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轴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7-16  8


本发明涉及车辆传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传动轴。


背景技术:

1、传动轴作为机械传动的重要部件,在车辆上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传动轴作为连接发动机和驱动装置的桥梁,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车辆的运行效率与稳定性。传动轴主要由第一轴组件、第二轴组件和缓冲组件组成。第一轴组件与第二轴组件可拆卸连接,缓冲组件呈环状,且缓冲组件的内周壁与第二轴组件靠近第一轴组件一端的外周壁抵接。

2、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传动轴的第一轴组件、第二轴组件是通过万向节连接,在收到自重的影响时,传动轴可能会下挠,从而导致传动轴的传动效率降低、振动加剧,严重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传动轴自重导致下挠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包括:

2、第一轴组件;

3、第二轴组件,所述第二轴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组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4、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单元、转动单元、支撑单元;所述转动单元的内周壁与所述第二轴组件靠近所述第一轴组件一端的外周壁抵接;所述缓冲单元设置成环状;所述缓冲单元的内周壁与所述转动单元的外周壁抵接,所述缓冲单元的外周壁与所述支撑单元的内周壁抵接;所述转动单元的轴线与所述支撑单元轴线重合;s1<s2,s1为位于所述第二轴组件上方的所述缓冲单元的中空腔体安装前的截面积,s2为位于所述第二轴组件下方的所述缓冲单元的中空腔体安装后的截面积。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单元包括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周壁与所述第二轴组件靠近所述第一轴组件一端的外周壁抵接;

6、所述缓冲单元包括两个内环骨架、两个外环骨架、两个缓冲模块;所述内环骨架的内周壁与所述转动单元的外周壁抵接;两个所述内环骨架沿设定平面对称设置;所述内环骨架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连接架、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与所述轴承外周壁抵接;所述第一连接架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架远离所述设定平面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朝靠近所述第二轴组件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第一连接架靠近所述第二轴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朝远离所述轴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第二轴组件间隔设置;其中,所述设定平面包括所述轴承沿轴向的对称平面。

7、在一些实施例中,l1:l2=1~1.2;l1为所述轴承的外圈外周壁与所述轴承的内圈外周壁的最小间距;l2为所述第一连接架的长度。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模块包括第一安装体、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第二安装体;所述第一安装体与所述内环骨架的外周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体固定连接,另一端朝远离所述内环骨架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体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体远离所述第一安装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朝靠近所述设定平面延伸;所述第二安装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体与所述外环骨架固定连接;所述外环骨架与所述支撑单元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外环骨架沿所述设定平面对称设置。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连接处的内周壁为弧形。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连接处内周壁半径包括35mm~45mm。

11、在一些实施例中,l3:l4=1.1~1.6;其中,l3为内环骨架外周侧至所述外环骨架内周侧安装后的距离;l4为所述第一安装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之间连接处与第二安装体、所述第二连接体之间连接处安装后的距离。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单元还包括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内周壁与所述第二轴组件靠近所述第一轴组件一端的外周壁抵接;所述限位座远离所述第一轴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轴承抵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包括两个密封模块;所述密封模块包括密封体、第一密封唇、第二密封唇、第三密封唇;所述密封体与所述第一安装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唇一端与所述密封体远离所述轴承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朝靠近所述第二轴组件延伸且同时朝远离所述轴承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密封唇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唇靠近所述轴承的一侧;所述第二密封唇一端与所述密封体固定连接,另一端朝靠近所述第二轴组件延伸且同时朝远离所述轴承方向倾斜;所述第三密封唇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唇靠近所述轴承的一侧;所述第三密封唇一端与所述密封体固定连接,另一端朝靠近所述第二轴组件延伸且同时朝靠近所述轴承方向倾斜;靠近所述限位座的第一密封唇、第二密封唇、第三密封唇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架一端分别与所述限位座的外周壁抵接;远离所述限位座的第一密封唇、第二密封唇、第三密封唇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架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轴组件的外周壁抵接。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单元包括两个防尘罩;一个所述防尘罩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架可拆卸连接,另一端朝靠近所述轴承方向延伸且朝远离所述第二轴组件方向倾斜;另一个所述防尘罩一端与所述第二轴组件可拆卸连接,另一端朝靠近所述轴承方向延伸且朝远离所述第二轴组件方向倾斜;所述防尘罩与所述缓冲单元间隔设置。

15、为解决传动轴自重导致下挠的问题,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16、第一轴组件和第二轴组件可拆卸连接,缓冲单元设置成环状,且缓冲单元的内周壁与转动单元的外周壁抵接,转动单元的内周壁与第二轴组件靠近第一轴组件一端的外周壁抵接,从而使得缓冲单元能够为转动单元、第二轴组件和第一轴组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第二轴组件上方的缓冲单元的中空腔体的安装前截面积小于第二轴组件下方的缓冲单元的中空腔体安装后的截面积,从而使得组装后缓冲单元的形变可以抵消传动轴的下挠,增加传动轴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传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动轴,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传动轴,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传动轴,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传动轴,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传动轴,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传动轴,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传动轴,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传动轴,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传动轴,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车辆传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传动轴。第一轴组件;第二轴组件,第二轴组件的一端与第一轴组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单元、转动单元、支撑单元;转动单元的内周壁与第二轴组件靠近第一轴组件一端的外周壁抵接;缓冲单元设置成环状;缓冲单元的内周壁与转动单元的外周壁抵接,缓冲单元的外周壁与支撑单元的内周壁抵接;转动单元的轴线与支撑单元轴线重合;S1<S2,S1为位于第二轴组件上方的缓冲单元的中空腔体安装前的截面积,S2为位于第二轴组件下方的缓冲单元的中空腔体安装后的截面积。这样就解决了传动轴自重导致下挠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袁鑫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万向钱潮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30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