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中的模板工程的材料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墙柱底部限定位与防漏浆体系。
背景技术:
1、在现浇混凝土墙、柱的施工中,需要先搭建浇注模板,而浇注模板在搭建前需要先完成底部限定位及防漏浆体系的搭建。但是,在底部限定位及防漏浆体系的搭建中,存在的问题有:(1)现实测实量与所谓免抹灰等项目都是大面使用项目废钢筋裁切成与墙大面宽度基本一致,与墙柱竖向钢筋焊接进行大面限定位,阴/阳角则是在墙柱支承重主钢筋上焊接十字钢筋进行限定位,由于钢筋裁切时的误差及裁切产生尖锐斜面在锁紧加固后穿刺进模板产生的误差,以及焊接时摆放钢筋对准墙柱施工线时的误差等等,极易生成大面限定位钢筋及阴/阳角十字限定位钢筋相互之间误差3~8mm,从而对墙面平整度与垂直很难在95%内控制在5mm内,且由于限定位钢筋墙柱竖向钢筋焊接,特别是阴/阳角墙柱竖向主筋上,焊接对承重竖向钢筋的损伤,再加限定位钢筋裸露于墙柱混泥土外后长时间的锈蚀等,造成墙柱竖向承重钢筋的承重力快速下降,在一定时间后会对建筑结构产生安全的不确定性;(2)现工地常用的是在紧靠墙柱施工线内侧在地面打孔,然后再在孔中打入略大于孔的80mm左右的短钢筋,由于打孔位置偏差及打入短钢筋时打击角度偏差等造成的偏差,从而让墙柱限定位钢筋相互之间的偏差在5mm左右而极不标准;(3)在浇注前,大部分是向模板底部的内侧填入砂浆进行封边,以避免浇注过程中混凝土由压脚部与地面的缝隙露出,不仅操作麻烦,且封墙墙脚砂浆很容易塞进墙柱施工线内5~30mm的参差不齐的狼牙状突进砂浆,对墙柱产生承重安全隐患,且还会增加施工成本与材料浪费与碳排放等;(4)在浇注前,部分向模板底部使用木方封堵墙柱模板底部,但是也仅能阻止混泥土外泄和减少漏浆,且墙柱模板底部与地面空隙塞满的混泥土凝固后,需打凿处理,造成材料浪费的同时,且费时费工费钱。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墙柱底部限定位与防漏浆体系,即能够有效的统一定位筋的整体长度从而保障墙柱的平整度与垂直度的偏差,又能更好的防止因地面出现高低落差而出现的漏浆问题,还能跳过填入砂浆的封堵步骤,进一步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同时较好的保障并达到了免抹灰所需要的墙柱砼结构的平整度与垂直度,从而极大的降低了工程的施工成本,且很好的保护了墙柱钢筋不受焊接破坏与锈蚀影响。
2、一种墙柱底部限定位与防漏浆体系,包括设置在地面且根据所需浇注的墙、柱形状设置在墙、柱内部转角处的阳角定位件和/或阴角定位件,还包括设置在地面且沿所需浇注的墙、柱形状设置在墙、柱边缘处外侧的压脚部,以及设置在地面且位于两个相平行的压脚部之间的定位筋。
3、进一步的,所述压脚部由弹性条,以及设置在弹性条上方的l型防漏浆压脚组成;所述l型防漏浆压脚上还设置有l型压脚,该l型压脚上还设置有与l型压脚固为一体的强化片。
4、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条为弹性珍珠棉条或海绵条。
5、作为优选,所述l型防漏浆压脚的底面压于弹性条上,该l型防漏浆压脚的侧面与底面相垂直,且该l型防漏浆压脚的侧面位于底面靠近定位筋的一侧边缘。
6、作为优选,所述l型防漏浆压脚的底面背离定位筋一侧的边缘与弹性条的外侧边缘相平齐,且该l型防漏浆压脚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弹性条的宽度。
7、作为优选,所述强化片的两个相邻侧面分别固定在l型压脚的底面和侧面上,且该强化片的后侧向外延伸出l型压脚的底面后向下方伸出l型压脚;所述强化片向下延伸的长度大于l型压脚底面与l型防漏浆压脚底面的总厚度。
8、再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筋由钢筋条,设置在钢筋条前端的头部支撑片,以及设置在钢筋条后端的尾部支撑片组成。
9、作为优选,所述头部支撑片与尾部支撑片呈“l”形,所述钢筋条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平行固定在头部支撑片的侧边外侧和尾部支撑片的侧边外侧,所述钢筋条同时与头部支撑片的底边和尾部支撑片的底边相平行。
10、作为优选,所述头部支撑片与尾部支撑片位于钢筋条的同一侧。
11、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头部支撑片与尾部支撑片位于钢筋条的两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发明即能够有效的统一定位筋的整体长度从而保障墙柱的平整度与垂直度的偏差,又能更好的防止因地面出现高低落差而出现的漏浆问题,还能跳过填入砂浆的封堵步骤,进一步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同时较好的保障并达到了免抹灰所需要的墙柱砼结构的平整度与垂直度,从而极大的降低了工程的施工成本,且很好的保护了墙柱钢筋不受焊接破坏与锈蚀影响。
