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节能抗震建筑取代现浇模板的建筑模块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7-17  20


本技术涉及节能抗震建筑模块,特别的涉及一种用于节能抗震建筑取代现浇模板的建筑模块。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升,对建筑物的抗震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建筑物的建材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一种节能抗震建筑模块,用于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和抗震能力。

2、中国专利“用于节能抗震建筑取代现浇模板的建筑模块”授权公告号“cn214658215u”利用压簧、卡块、安装条与安装槽,实现了节能抗震建筑模块之间的装配,进而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3、但是压簧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在对装配的节能抗震建筑模块浇筑时,装配的节能抗震建筑模块会受到混凝土振动的作用,容易造成压簧与卡块产生位移,进而导致节能抗震建筑模块连接处出现缝隙,从而影响对节能抗震建筑模块的施工效果。

4、因此,提出一种用于节能抗震建筑取代现浇模板的建筑模块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用于节能抗震建筑取代现浇模板的建筑模块,改善了在浇筑中装配节能抗震建筑模块连接处产生缝隙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节能抗震建筑取代现浇模板的建筑模块,包括:节能抗震模块,所述节能抗震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燕尾块,所述节能抗震模块的另一侧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块的表面卡接于燕尾槽的内壁,所述节能抗震模块的表面设置有防松机构;其中,所述防松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节能抗震模块底部的安装块,所述节能抗震模块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块的表面卡接于安装槽的内壁,所述节能抗震模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等列分布的放置框,所述放置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燕尾块与安装块的内壁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块的表面卡接于定位孔的内壁,所述节能抗震模块的表面设置有防松组件。

3、优选的,所述防松组件包括定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表面滑动连接于放置框的内壁,所述节能抗震模块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滑块的内壁螺纹连接于双向丝杆的表面,所述双向丝杆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磁环。利用双向丝杆与定位块,实现了对多个节能抗震模块的组装固定,保证了装配式节能抗震模块连接处的紧密性,进而提高了对节能抗震建筑模块的施工效果。

4、优选的,所述节能抗震模块的内壁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磁环,所述第一磁环的一端与第二磁环的一端异极相吸。利用第二磁环与第一磁环,实现了对双向丝杆的锁定,进而提高了节能抗震模块组装的紧固性。

5、优选的,所述第一磁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为橡胶构件。利用把手,保证了转动双向丝杆的手感更加舒适。

6、优选的,所述定位孔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块,所述定位块的两侧均开设有阻孔,所述阻块的表面卡接于阻孔的内壁。利用阻块与阻孔,实现了定位块稳定卡接至定位孔内,保证了节能抗震模块组装后的稳定性。

7、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8、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块的表面卡接于限位孔的内壁。利用限位块与限位孔,实现了安装块稳定卡接至安装槽内,进而保证了节能抗震模块组装后的稳定性。

9、优选的,所述双向丝杆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磁环的表面滑动连接于限位槽的内壁。利用限位槽,实现了对双向丝杆的解除锁定,进而可对节能抗震模块进行组装固定。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利用双向丝杆与定位块,实现了对多个节能抗震模块的组装固定,保证了装配式节能抗震模块连接处的紧密性,进而提高了对节能抗震建筑模块的施工效果;

12、2、利用第二磁环与第一磁环,实现了对双向丝杆的锁定,进而提高了节能抗震模块组装的紧固性,利用阻块、阻孔、限位块与限位孔,实现了定位块稳定卡接至定位孔内,保证了节能抗震模块组装后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节能抗震建筑取代现浇模板的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节能抗震建筑取代现浇模板的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组件(46)包括定位块(4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461),所述滑块(461)的表面滑动连接于放置框(43)的内壁,所述节能抗震模块(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462),所述滑块(461)的内壁螺纹连接于双向丝杆(462)的表面,所述双向丝杆(462)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磁环(4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节能抗震建筑取代现浇模板的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抗震模块(1)的内壁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磁环(464),所述第一磁环(463)的一端与第二磁环(464)的一端异极相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节能抗震建筑取代现浇模板的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环(46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465),所述把手(465)为橡胶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节能抗震建筑取代现浇模板的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45)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块(468),所述定位块(44)的两侧均开设有阻孔(467),所述阻块(468)的表面卡接于阻孔(467)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节能抗震建筑取代现浇模板的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42)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6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节能抗震建筑取代现浇模板的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41)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4610),所述限位块(469)的表面卡接于限位孔(4610)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节能抗震建筑取代现浇模板的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462)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466),所述第一磁环(463)的表面滑动连接于限位槽(466)的内壁。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节能抗震建筑模块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节能抗震建筑取代现浇模板的建筑模块,包括:节能抗震模块,所述节能抗震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燕尾块,所述节能抗震模块的另一侧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块的表面卡接于燕尾槽的内壁,所述节能抗震模块的表面设置有防松机构;其中,所述防松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节能抗震模块底部的安装块,所述节能抗震模块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块的表面卡接于安装槽的内壁,所述节能抗震模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等列分布的放置框;该装置中利用双向丝杆与定位块,实现了对多个节能抗震模块的组装固定,保证了装配式节能抗震模块连接处的紧密性,进而提高了对节能抗震建筑模块的施工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杜明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11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30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