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安装的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7-24  35


本技术属于工件支撑的,特别是一种便于安装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对工件进行加工过程中,首先将工件固定在夹持装置上,该夹持装置的另一端固定在底座上。

2、夹持装置由多个支撑件组装而成,多个支撑件之间可相互移动,从而实现工件加工面的调节。然而,工件的加工面调节中,夹持装置的组装和拆卸关系到工件加工面的调节效率;在支撑件的安装或拆卸时,需要采用工具伸入夹持装置内进行安装或拆卸,因此,如何提高夹持装置的安装和拆卸效率是人们比较关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夹持装置安装或拆卸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夹持装置。

2、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

3、一种便于安装的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活动腔,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调节件、抱紧件以及内壳,所述内壳安装于活动腔内,所述调节件和抱紧件均安装于内壳内,所述调节件与所述抱紧件转动配合;

4、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贯穿于第一支撑件内侧至外侧的调节口,所述调节口与活动腔相通,所述调节口的开口方向朝向调节件。

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口的数量具有两个,两个所述调节口分别位于活动腔的两侧,且两个所述调节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调节件的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6、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具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位于所述调节件的端部,所述调节孔位于调节口的开口方向上。

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抱紧件包括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所述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均安装于内壳内,并在第一方向上与内壳的内壁滑动配合;在第二方向上,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与内壳的内壁相抵;所述第一抱紧块套接于调节件的第一端,并与调节件的第一端螺纹配合;所述第二抱紧块套接于调节件的第二端,并与调节件的第二端相抵。

8、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件还具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抱紧块与第二抱紧块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抱紧块与第二抱紧块之间形成夹持位,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至少部分位于夹持位上,所述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用于与第一支撑柱相抵。

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抱紧块或第二抱紧块具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抱紧件具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安装于内壳,且至少部分位于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块用于与第一抱紧块或第二抱紧块相抵。

10、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外壳,在第一方向上,所述内壳在活动腔内与外壳的内壁滑动配合。

1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导轨和紧固件,所述导轨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外壳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供紧固件穿过,以使所述导轨通过紧固件安装于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内壳具有与导轨配合的导槽。

1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还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外壳的周向上,所述外壳具有与第二安装孔连通的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孔供导轨的一端穿过,以使导轨至少部分安装于在安装槽内。

1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装置还具有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可移动地安装于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三支撑件安装于第一支撑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三支撑件具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相对设置。

1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15、1、第一支撑件用于安装在底座上,第二支撑件的一端用于安装在第一支撑件上,第二支撑件的第二端用于固定工件,第二支撑件的抱紧件用于夹持工件或者夹持第一支撑柱,调节件用于与抱紧件配合,以调节抱紧件的松紧度,便于从工件上安装和拆卸该抱紧件;第一支撑件具有贯穿于第一支撑件内侧至外侧的调节口,调节口与活动腔相通,调节口的开口方向朝向调节件,采用工具穿过该调节口后,伸入第二支撑件的调节件中,工具用于转动调节件,从而使调节件调节抱紧件的松紧度,通过设置该调节口,便于工具直接作用于调节件,改善现有夹持装置安装或拆卸效率较低的问题。

16、2、通过在活动腔的两侧分别设置调节口,可以采用工具在活动腔的两侧调节调节件,使工具作用于调节件更加方便;而且调节口的开口方向与调节件的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工具转动调节件的作用力更加集中,使调节件受到到扭力得到最大化,调节件更易被转动,使抱紧件调节效率得到提高。

17、3、工具的一端伸入调节孔内,从而与调节件的内壁相抵,转动工具,调节件随着工具转动,工具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并作用于调节件,从而调节抱紧件的松紧度。

18、4、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均安装于内壳内,并在第一方向上与内壳的内壁滑动配合,通过将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分别套接于调节件的两端,第一抱紧块与调节件的第一端螺纹配合,第二抱紧块的第二端与调节件的第二端相抵;转动调节件,调节件与第一抱紧块发生螺纹配合,调节件与第一抱紧块之间产生摩擦作用力,由于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在第二方向上与内壳相抵,此摩擦力将驱动第一抱紧块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而第二抱紧块与调节件的第二端相抵,调节件相对于第一抱紧块移动时,推动第二抱紧块朝向第一抱紧块移动;通过转动调节件,使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具有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移动路径,满足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夹持工件或第一支撑柱。

