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车辆安全防护装置

allin2025-07-16  216


本技术涉及安全防护,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工程车辆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1、工程车辆及机械是建筑工程的主干力量,其主要用途是工程运载、挖掘、抢修和公路、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了防止出现安全事故,一般会在工程车辆及机械上安装智能安全防护装置,而智能安全防护装置一般是通过雷达与工程车辆及机械上传感器进行配合使用。

2、目前的工程车辆安全防护装置,例如专利号为202123205790.1提出的《一种工程车辆及机械的智能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车体安装件和安装机构,车体安装件的凹处活动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的左右两侧表面均设有安装机构。该工程车辆及机械的智能安全防护装置,通过雷达本体放置于安装座的凹处,然后再通过转动两个螺纹杆,当螺纹杆转动时,会带动两个第二夹块向相对面移动,同时两个第二夹块移动时,会带动两个第一夹块也移动,且两个第一夹块和两个第二夹块均向着相对面移动,当移动至安装座凹处时,会对雷达本体进行固定,便完成了安装,当需要拆卸时,只需反转两个螺纹杆,使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不再对雷达本体进行固定,此时便可以将雷达本体取出。

3、现有的工程车辆安全防护装置通过在车辆上加装雷达与工程车辆及机械上的传感器进行配合使用,虽然能起到对车辆的安全防护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通过转动雷达两侧的螺纹杆带动夹板对雷达侧端进行限位,同时夹板移动可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雷达另外两侧的夹板抵住雷达的其余两侧,对雷达进行安装,该装置中的夹持机构仅能适应尺寸单一的雷达,当雷达尺寸发生变化时则不便对其四端进行一一夹持限位,适用性较窄,从而影响整体的使用效果,因此迫切需要改进工程车辆安全防护装置结构的技术,来完善此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车辆安全防护装置,可以实现在对工程车辆安全防护装置使用时,拉动抵接杆,解除了对第一换向齿轮的锁定,之后可转动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转动可带动其外端的滑块移动,从而可带动两处第一夹板对雷达的左右两侧进行夹持,同时第一螺纹杆转动时可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第二螺纹杆可带动其外端的滑块移动,从而可带动两处第二夹板对雷达的另外两侧进行夹持限位,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移动的距离均为固定的比列的,故可根据雷达的尺寸提前对第二夹板的厚度进行调节,通过转动第三螺纹杆,第三螺纹杆通过与第二夹板构成的螺纹连接带动调节板移动,从而调节第二夹板厚度,即可对第一夹板移动时带动第二夹板移动时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任意的对不同尺寸外观的雷达进行夹持限位,适应性较广,以达到对工程车辆的安全防护作用。

3、2.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工程车辆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车体安装件,所述车体安装件的顶部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顶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连接件与车体安装件之间通过螺栓进行限位固定,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固定板内部靠近第一螺纹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外端均螺纹连接有两处相对称的滑块,所述固定板靠近滑块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螺纹杆外端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二螺纹杆外端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两个所述第一夹板和两个所述第二夹板之间设置有雷达,所述固定板内通过传动机构使得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同时转动,所述第二夹板的内侧设有调节板,所述第二夹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的端部与调节板相连并与调节板构成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板靠近第二夹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贯穿于第二夹板并与第二夹板构成滑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呈十字形设置,所述第二螺纹杆位于第一螺纹杆的上方。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换向齿轮,所述第一换向齿轮位于凹槽内,所述第一换向齿轮的后端啮合连接有第二换向齿轮,所述第二换向齿轮的侧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转动连接在固定板内,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从动轮之间套接有皮带,所述固定板内通过锁定机构对第一换向齿轮的转动方向进行限定。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靠近第一换向齿轮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接杆。

9、进一步的,所述抵接杆靠近第一换向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锁齿,所述抵接杆处的锁齿与第一换向齿轮外端的啮齿处相抵接。

