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成型模具生产,具体为一种铰牙成型模具及基于模具精准复位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1、铰牙成型模具是一种用于加工和生产铰牙,通常指螺纹或齿轮的特殊模具,这种模具通常应用于金属加工和制造行业,用于成型复杂的螺纹结构或齿轮等零件,其主要用于制造各种螺纹形状的零部件,包括标准螺纹和特殊螺纹,以及直角齿轮、斜齿轮和伞齿轮,铰牙成型模具在精密制造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2、目前,现有的注塑机生产牙盖时,螺牙脱模是靠油压或电动马达驱动齿轮旋转,齿轮再带动模具型芯旋转实现脱模,由于注塑机的油压或电动马达无法精准控制齿轮的旋转圈数,因此无法实现控制牙芯的旋转初始角度一致,进而影响塑料制口的螺牙起始角度,造成产品外形上会有错位断差等外观质量问题,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铰牙成型模具及基于模具精准复位的成型方法,具备能够保证模具牙芯旋转后脱模的旋转初始角度一致,有效解决错位断差问题,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等优点,解决了现阶段采用注塑机的油压或电马达无法精准控制齿轮的旋转圈数,导致螺牙起始角度不一致,存在错位断差的,导致产品质量低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铰牙成型模具,包括控制组件、下模具组件、上模具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底板,在控制底板上开设有稳固孔,而控制底板的底部开设有传动槽,稳固孔贯穿传动槽,在传动槽内活动套接有转动齿轮和传动齿轮,两齿轮相啮合,同时转动齿轮上固定有转动柱,转动柱活动套接在稳固孔内,且一端固定有螺纹钮,控制底板上等距开设有多个稳固孔,且每个稳固孔底部对应有传动槽,传动槽之间相互贯通,且内部套接有直径相同的转动齿轮,横向相邻的两个转动齿轮之间啮合有传动齿轮,从而当任一转动齿轮转动后,通过啮合的传动齿轮进行转动,使得多个转动齿轮同时向相同的方向进行转动的作用,当转动齿轮转动,带动转动柱进行转动,使得顶端的螺纹钮在转动的作用下与注塑成型的瓶体内盖进行脱离的作用。
5、所述下模具组件包括下压模板,在下压模板上开设有下模腔,在下模腔内开设有对接孔,同时下模腔内安装有下模具板,在下模具板上固定有弹簧杆,在弹簧杆的一端固定有注塑板,在注塑板开设有注塑腔,在注塑腔内开设有连接孔,转动柱活动套接在对接孔内,且螺纹钮贯穿连接孔,并且下压模板上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贯穿控制底板、下模腔和下模具板,对接孔和连接孔内的直径与转动柱侧部的直径相吻合,当转动柱套接在对接孔和连接孔中时,使得螺纹钮连接孔的底部与连接孔的顶部齐平,从而当塑料液体注入注塑腔内成型后,使盖内具有螺纹,在下压模板与上压模板分离时,当螺纹钮转动的同时,弹簧杆向上推动注塑板,实现成型盖体与螺纹钮进行快速脱模的效果。
6、所述上模具组件包括上压模板,在上压模板的底部开设有上模腔,在上模腔内安装有上模具板,在上模具板的底部开设有压塑腔,压塑腔与注塑腔相对应,同时上模具板的底部固定有定位杆,定位杆插接在定位孔内,上模具板安装在上模腔内,使得上模具板与下模具板及注塑板相对应,当上压模板向下移动,并与下压模板闭合时,使得压塑腔进入注塑腔内,对腔体内的塑料液体压紧成型的效果,并在上、下压模板闭合时,使得定位杆插入定位孔,实现上、下模具板精准对位的效果,避免压塑成型的产品存在偏差的作用。
7、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下压模板侧部的驱动盒,在驱动盒上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转动齿轮相啮合,驱动电机运作时,使其输出端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通过驱动齿轮与任一转动齿轮啮合的作用下,并在传动齿轮的传动下,使得多个转动齿轮同步转动,实现多个螺纹钮与成型盖体脱模的作用。
8、当对铰牙成型模具进行使用时,通过控制上压模板向下移动与下压模板闭合,使得定位杆插入注塑板、下压膜板和控制底板所开设的定位孔中,并将处于定位孔中的弹簧插销向下顶回套管中,此时注塑板与下模具板和上模具板精准闭合,通过向注塑腔中注入塑料液体,直至塑料液体完全填满注塑腔和压塑腔,并通过冷却成型后,控制上、下压模板分离,使得成型模具漏出,此时定位杆脱离定位孔,并且弹簧杆向上推动注塑板,同时驱动电机运作,使其输出端带动驱动齿轮转动后,驱动齿轮带动转动齿轮转动,并配合注塑板上升,实现成型模具与螺纹钮分离,直至弹簧杆完全展开后,注塑板上升至最顶部,使得输气接口与输气接头闭合,同时封堵钮的底部处于悬空状态,并根据自身重力下降,使得通孔上方的接口与接气孔互通,封堵钮对通孔底端的接口持续密封,通过从接气孔处向内快速输气,气体从通孔顶端的接口向外喷出至注塑腔的底部,使得成型模具底部与注塑腔接触面之间分离,完成脱模,再对分离后的成型模具取出即可。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底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片,在转动片上固定有套接环,在套接环的侧部开设有对接口,在对接口内开设有卡孔,同时套接环内活动套接有弹簧插销,弹簧插销的侧部安装有弹簧钮,弹簧钮卡接在卡孔内,并且套接环上固定有套管,弹簧插销活动套接在套管内。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片109与控制底板101之间存在间隙,使得转动齿轮104和传动齿轮105不与转动片109接触,转动片转动连接在控制底板的底部,且位于每两个转动齿轮和传动齿轮之间的空白区域,转动片底部偏离中心点位置固定有套接环,定位杆处于套接环的转动路径上,同时套接环的底部固定有套管,当转动片转动使套管与定位杆相对应时,通过上模压板向下移动,使定位杆插入定位孔中,并向下推动弹簧插销,使得弹簧插销收回套管内,同时弹簧插销顶端侧部的弹簧钮插入卡孔中进行固位的作用,避免定位杆脱离弹簧插销后,弹簧插销自动插入定位孔中的作用。