14、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加特性可以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说明。通过对以下描述和相应附图的检查或者对实施例的生产或操作的了解,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加特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明显的。本申请披露的特性可以通过对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的各种方法、手段和组合的实践或使用得以实现和达到。
1.一种墙柱底部限定位与防漏浆体系,包括设置在地面且根据所需浇注的墙、柱形状设置在墙、柱内部转角处的阳角定位件(300)和/或阴角定位件(4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地面且沿所需浇注的墙、柱形状设置在墙、柱边缘处外侧的压脚部(100),以及设置在地面且位于两个相平行的压脚部(100)之间的定位筋(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柱底部限定位与防漏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脚部(100)由弹性条(101),以及设置在弹性条(101)上方的l型防漏浆压脚(104)组成;所述l型防漏浆压脚(104)上还设置有l型压脚(102),该l型压脚(102)上还设置有与l型压脚(102)固为一体的强化片(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柱底部限定位与防漏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条(101)为弹性珍珠棉条或海绵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墙柱底部限定位与防漏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防漏浆压脚(104)的底面压于弹性条(101)上,该l型防漏浆压脚(104)的侧面与底面相垂直,且该l型防漏浆压脚(104)的侧面位于底面靠近定位筋(200)的一侧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墙柱底部限定位与防漏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防漏浆压脚(104)的底面背离定位筋(200)一侧的边缘与弹性条(101)的外侧边缘相平齐,且该l型防漏浆压脚(104)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弹性条(101)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墙柱底部限定位与防漏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片(103)的两个相邻侧面分别固定在l型压脚(102)的底面和侧面上,且该强化片(103)的后侧向外延伸出l型压脚(102)的底面后向下方伸出l型压脚(102);所述强化片(103)向下延伸的长度大于l型压脚(102)底面与l型防漏浆压脚(104)底面的总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墙柱底部限定位与防漏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筋(200)由钢筋条(201),设置在钢筋条(201)前端的头部支撑片(202),以及设置在钢筋条(201)后端的尾部支撑片(203)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墙柱底部限定位与防漏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支撑片(202)与尾部支撑片(203)呈“l”形,所述钢筋条(201)的两端分别通过焊接平行固定在头部支撑片(202)的侧边外侧和尾部支撑片(203)的侧边外侧,所述钢筋条(201)同时与头部支撑片(202)的底边和尾部支撑片(203)的底边相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墙柱底部限定位与防漏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支撑片(202)与尾部支撑片(203)位于钢筋条(201)的同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墙柱底部限定位与防漏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支撑片(202)与尾部支撑片(203)位于钢筋条(201)的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