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水池内设置有水质监测装置。

9、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包括:该种海绵城市雨水滞留净化装置,通过设置的雨水收集池收集地面雨水,利用沟盖板对水中漂浮物进行初次筛选隔离,再利用滤板和滤框对水中漂浮物进行二次筛选,避免漂浮物影响雨水的净化,同时通过滤框能够将漂浮物进行收集,方便后期的清理,降低维护成本;通过设置四层净化层的设计,能够有效延长雨水的滞留时间,提高滞留效果;利用活性炭和生物滤料对雨水进行深度净化,有效去除有害物质,提高水质。



技术特征: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留净化装置,包括雨水收集池(1)、净化池(2)和储水池(3),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池(1)设置在净化池(2)的顶部,所述雨水收集池(1)的底部与净化池(2)内连通,所述雨水收集池(1)的顶部设置有沟盖板(4),所述雨水收集池(1)内还设置有滤板(5),所述净化池(2)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净化层(6)、第二净化层(7)、第三净化层(8)和第四净化层(9),所述净化池(2)的底部连通有导流管(10),所述导流管(10)的一端与储水池(3)连通,所述储水池(3)的顶部设置有取水筒(11),所述取水筒(11)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水泵(12),所述水泵(12)的进水口端连通有进水管(13),所述水泵(12)的出水口端连通有出水管(14),所述出水管(14)的一端延伸至取水筒(11)的外部并连通有连接管头(15),所述净化池(2)的两侧设置有杂物池(19),所述杂物池(19)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五净化层(23)、第六净化层(22)和第七净化层(21),所述雨水收集池(1)的两侧还与杂物池(19)内连通,所述杂物池(19)一侧的底部与净化池(2)内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留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5)倾斜设置,所述雨水收集池(1)与杂物池(19)连通处位于滤板(5)一侧的上方,所述第七净化层(21)的顶部设置有滤框(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留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层(6)的过滤介质为粗砂,所述第二净化层(7)的过滤介质为细砂,所述第三净化层(8)的过滤介质为活性炭,所述第四净化层(9)的过滤介质为生物滤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留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净化层(23)的过滤介质为活性炭,所述第六净化层(22)的过滤介质为细砂,所述第七净化层(21)的过滤介质为粗砂,所述杂物池(19)与净化池(2)的连通处位于第三净化层(8)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留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5)和滤框(20)采用不锈钢材质,所述滤板(5)和滤框(20)的目数为5-10目,所述杂物池(19)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板(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留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3)内竖直设置有水位监测装置(17),所述储水池(3)一侧的顶部设置有溢流管道(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留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3)内设置有水质监测装置(18)。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留净化装置,包括雨水收集池、净化池和储水池,雨水收集池设置在净化池的顶部,雨水收集池的底部与净化池内连通,雨水收集池的顶部设置有沟盖板,雨水收集池内还设置有滤板,净化池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净化层、第二净化层、第三净化层和第四净化层,净化池的底部连通有导流管,导流管的一端与储水池连通,储水池的顶部设置有取水筒,取水筒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水泵,净化池的两侧设置有杂物池,杂物池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五净化层、第六净化层和第七净化层。该种海绵城市雨水滞留净化装置,方便对雨水中的漂浮物进行处理,提高雨水净化效果,降低维护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余妍,何娟,李晓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余妍
技术研发日:2024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30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