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片的侧部开设有对接滑槽,同时转动齿轮上固定有对接钮,对接钮滑动连接在对接滑槽中。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片上等距开设有多个对接滑槽,对接滑槽的数量与螺纹钮上螺纹的圈数相同,同时转动齿轮的直径是传动齿轮的直径的两倍,并且转动齿轮上的对接钮偏圆心设置,对接滑槽的接口处于转动齿轮转动时的对接钮的转动路径上,当转动齿轮每转动一圈均会进入对接滑槽中滑动并推动转动片旋转,当转动齿轮旋转至最后一圈,使得转动片上的弹簧插销完成旋转一周后处于初始位置,并且根据传动齿轮转动的圈数是转动齿轮圈数的两倍,使得弹簧插销复位时,传动齿轮上的限制孔同样复位与弹簧插销以及定位孔相对应,从而使弹簧插销插入限制孔和定位孔中。
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齿轮上开设有限制孔,限制孔与定位孔相对应,且弹簧插销插接在限制孔和定位孔中。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传动齿轮上,偏圆心位置开设有限制孔,传动齿轮和转动片的初始位置即是停止位置,使得限制孔与弹簧插销对应,当停止转动时,弹簧插销通过内置的弹簧推动下,使插销穿过限制孔,并插入定位孔中,使得传动齿轮无法进行传动作业,从而使转动齿轮停止转动。
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齿轮上固定有凸钮,在凸钮的侧部固定有触发垫片,触发垫片贴合在对接口内。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齿轮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凸钮,当转动片转动一周复位后,使得弹簧钮接触触发垫片,使得弹簧插销在内置弹簧推动的作用力下插入限制孔和定位孔中,使传动齿轮和转动齿轮停止转动。
1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塑腔中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侧部开设有接气孔,同时通孔内活动套接有封堵钮,封堵钮贴合在通孔内。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注塑板上升后,封堵钮因自身重力下降,将侧部的接气孔打开,从而通过接气孔进气后,气体从通孔顶端喷出,使得成型模具与注塑腔之间脱模的作用。
1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内开设有稳固滑槽,在稳固滑槽的一端固定有限位环,同时封堵钮的一端固定有限位钮,限位钮贴合在限位环上。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封堵钮底部失去支撑力时,因自身重量下降,通过限位钮贴合在限位环上,从而避免封堵钮脱离通孔的作用,而当注塑板完全贴合在下模具板上时,使得封堵钮的顶端与通孔的顶端齐平,并且根据孔内直径与钮体直径相吻合的设计,实现精密闭合的效果,避免成型模具存在边角料的问题。
2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塑板上开设有输气接口,同时上压模板的底部固定有输气接头,输气接头贯穿上模具板,且与输气接口相对应。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弹簧杆完全展开后,注塑板上升,使得输气接头与输气接口对接,通过输气接头向输气接口内输气,使得气体从通孔喷出,实现成型模具与注塑腔脱离的作用。
2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塑腔内开设有压制凹口,同时压塑腔内固定有压制凸角,压制凸角套接在压制凹口内。
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注塑腔内的四个边角上开设有压制凹口,同时压塑腔内的四个边角上固定有压制凸角,且凸角与凹口对应,当上压模板与下压模板闭合时,使得凸角完全压入凹口内,避免在注塑时,上下模具的腔体之间产生偏移的作用。
25、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一种铰牙成型模具的模具精准复位的成型方法,其操作步骤如下:
26、s001:将上压模板平稳下降与下压模板闭合,使定位杆插入定位孔中,对上、下模具板以及注塑板精准定位。
27、s002:上、下压模板完全闭合,注塑板夹紧在上、下模具板之间,同时定位杆将弹簧插销从定位孔中顶回套管内,使弹簧钮卡接在卡孔内后,向注塑腔内注塑。
