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公路缺损填充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7-23  24


本技术涉及公路养护,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公路缺损填充装置 。


背景技术:

1、公路是指经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的城间、城乡间、乡间能行驶汽车的公共道路,包括已经建成的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定的公路;还应包括按照国家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并经国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立项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正在建设中的公路。

2、高速公路在长时间通车、以及地面的自然运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破损和裂缝,需要进行维修,传统的高速公里破损维修方法一般对破损处进行整体挖掘,形成足够大的坑槽,以便填充填料,修补破损部位;这样的修复方式需要对路面进行扩损,需要填充大量的修补填料,不仅修复效率较低,工程量较大,且由于扩损后的坑槽表面较为平整,新填充的填料从高速公路路面上脱离。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的高速公路缺损填充装置。

2、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如下方案:一种高速公路缺损填充装置,包括机体、电锤、填充模块和进料模块,所述进料模块安装在电锤的一侧,电锤与机体固定连接,填充模块安装在机体处,所述机体包括安装座和延长管,所述安装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电锤的端部,延长管固定安装在安装座的另一端且延长管与安装座连通,延长管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安装腔、进料腔和第二安装腔且三者导通,所述填充模块包括连杆、进料管和输料管,所述连杆的一端安装在电锤处,连杆的另一端与进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进料管的另一端与输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输料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锥形的顶头,所述进料管位于第一安装腔内,且进料管靠近进料腔的一端的侧部处设置有若干进料孔,所述输料管位于进料腔与第二安装腔处,输料管与进料管导通,输料管靠近顶头的一端处均匀 地设置有若干出料孔。

3、进一步,还包括密封模块,所述密封模块包括第一密封套、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套,所述第一安装腔处安装有第一密封套,第一密封套套设在进料管处,进料腔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套安装在第二安装腔内,第二密封套套设在输料管处。

4、进一步,所述进料模块包括吸料泵,吸料泵安装在电锤的侧部,吸料泵与延长管的进料腔通过管道连接。

5、进一步,所述电锤处设置有主握把和副握把,主握把处设置有若干控制按钮,电锤内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与电锤、吸料泵、控制按钮电连接。

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本高速公路缺损填充装置通过将电锤带动填充模块运动,使得输料管端部的顶推撞击高速公路路面如裂缝等破损部位处,进而使得输料管能够插入至路面的破损部位内,随后通过进料模块向填充模块中输入修补填料,将路面的破损部位填充,进而对高速公路的路面进行修复;有效地降低路面修复的工作量,提高路面的修复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速公路缺损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电锤、填充模块和进料模块,所述进料模块安装在电锤的一侧,电锤与机体固定连接,填充模块安装在机体处,所述机体包括安装座和延长管,所述安装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电锤的端部,延长管固定安装在安装座的另一端且延长管与安装座连通,延长管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安装腔、进料腔和第二安装腔且三者导通,所述填充模块包括连杆、进料管和输料管,所述连杆的一端安装在电锤处,连杆的另一端与进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进料管的另一端与输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输料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锥形的顶头,所述进料管位于第一安装腔内,且进料管靠近进料腔的一端的侧部处设置有若干进料孔,所述输料管位于进料腔与第二安装腔处,输料管与进料管导通,输料管靠近顶头的一端处均匀 地设置有若干出料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缺损填充装置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模块,所述密封模块包括第一密封套、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套,所述第一安装腔处安装有第一密封套,第一密封套套设在进料管处,进料腔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套安装在第二安装腔内,第二密封套套设在输料管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缺损填充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模块包括吸料泵,吸料泵安装在电锤的侧部,吸料泵与延长管的进料腔通过管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缺损填充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锤处设置有主握把和副握把,主握把处设置有若干控制按钮,电锤内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与电锤、吸料泵、控制按钮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缺损填充装置,包括机体、电锤、填充模块和进料模块,所述进料模块安装在电锤的一侧,电锤与机体固定连接,填充模块安装在机体处,所述机体包括安装座和延长管,所述安装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电锤的端部;本高速公路缺损填充装置通过将电锤带动填充模块运动,使得输料管端部的顶推撞击高速公路路面如裂缝等破损部位处,进而使得输料管能够插入至路面的破损部位内,随后通过进料模块向填充模块中输入修补填料,将路面的破损部位填充,进而对高速公路的路面进行修复;有效地降低路面修复的工作量,提高路面的修复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田璐,吴平,张志芳,陈志忠,熊焕臣,李雅鑫,刘伟,范井丽,刘静,王宏斌,布林,翟晓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04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32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