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床垫,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反流床垫。
背景技术:
1、反流性食管炎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内镜下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和(或)食管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成人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夜间睡眠时唾液分泌几乎停止,食管继发性蠕动亦罕见有发生,夜间的食管酸廓清明显延迟,故夜间的危害更为严重。
2、现有防反流操作为:一、依靠药物来缓解患者的胃酸反流的病症,虽食用药物缓解反流症状,但消费高,且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
3、二、夜晚使用三角楔体倾斜枕垫将腰部以上抬高,形成斜面,从而缓解反流引起的不适,现有市面上的三角楔体倾斜枕垫,患者平时使用时放在日常休息的床垫上,当使用者改变睡姿时,现有的三角楔体倾斜枕垫容易出现松动位移状况,给患者带来不便,两人睡眠时,当患者的垫子出现位移后,会影响另一个人睡眠;当垫子靠床边放置时,垫子与床垫没有直接连接稳固,有滑落的风险,患者会有安全隐患;垫子不使用时需收纳存放保存,即占用空间,也不便随需随用;
4、三、使用床垫一体的防反流气囊充气垫,气泵控制充放气,达到倾斜面的效果,但价格昂贵,充气放气需气泵电控控制,有声音,影响睡眠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反流床垫,使用者能够根据使用需求调整斜枕垫的位置,不仅能缓解使用者反流症状还能作为常规的家用床垫,且斜枕垫不易在床垫本体上移位。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反流床垫,包括床垫本体和斜枕垫,所述斜枕垫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床垫本体的顶面的中部,所述防反流床垫具有防反流状态和平铺状态;当所述防反流床垫处于防反流状态时,所述斜枕垫的第一面紧贴在所述床垫本体的前侧顶面上,所述斜枕垫的第二面自所述床垫本体的床头端一侧向所述床垫本体的床尾端一侧向下倾斜,所述斜枕垫的第二面与所述床垫本体的后侧顶面平滑过渡;当所述防反流床垫处于平铺状态时,所述斜枕垫的第二面紧贴在所述床垫本体的后侧顶面上,所述斜枕垫的第二面与所述床垫本体的后侧顶面形状配合,且所述斜枕垫的第一面与所述床垫本体的上侧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斜枕垫包括左右并列且分离设置的左斜枕垫和右斜枕垫。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斜枕垫的第二面的末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床垫本体的床头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斜枕垫的第一面的末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床垫本体的床尾端可拆卸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为拉链、绑带或子母扣。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斜枕垫呈直角梯形状,所述斜枕垫的平直面为头部放置区。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斜枕垫的第二面的倾斜角度为10°~15°。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床垫本体包括弹簧支撑层和设置在所述弹簧支撑层的顶面上的结构层,所述弹簧支撑层包括弹簧床网、围设在所述弹簧床网的四周的高弹海绵层、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弹簧床网的顶面与底面的棉毡层,所述结构层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第一海绵层和第一凝胶记忆层,所述斜枕垫叠设在所述弹簧支撑层时,所述斜枕垫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第二海绵层和第二凝胶记忆层,所述结构层的表面与所述斜枕垫的表面均包覆有第一面料层;所述弹簧支撑层的最高厚度与所述斜枕垫的最高厚度相同。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弹簧床网为独袋弹簧床网,所述弹簧床网包括自床头向床尾依次设置的肩背区、腰臀区和腿部区,所述腰臀区的硬度大于所述肩背区与所述腿部区。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弹簧支撑层的表面包覆有面料层。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床垫本体的高度为22cm~28cm。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防反流床垫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3、本实用新型的斜枕垫的一端与床垫本体连接,斜枕垫不易在床垫本体上移位;将斜枕垫翻折在床垫本体的前侧顶面,斜枕垫的第二面与床垫本体的后侧顶面形成从上往下倾斜的卧躺结构,满足使用者防反流的卧躺需求,起到防反流作用;将斜枕垫翻折在床垫本体的后侧顶面,斜枕垫的顶面与床垫本体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这样防反流床垫能与常规家用床垫一样正常使用;使用者能够根据使用需求调整斜枕垫的位置,不仅能缓解使用者反流症状还能作为常规的家用床垫,使用灵活、方便。
1.一种防反流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本体和斜枕垫,所述斜枕垫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床垫本体的顶面的中部,所述防反流床垫具有防反流状态和平铺状态;当所述防反流床垫处于防反流状态时,所述斜枕垫的第一面紧贴在所述床垫本体的前侧顶面上,所述斜枕垫的第二面自所述床垫本体的床头端一侧向所述床垫本体的床尾端一侧向下倾斜,所述斜枕垫的第二面与所述床垫本体的后侧顶面平滑过渡;当所述防反流床垫处于平铺状态时,所述斜枕垫的第二面紧贴在所述床垫本体的后侧顶面上,所述斜枕垫的第二面与所述床垫本体的后侧顶面形状配合,且所述斜枕垫的第一面与所述床垫本体的上侧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流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枕垫包括左右并列且分离设置的左斜枕垫和右斜枕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流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枕垫的第二面的末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床垫本体的床头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斜枕垫的第一面的末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床垫本体的床尾端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反流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为拉链、绑带或子母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流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枕垫呈直角梯形状,所述斜枕垫的平直面为头部放置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反流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枕垫的第二面的倾斜角度为10°~1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流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包括弹簧支撑层和设置在所述弹簧支撑层的顶面上的结构层,所述弹簧支撑层包括弹簧床网、围设在所述弹簧床网的四周的高弹海绵层、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弹簧床网的顶面与底面的棉毡层,所述结构层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第一海绵层和第一凝胶记忆层,所述斜枕垫叠设在所述弹簧支撑层时,所述斜枕垫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第二海绵层和第二凝胶记忆层,所述结构层的表面与所述斜枕垫的表面均包覆有第一面料层;所述弹簧支撑层的最高厚度与所述斜枕垫的最高厚度相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反流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床网为独袋弹簧床网,所述弹簧床网包括自床头向床尾依次设置的肩背区、腰臀区和腿部区,所述腰臀区的硬度大于所述肩背区与所述腿部区。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反流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支撑层的表面包覆有面料层。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反流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的高度为22cm~2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