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组件、空调器的新风模块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7-20  26


本技术涉及空调,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机组件、新风模块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传统的风机可以单向向室内或室外送风,难以实现反向的送风,导致其工作模式较为单一,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机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可以丰富风机组件的工作模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新风模块。

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

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机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容纳腔、与室外侧连通的第一进风风道和第一出风风道、与室内侧连通的第二进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所述第二进风风道和所述第二出风风道间隔布置;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可转动的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且可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进风腔和出风腔,所述第一进风风道和所述第二进风风道分别与所述进风腔连通,所述第一出风风道和所述第二出风风道分别与所述出风腔连通,所述旋转组件具有进风挡板和出风挡板,所述进风挡板用于控制所述进风腔与所述第一进风风道和所述第二进风风道的通断,所述出风挡板用于控制所述出风腔与所述第一出风风道和所述第二出风风道的通断;风轮,所述风轮设于所述进风腔或出风腔;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在所述外壳上,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旋转组件和所述风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风轮和所述旋转组件转动。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组件,通过在旋转组件上设置进风挡板和出风挡板,使得旋转组件可以在旋转的过程中可以控制不同的风道与不同的腔室的通断,使得空气可通过不同的风道流入外壳并通过不同的风道流出外壳,以在外壳内形成多个方向的通路,可以丰富风机组件的工作模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且通过驱使旋转组件旋转即可切换风机组件的工作模式,便于操作。

6、此外,通过驱使旋转组件旋转以切换通路,相较于在每个通路内设置一个风阀且每个风阀需要单独的电机驱动而言,可以减少风机组件内的运动机构,简化风机组件的结构,提高风机组件的空间利用率,有利于减小风机组件的体积,实现风机组件的小型化,且可以提高风机组件工作的可靠性,且有利于降低风机组件的成本。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具有位于所述第二进风风道的敞开端的第二开口,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出风风道的敞开端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沿所述旋转组件的转动周向排布,且所述第二开口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开口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不同。

8、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外壳具有连通所述第二进风风道和所述进风腔的第二进风口,所述外壳还具有连通所述第二出风风道和所述出风腔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沿所述风轮的转动轴向排布。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三开口之间的最小距离。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轮设于所述出风腔,所述出风挡板位于所述风轮的外周,所述出风挡板的一端形成有蜗舌段,沿远离所述蜗舌段的方向,所述出风挡板的靠近所述风轮的一侧表面与所述风轮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11、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出风挡板包括第一遮挡段和第二遮挡段,所述第二遮挡段位于所述第一遮挡段的靠近所述风轮的一侧,所述第二遮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遮挡段连接,所述第二遮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遮挡段间隔布置且通过所述蜗舌段连接。

12、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遮挡段与所述第一遮挡段之间设有加强筋。

13、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齿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遮挡段的背离所述第二遮挡段的一侧设有啮合齿,所述齿轮与所述啮合齿啮合。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进风腔和所述出风腔之间,且所述分隔板形成环形,所述分隔板设有可连通所述进风腔和所述出风腔的连通口。

15、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进风挡板和所述出风挡板分别沿所述分隔板的周向延伸,且所述进风挡板和所述出风挡板在所述分隔板上的投影错位布置或部分重合。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沿所述风轮的转动轴向排布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进风风道和所述进风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出风腔位于所述第二壳体。

17、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进风腔与所述第一进风风道连通,所述出风腔与所述第二出风风道连通,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进风腔与所述第二进风风道连通,所述出风腔与所述第一出风风道连通。

18、在一些示例中,在所述旋转组件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时,所述进风腔与所述第一进风风道断开且所述出风腔与所述第一出风风道断开,或,所述进风腔与所述第二进风风道断开且所述出风腔与所述第二出风风道断开。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新风模块,包括: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机组件;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风机组件内;通过采用上述风机组件,可以在新风模块内形成多个方向的通路,可以丰富新风模块的工作模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腔设有风轮,所述过滤件设于所述进风腔。

21、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分隔板的朝向所述进风腔的一侧设有密封圈,所述分隔板适于通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过滤件的框架密封配合。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机组件;或者,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新风模块,通过采用上述风机组件或者上述空调器的新风模块,可以在空调器内形成多个方向的通路,可以丰富空调器的工作模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位于所述第二进风风道的敞开端的第二开口,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出风风道的敞开端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沿所述旋转组件的转动周向排布,且所述第二开口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开口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连通所述第二进风风道和所述进风腔的第二进风口,所述外壳还具有连通所述第二出风风道和所述出风腔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沿所述风轮的转动轴向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三开口之间的最小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设于所述出风腔,所述出风挡板位于所述风轮的外周,所述出风挡板的一端形成有蜗舌段,沿远离所述蜗舌段的方向,所述出风挡板的靠近所述风轮的一侧表面与所述风轮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挡板包括第一遮挡段和第二遮挡段,所述第二遮挡段位于所述第一遮挡段的靠近所述风轮的一侧,所述第二遮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遮挡段连接,所述第二遮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遮挡段间隔布置且通过所述蜗舌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挡段与所述第一遮挡段之间设有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齿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遮挡段的背离所述第二遮挡段的一侧设有啮合齿,所述齿轮与所述啮合齿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进风腔和所述出风腔之间,且所述分隔板形成环形,所述分隔板设有可连通所述进风腔和所述出风腔的连通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挡板和所述出风挡板分别沿所述分隔板的周向延伸,且所述进风挡板和所述出风挡板在所述分隔板上的投影错位布置或部分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沿所述风轮的转动轴向排布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进风风道和所述进风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出风腔位于所述第二壳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进风腔与所述第一进风风道连通,所述出风腔与所述第二出风风道连通,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进风腔与所述第二进风风道连通,所述出风腔与所述第一出风风道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组件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时,所述进风腔与所述第一进风风道断开且所述出风腔与所述第一出风风道断开,或,所述进风腔与所述第二进风风道断开且所述出风腔与所述第二出风风道断开。

14.一种空调器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器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腔设有风轮,所述过滤件设于所述进风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器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的朝向所述进风腔的一侧设有密封圈,所述分隔板适于通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过滤件的框架密封配合。

17.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组件;或者,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16所述的空调器的新风模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机组件、空调器的新风模块和空调器,风机组件包括:外壳,外壳具有容纳腔、与室外侧连通的第一进风风道和第一出风风道、与室内侧连通的第二进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可转动的设在容纳腔内且可将容纳腔分隔为进风腔和出风腔,第一进风风道和第二进风风道分别与进风腔连通,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分别与出风腔连通,旋转组件具有进风挡板和出风挡板;风轮,风轮设于进风腔或出风腔;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风轮和旋转组件转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机组件,空气可通过不同的风道流入外壳并通过不同的风道流出外壳,以在外壳内形成多个方向的通路,可以丰富风机组件的工作模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蒋涛,胡瑾,肖桥,暨文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07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318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