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性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8-06  25


本技术涉及气密性测试装置类,具体为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1、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性测试装置是一种用于检测发动机气缸盖是否具有良好气密性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施加正压或负压来模拟发动机工作时的工况,检测气缸盖是否存在漏气现象。在测试过程中,如果检测到气体渗漏,就说明气缸盖存在气密性问题,需要进行修理或更换,这样可以确保发动机在工作时,气缸盖能够有效密封,避免气体泄漏影响发动机性能和寿命。

2、现有专利文献中,一份公告号为cn 213543913 u,专利名称为“一种发动机气缸盖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的专利,该专利中测试发动机气缸盖的气密性时,虽然能够测试处该气缸盖是否存在气密性不佳等漏气现象,但当出现漏气时,特别是当出现局部漏气且存在多处漏气点时,其无法全部且准确的捕捉到漏气位置,这会不利于后续维修工作的开展。

3、因此,鉴于上述方案于实际制作及实施使用上的缺失之处,而加以修正、改良,同时本着求好的精神及理念,并由专业的知识、经验的辅助,以及在多方巧思、试验后,方创设出本实用新型,特提供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性测试装置,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性测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性测试装置,包括主壳体,主壳体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多处下压座;主壳体的内部边缘处安装有多处均匀分布的测试风筒,测试风筒的内部开设有测风口,测风口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能够升降的触发杆,触发杆的顶部固定有导电片一,测试风筒的内侧顶部固定有与导电片一上下位置相对应的导电片二,测试风筒的外侧设置有位于主壳体外部的指示灯,指示灯的控制开关分别通过线路与导电片一、导电片二相对接,主壳体外部还设置有与指示灯电性连接的电源。

4、采用此方案,通过在主壳体的内部边缘处安装多处测试风筒,测试风筒均匀分布且全面覆盖,当所测的发动机气缸盖的装配处出现局部漏气时,触发杆被吹动后上移,此时导电片一与导电片二接触后会触发指示灯亮起,能够准确的测出发动机气缸盖漏气点,工作人员记住指示灯亮起的位置,针对漏气点的位置,便于后续对漏气点处进行维修。

5、作为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性测试装置优选的实施方式,触发杆的杆身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导向板,测试风筒的内部固定有垂直设置的导向轴,导向板滑动连接于导向轴上。

6、采用此方案,为了提升触发杆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导向板和导向轴,从而辅助触发杆的上下移动。

7、作为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性测试装置优选的实施方式,触发杆的底部固定有气囊,气囊内的气压高于外界标准大气压。

8、采用此方案,为了提升触发杆底部的迎风面积,通过设置气囊,当出现漏气现象时,漏气处的气体首先作用于气囊,从而能够更好的推动触发杆上移。

9、作为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性测试装置优选的实施方式,主壳体的内壁上固定有多处均匀分布的导风板,导风板间隔设置于相邻两处测试风筒之间。

10、采用此方案,为了方便漏风的测试,通过设置导风板,能够促进漏风点向测试风筒出的流动。

11、作为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性测试装置优选的实施方式,主壳体的顶部贯穿安装有单向排气组件,单向排气组件包括排气阀,排气阀的底部滑动连接于固定在主壳体内的滑杆上,滑杆上装套有推动排放阀向下的弹簧,当排气阀处于排气状态时,此时排气阀凸出于主壳体外部。

12、采用此方案,为了方便识别发动机内是否正在进行施压通气,通过设置单向排气组件,正在施压通气时,排气阀在风的推动作用下会向上移动,其具有明显的凸起,从而便于识别此时的工作状态。

13、作为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性测试装置优选的实施方式,排气阀的侧面开设有至少一处垂直设置排气槽。

14、采用此方案,为了方便主壳体内的泄气,通过设置排气槽,排气阀升起后,气体从排气槽处排出。

15、作为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性测试装置优选的实施方式,下压座滑动安装于垂直设置的螺杆上,螺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座,螺杆的杆身上装配有位于下压座上方的紧定螺帽。