10、3.有益效果

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拉动抵接杆,解除了对第一换向齿轮的锁定,之后可转动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转动可带动其外端的滑块移动,从而可带动两处第一夹板对雷达的左右两侧进行夹持,同时第一螺纹杆转动时可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第二螺纹杆可带动其外端的滑块移动,从而可带动两处第二夹板对雷达的另外两侧进行夹持限位,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移动的距离均为固定的比列的,故可根据雷达的尺寸提前对第二夹板的厚度进行调节,通过转动第三螺纹杆,第三螺纹杆通过与第二夹板构成的螺纹连接带动调节板移动,从而调节第二夹板厚度,即可对第一夹板移动时带动第二夹板移动时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任意的对不同尺寸外观的雷达进行夹持限位,适应性较广,以达到对工程车辆的安全防护作用。

13、(2)本实用新型,当第一螺纹杆转动时可通过传动机同时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从而可对雷达进行限位安装,同时也可较为方便的对雷达拆卸进行维修,当对雷达进行限位安装后,可松开抵接杆,抵接杆通过与弹簧构成的弹性连接带动抵接杆端部的锁齿抵住第一换向齿轮外端的啮齿,便于对第一换向齿轮进行抵接限位,避免误碰到第一螺纹杆导致第一换向齿轮随意转动而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工程车辆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车体安装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安装件(1)的顶部设有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的顶端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连接件(2)与车体安装件(1)之间通过螺栓进行限位固定,所述固定板(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螺纹槽(4),所述第一螺纹槽(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5),所述固定板(3)内部靠近第一螺纹槽(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槽(6),所述第二螺纹槽(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7),所述第一螺纹杆(5)和第二螺纹杆(7)的外端均螺纹连接有两处相对称的滑块(8),所述固定板(3)靠近滑块(8)的一侧开设有滑槽(9),所述第一螺纹杆(5)外端滑块(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10),所述第二螺纹杆(7)外端滑块(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11),两个所述第一夹板(10)和两个所述第二夹板(11)之间设置有雷达(12),所述固定板(3)内通过传动机构使得第一螺纹杆(5)和第二螺纹杆(7)同时转动,所述第二夹板(11)的内侧设有调节板(20),所述第二夹板(1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21),所述第三螺纹杆(21)的端部与调节板(20)相连并与调节板(20)构成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板(20)靠近第二夹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杆(22),所述导杆(22)贯穿于第二夹板(11)并与第二夹板(11)构成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5)和第二螺纹杆(7)呈十字形设置,所述第二螺纹杆(7)位于第一螺纹杆(5)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凹槽(13)、第一换向齿轮(14)、第二换向齿轮(15)、传动杆(16)、主动轮(17)、从动轮(18)和皮带(19),所述固定板(3)的内部开设有凹槽(13),所述第一螺纹杆(5)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换向齿轮(14),所述第一换向齿轮(14)位于凹槽(13)内,所述第一换向齿轮(14)的后端啮合连接有第二换向齿轮(15),所述第二换向齿轮(15)的侧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6),所述传动杆(16)转动连接在固定板(3)内,所述传动杆(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7),所述第二螺纹杆(7)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8),所述从动轮(18)与从动轮(18)之间套接有皮带(19),所述固定板(3)内通过锁定机构对第一换向齿轮(14)的转动方向进行限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开口槽(23)、弹簧(24)和抵接杆(25),所述固定板(3)靠近第一换向齿轮(14)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槽(23),所述开口槽(23)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弹簧(24),所述弹簧(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接杆(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程车辆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杆(25)靠近第一换向齿轮(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锁齿,所述抵接杆(25)处的锁齿与第一换向齿轮(14)外端的啮齿处相抵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车辆安全防护装置,属于安全防护技术领域,一种工程车辆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车体安装件,车体安装件的顶部设有连接件,本技术,拉动抵接杆,之后转动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二螺纹杆同时转动,从而可带动两处第一夹板和两处第二夹板对雷达的四周进行夹持限位,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移动的距离均为固定的比列的,故可通过转动第三螺纹杆,第三螺纹杆通过与第二夹板构成的螺纹连接带动调节板移动,从而调节第二夹板厚度,即可对第一夹板移动时带动第二夹板移动时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任意的对不同尺寸外观的雷达进行夹持限位,适应性较广,以达到对工程车辆的安全防护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40311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30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