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结构模板加固,尤其涉及一种剪力墙模板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1、公共建筑的结构形式通常为框架l型剪力墙结构,剪力墙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又称抗震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
2、现筑施工模板主要使用木模,在木模板上用木方支撑条进行竖向支撑,防止模板变形,再用钢结构对木方进行横向加固,加固用的对拉体系一般使用普通对拉螺杆和蝴蝶扣对拉,由于每个建筑物对l型剪力墙的厚度要求不同,需要两名技术人员不断地针对剪力墙的厚度进行调试,且调试到合适的位置后,需要将多个对拉螺栓在钢结构上一一进行连接,当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将对拉螺栓拆卸下来,而在对多个对拉螺栓进行连接与拆卸的过程中,不不仅浪费人力且浪费时间过多,极其麻烦,其次,木模模板多次使用后会变的陈旧就可能会出现模板的夹板变的不平整从而会出现加固不到位的问题,这则会导致剪力墙的根部出现漏浆和烂根的问题,提高建筑成本,对建筑安全性带来极大的隐患且很难满足施工质量及高效率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木模的加固结构装卸浪费人力物力,且在其使用年限增加会出现漏浆和固定不到位的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剪力墙模板加固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剪力墙模板加固结构,包括上夹板,所述上夹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对对称的螺母块,所述螺母块螺纹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夹板的一侧面开设有斜撑滑槽,所述斜撑滑槽滑动连接有斜撑滑块,所述斜撑滑块转动连接有斜撑架,所述斜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4、优选地,所述下夹板面向地面以及的侧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的内部开设有l型走气腔,所述l型走气腔的两端与弧形槽连通。
5、优选地,所述下夹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打气管,所述与l型走气腔连通,所述下夹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性膜。
6、优选地,所述上夹板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板,所述木模的侧壁靠近刻度板处设置有玻璃板。
7、优选的,所述固定板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刺入地面的固定钉。
8、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上夹板,螺母块,双向螺杆和斜撑架,通过转动双向螺杆,使得两侧螺母块带动上夹板相向运动,实现了剪力墙模板加固更加牢固的同时也更加方便简单,进而实现了减少人力,节约时间,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也更容易满足施工质量。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下底板,弹性膜和打气管,通过打气管将气体注入l型走气腔内,进而进入弧形槽内,使得弹性膜膨,利用膨胀的弹性膜与木模侧壁以及地面紧密接触,可以实现剪力墙木模底部极少漏浆甚至不漏浆的功能,很大程度的上增加了建筑质量。
1.一种剪力墙模板加固结构,包括上夹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对对称的螺母块(11),所述螺母块(11)内侧螺纹连接有双向螺杆(5),所述双向螺杆(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板(13),所述转板(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2),所述上夹板(2)的一侧面开设有斜撑滑槽(6),所述斜撑滑槽(6)滑动连接有斜撑滑块(7),所述斜撑滑块(7)转动连接有斜撑架(3),所述斜撑架(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上夹板(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夹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模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9)面向地面以及木模(1)的侧面开设有弧形槽(16),所述下夹板(9)的内部开设有l型走气腔(17),所述l型走气腔(17)的两端与弧形槽(16)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剪力墙模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打气管(10),所述打气管(10)与l型走气腔(17)连通,所述下夹板(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性膜(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剪力墙模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2)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板(8),所述木模(1)的侧壁靠近刻度板(8)处设置有玻璃板(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模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表面开设有固定孔(15),所述固定孔(15)内设置有刺入地面的固定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