16、采用此方案,为了方便主壳体的下压密封,可将定位座安装于测试台上,通过主壳体将发动机气缸盖全面覆盖后,利用紧定螺帽按压下压座,使得主壳体将发动机气缸盖密封包围。

17、作为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性测试装置优选的实施方式,主壳体的底部固定有密封垫圈。

18、采用此方案,为了提升测试时的气密性,通过设置密封垫圈,避免气体从主壳体底部漏出。

19、作为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性测试装置优选的实施方式,主壳体的底部边缘处还设置有与指示灯上下位置相对应的刻数线,每条刻数线上对应一个字母或数字。

20、采用此方案,为了便于后期维修的开展,通过记忆刻数线上的字母或数字,便于记忆漏气点,便于维修时快速查找。

21、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2、1、通过在主壳体的内部边缘处安装多处测试风筒,测试风筒均匀分布且全面覆盖,当所测的发动机气缸盖的装配处出现局部漏气时,触发杆被吹动后上移,此时导电片一与导电片二接触后会触发指示灯亮起,能够准确的测出发动机气缸盖漏气点,工作人员记住指示灯亮起的位置,针对漏气点的位置,便于后续对漏气点处进行维修。

23、2、为了提升触发杆底部的迎风面积,通过设置气囊,当出现漏气现象时,漏气处的气体首先作用于气囊,从而能够更好的推动触发杆上移。

24、3、为了方便漏风的测试,通过设置导风板,能够促进漏风点向测试风筒出的流动。

25、4、为了方便识别发动机内是否正在进行施压通气,通过设置单向排气组件,正在施压通气时,排气阀在风的推动作用下会向上移动,其具有明显的凸起,从而便于识别此时的工作状态。



技术特征:

1.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性测试装置,包括主壳体(1),所述主壳体(1)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多处下压座(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杆(5)的杆身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导向板(10),所述测试风筒(3)的内部固定有垂直设置的导向轴(11),所述导向板(10)滑动连接于导向轴(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杆(5)的底部固定有气囊(12),所述气囊(12)内的气压高于外界标准大气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有多处均匀分布的导风板(13),所述导风板(13)间隔设置于相邻两处测试风筒(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的顶部贯穿安装有单向排气组件(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排气组件(14)包括排气阀(1401),所述排气阀(1401)的底部滑动连接于固定在主壳体(1)内的滑杆(1402)上,所述滑杆(1402)上装套有推动排放阀向下的弹簧(1403),当排气阀(1401)处于排气状态时,此时排气阀(1401)凸出于主壳体(1)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1401)的侧面开设有至少一处垂直设置排气槽(14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座(2)滑动安装于垂直设置的螺杆(15)上,所述螺杆(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座(16),所述螺杆(15)的杆身上装配有位于下压座(2)上方的紧定螺帽(17)。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的底部固定有密封垫圈(1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的底部边缘处还设置有与指示灯(8)上下位置相对应的刻数线(19),每条刻数线(19)上对应一个字母或数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发动机气缸盖气密性测试装置,涉及气密性测试装置类技术领域,包括主壳体,主壳体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下压座,主壳体的内部边缘处安装有多处均匀分布的测试风筒,测试风筒的内部开设有测风口,测风口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能够升降的触发杆,触发杆的顶部固定有导电片一,测试风筒的内侧顶部固定有与导电片一位置上下相对应的导电片二,测试风筒的外侧设置有位于主壳体外部的指示灯,指示灯的控制开关分别通过线路与导电片一、导电片二相对接。本技术通过在主壳体的内部边缘处安装多处测试风筒,当所测的发动机气缸盖的装配处出现局部漏气时,对应位置处的测试风筒上的指示灯会被触发亮起,能够准确的测出发动机气缸盖漏气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张世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之冠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204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37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