19、5、采用第一支撑柱固定支撑工件,第一抱紧块与第二抱紧块相对设置,第一支撑柱设置于第一抱紧块与第二抱紧块之间,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用于与第一支撑柱相抵,使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在相互远离或靠近第一支撑柱时,夹持第一支撑柱以及将第一支撑柱与抱紧件分离,进一步实现快速的安装和拆卸工件。

20、6、通过在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上设置限位槽,并采用限位块安装于内壳上,且限位块的至少部分位于限位槽内,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在移动时,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配合,而且,限位槽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限位槽在移动时被限位块限制,从而限制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的移动方向,提高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在移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抱紧件的夹持稳定性。

21、7、此第一支撑件具有外壳,在第一方向上,内壳与外壳的内壁滑动配合,内壳在移动时将带动第一支撑柱移动,从而调节第一支撑柱的支撑位置,提高夹持装置的灵活性,便于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调节工件的加工面。

22、8、在外壳内设置导轨,导轨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外壳的内壁上,内壳具有与导轨配合的导槽,通过导轨与导槽配合,提高第二支撑件在第一支撑件上移动的稳定性。

23、9、在外壳的周向上设置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供导轨的一端穿过,使导轨进入外壳内,嵌入安装槽内,安装槽用于限制导轨上下移动,紧固件将导轨固定,通过设置第二安装孔,便于导轨进入外壳内,并安装于安装槽中,提高导轨在外壳内壁上的稳定性。

24、10、通过设置第三支撑件,第三支撑件用于安装在底座上,第一支撑柱在第一支撑件的一端移动调节,从而调节工件的加工面;第三支撑件的第二支撑柱与第一支撑柱相对设置,第一支撑柱用于固定工件,第二支撑柱用于固定底座,进一步提高夹持装置支撑工件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技术特征:

1.便于安装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活动腔,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调节件、抱紧件以及内壳,所述内壳安装于活动腔内,所述调节件和抱紧件均安装于内壳内,所述调节件与所述抱紧件转动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口的数量具有两个,两个所述调节口分别位于活动腔的两侧,且两个所述调节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调节件的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具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位于所述调节件的端部,所述调节孔位于调节口的开口方向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件包括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所述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均安装于内壳内,并在第一方向上与内壳的内壁滑动配合;在第二方向上,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与内壳的内壁相抵;所述第一抱紧块套接于调节件的第一端,并与调节件的第一端螺纹配合;所述第二抱紧块套接于调节件的第二端,并与调节件的第二端相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还具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抱紧块与第二抱紧块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抱紧块与第二抱紧块之间形成夹持位,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至少部分位于夹持位上,所述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用于与第一支撑柱相抵。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抱紧块或第二抱紧块具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抱紧件具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安装于内壳,且至少部分位于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块用于与第一抱紧块或第二抱紧块相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外壳,在第一方向上,所述内壳在活动腔内与外壳的内壁滑动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导轨和紧固件,所述导轨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外壳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供紧固件穿过,以使所述导轨通过紧固件安装于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内壳具有与导轨配合的导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还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外壳的周向上,所述外壳具有与第二安装孔连通的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孔供导轨的一端穿过,以使导轨至少部分安装于在安装槽内。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还具有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可移动地安装于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三支撑件安装于第一支撑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三支撑件具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相对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夹持装置,属于工件支撑的技术领域,其中,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具有活动腔,第二支撑件包括调节件、抱紧件以及内壳,内壳安装于活动腔内,调节件和抱紧件均安装于内壳内,调节件与所述抱紧件转动配合;第一支撑件具有贯穿于第一支撑件内侧至外侧的调节口,调节口与活动腔相通,调节口的开口方向朝向调节件。调节件用于与抱紧件配合,以调节抱紧件的松紧度,便于从工件上安装和拆卸该抱紧件;在使用时,采用工具穿过该调节口伸入第二支撑件中,工具用于转动调节件,从而使调节件调节抱紧件的松紧度,通过设置该调节口,便于工具直接作用于调节件,改善现有夹持装置安装或拆卸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极坐标(广东)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01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334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