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震鞋底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7-21  24


本技术涉及鞋底,具体为缓震鞋底。


背景技术:

1、鞋底,即鞋子底部用于替代脚底与地面相接触的鞋配件。

2、鞋底在运动鞋上的使用中,为了提高运动过程中脚后跟接触地面时的舒适性,在鞋子后跟中间通过设置具有良好缓震效果的气垫,使地面冲击在脚后跟的作用力减轻,提高穿着舒适性。

3、对于不同运动来说,脚后跟的触感给予穿着者的脚感又常与脚后跟的软硬程度相关,固而运动鞋会根据侧重的运动项目,在生产时对脚后跟处的气垫进行适配安装,但对于绝大部分人群来说,同一双运动鞋的运动使用场景多种多样。

4、固而针对上述问题,所以提出一种具有调节脚后跟缓震强度的鞋底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缓震鞋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缓震鞋底,包括鞋底,所述鞋底自其侧面朝内开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内可滑动嵌入具有弹性的缓震件以及硬质的支撑板,所述缓震件以及支撑板置于容纳槽内时沿鞋底的厚度方向相叠布置,所述支撑板以及缓震件可共同沿鞋底的长度方向分多段弯折。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当所述缓震件以及支撑板均嵌于支撑槽内时,缓震件与支撑板相远离的侧面均与支撑槽的槽壁相贴合,缓震件与支撑板相靠近的侧面贴合设置。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震件包括若干气垫以及包裹若干气垫的壳体,所述气垫呈长条状结构,当若干所述气垫置于支撑槽内时,若干气垫沿鞋底的长度方向布置。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垫的横截面呈圆环状结构,所述壳体包括若干一体成型的弹性条,每个所述弹性条成型有包裹气垫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气垫贴合转动,相邻所述弹性条之间开设有沿气垫长度方向成型的弯曲槽。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包括若干硬质条以及若干连杆,所述硬质条与连杆转动连接,相邻所述硬质条通过相同连杆相连接,所述硬质条的厚度大于等于连杆的直径。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槽的槽壁凸出设置有若干靠近支撑槽的槽口布置的凸块,所述凸块呈半圆球状的结构。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槽的槽口成型有倒圆角结构。

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鞋底外交换缓震件与支撑板的位置后再将两者嵌入支撑槽内,使脚后跟下压鞋底时受到的来自鞋底硬度的反馈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鞋底的脚后跟位置缓震强度的调节。



技术特征:

1.缓震鞋底,包括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自其侧面朝内开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内可滑动嵌入具有弹性的缓震件以及硬质的支撑板,所述缓震件以及支撑板置于容纳槽内时沿鞋底的厚度方向相叠布置,所述支撑板以及缓震件可共同沿鞋底的长度方向分多段弯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震鞋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缓震件以及支撑板均嵌于支撑槽内时,缓震件与支撑板相远离的侧面均与支撑槽的槽壁相贴合,缓震件与支撑板相靠近的侧面贴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件包括若干气垫以及包裹若干气垫的壳体,所述气垫呈长条状结构,当若干所述气垫置于支撑槽内时,若干气垫沿鞋底的长度方向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的横截面呈圆环状结构,所述壳体包括若干一体成型的弹性条,每个所述弹性条成型有包裹气垫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气垫贴合转动,相邻所述弹性条之间开设有沿气垫长度方向成型的弯曲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若干硬质条以及若干连杆,所述硬质条与连杆转动连接,相邻所述硬质条通过相同连杆相连接,所述硬质条的厚度大于等于连杆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槽的槽壁凸出设置有若干靠近支撑槽的槽口布置的凸块,所述凸块呈半圆球状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槽的槽口成型有倒圆角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缓震鞋底,属于鞋底技术领域,包括鞋底,所述鞋底自其侧面朝内开设有支撑槽,支撑槽内可滑动嵌入具有弹性的缓震件以及硬质的支撑板,缓震件以及支撑板置于容纳槽内时沿鞋底的厚度方向相叠布置,支撑板以及缓震件可共同沿鞋底的长度方向分多段弯折。本技术的缓震鞋底,通过在鞋底外交换缓震件与支撑板的位置后再将两者嵌入支撑槽内,使脚后跟下压鞋底时受到的来自鞋底硬度的反馈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鞋底的脚后跟位置缓震强度的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恩,骆继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晋江市一帆鞋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32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