28、s003:成型后,上、下压模板分离,定位杆脱离定位孔,同时弹簧杆推动注塑板上升,并控制驱动组件运作,使转动齿轮同步转动,实现螺纹钮与注塑腔内成型模具分离,同时转动齿轮转动时,对接钮进入对接滑槽内滑动后,转动片旋转,直至弹簧插销从初始位置旋转一周后复位时,接触触发垫片,使弹簧钮脱离卡孔,并在弹簧推动插销作用下,插销插入限制孔和定位孔中,转动齿轮停止转动精准复位。
29、s004:弹簧杆完全展开后,输气接口与输气接头闭合,同时封堵钮下降,将接气孔打开,向通孔内充气,使得成型模具脱离注塑腔,完成脱模。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铰牙成型模具及基于模具精准复位的成型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31、1、该一种铰牙成型模具及基于模具精准复位的成型方法,通过在螺纹钮的下方安装有转动柱,转动柱的底端固定有转动齿轮,相邻的转动齿轮之间通过传动齿轮啮合,实现同步多个螺纹钮同步转动脱模,同时转动齿轮的直径是传动齿轮的两倍,在此基础上,模板闭合时,定位杆插入定位孔中,将弹簧插销顶回套管中,通过在转动齿轮上加装偏离中心的对接钮,同时在控制底板上安装有转动片,转动片一端安装有弹簧插销,通过转动片上设置有与螺纹钮圈数相吻合的对接滑槽,转动齿轮转动螺纹钮相同的圈数后,转动片转动一周,使得弹簧插销复位至初始位置与传动齿轮所开设的限制孔对应,并碰撞触发垫片时,弹簧插销插入限位孔及定位孔中,从而有效保证了螺纹钮上螺牙初始位置的精准度。
32、2、该一种铰牙成型模具及基于模具精准复位的成型方法,通过上、下模板开模时,定位杆脱离定位孔和限制孔,使得转动齿轮和传动齿轮才可进行转动,并在开模时,弹簧杆将注塑板顶起,驱动组件运作下,转动齿轮带动螺纹钮转动,使得注塑板能够带动成型件快速脱离螺纹钮,并使输气接头与输气接口对接,此时封堵钮靠自身重力下降,将接气孔打开,在向内输气的状态下,使成型件从注塑腔中脱离,从而实现快速脱模的效果。
1.一种铰牙成型模具,包括控制组件、下模具组件、上模具组件和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底板,在控制底板上开设有稳固孔,而控制底板的底部开设有传动槽,稳固孔贯穿传动槽,在传动槽内活动套接有转动齿轮和传动齿轮,两齿轮相啮合,同时转动齿轮上固定有转动柱,转动柱活动套接在稳固孔内,且一端固定有螺纹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铰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底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片,在转动片上固定有套接环,在套接环的侧部开设有对接口,在对接口内开设有卡孔,同时套接环内活动套接有弹簧插销,弹簧插销的侧部安装有弹簧钮,弹簧钮卡接在卡孔内,并且套接环上固定有套管,弹簧插销活动套接在套管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铰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片的侧部开设有对接滑槽,同时转动齿轮上固定有对接钮,对接钮滑动连接在对接滑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铰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上开设有限制孔,限制孔与定位孔相对应,且弹簧插销插接在限制孔和定位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铰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齿轮上固定有凸钮,在凸钮的侧部固定有触发垫片,触发垫片贴合在对接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铰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腔中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侧部开设有接气孔,同时通孔内活动套接有封堵钮,封堵钮贴合在通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铰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开设有稳固滑槽,在稳固滑槽的一端固定有限位环,同时封堵钮的一端固定有限位钮,限位钮贴合在限位环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铰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板上开设有输气接口,同时上压模板的底部固定有输气接头,输气接头贯穿上模具板,且与输气接口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铰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腔内开设有压制凹口,同时压塑腔内固定有压制凸角,压制凸角套接在压制凹口内。
10.一种铰牙成型模具的模具精准复位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利用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铰牙成型模具,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