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装置、换热系统、电池包和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8-06  24


本公开涉及动力电池,具体地,涉及一种换热装置、换热系统、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动力电池作为用电设备的主要动力来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电池电芯的不同区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如果没有对其进行有效散热降温可能会造成动力电池内部的整体温度分布不均匀,严重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和寿命,现有的均温系统难以做到针对动力电池内部的不同温差进行调节。在电池包温差过大时,会给用电设备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装置、换热系统、电池包和用电设备,该换热装置能够提高对电芯温度的调控能力,通过采用换热板和换热管2集成方式,提升电芯的均温性,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换热装置,一种换热装置包括:多组换热管,每组所述换热管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用于导通冷却介质,

3、所述换热管的周侧用于与电芯结构的至少一个侧面进行接触,每组所述换热管与相应的换热区域对应设置;

4、所述第一进口通入冷却介质的流量适于根据所述换热区域的温度而调节。

5、可选地,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接头总成,所述接头总成包括第二出口和三个第二进口,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二进口连接导通,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二出口连接导通。

6、可选地,所述换热管包括多个子通道,所述多个子通道并行排列。

7、可选地,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多个集流接头和多个导液管;

8、每个所述集流接头包括集流端面,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集流端面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被配置为与所述导液管相连接。

9、可选地,所述换热管呈蛇形延伸。

10、可选地,所述换热管为波浪结构,所述电芯结构为圆柱电芯结构,所述波浪结构适于与所述圆柱电芯结构的侧面进行接触。

11、可选地,所述换热管外表面涂覆有绝缘材料。

12、可选地,所述导液管为尼龙管。

13、可选地,所述集流接头为快插接头。

1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包括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换热装置和流量阀,所述流量阀适于控制所述第一进口冷却介质的流速。

15、可选地,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多个流量阀,所述流量阀的个数与所述换热管组数一致。

16、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所述换热系统和所述电芯结构,电芯结构至少一个侧面与所述换热管进行换热接触。

17、可选地,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根据所述电芯结构的温度调整所述流量阀的开度。

18、可选地,所述换热系统与所述电芯结构之间用导热胶进行粘接。

19、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用电器和电池包,所述电池包用于为所述用电器提供电量。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换热装置中,换热装置包括多组换热管,每组换热管都包括第一进口,第一出口,这样能够缩短单组换热管的沿程,提升换热管的降温效果,每组换热管可以形成一个换热区域,多组换热管能够形成多个不同的换热区域,每组换热管分别与相应的第一进口连接导通,可以通过改变每组换热管的换热能力,使得该组换热管的换热能力与对应电芯结构区域的温度相适配,以改善电池的整体温差,提高电池使用寿命。

21、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接头总成(3),所述接头总成(3)包括第二出口(32)和三个第二进口(31),所述第一进口(21)与所述第二进口(31)连接导通,所述第一出口(22)与所述第二出口(32)连接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包括多个子通道(4),所述多个子通道(4)并行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多个集流接头(5)和多个导液管(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呈蛇形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为波浪结构,所述电芯结构为圆柱电芯结构,所述波浪结构适于与所述圆柱电芯结构的侧面进行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外表面涂覆有绝缘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6)为尼龙管。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接头(5)为快插接头。

10.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换热装置和流量阀,所述流量阀适于控制所述第一进口(21)冷却介质的流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多个流量阀,所述流量阀的个数与所述换热管(2)组数一致。

12.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换热系统和所述电芯结构,所述电芯结构至少一个侧面与所述换热管(2)进行换热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根据所述电芯结构的温度调整所述流量阀的开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与所述电芯结构之间用导热胶进行粘接。

15.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电器和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所述电池包用于为所述用电器提供电量。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换热装置、换热系统、电池包和用电设备,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多组换热管,每组换热管的首尾端均为开放的,用于导通冷却介质,换热管用于与电芯结构侧面进行换热接触,每组换热管与相应的换热区域对应设置,每组换热管第一进口通入的冷却介质被配置为根据换热区域的温度调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换热装置能够根据电池不同换热区域的不同温度,通过调节换热管中冷却介质的流速,对电芯进行有效降温,提高电芯结构的均温性能,使得动力电池内部的整体温度分布均匀,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31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37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