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外壳支座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8-08  30


本技术涉及支座,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外壳支座。


背景技术:

1、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而在轴承装配过程中,一般会通过支座将轴承外壳进行包裹夹持,使得轴承精准安装,便于航空航天发动机的正常使用。

2、但是现有的轴承外壳支座在实际使用时,一般会将轴承外壳进行取出维护,然而支座内侧弧度大小固定使轴承外壳与支座之间卡夹,导致操作者不能够将轴承外壳位于支座内快速取出,不仅耗时耗力,还导致轴承外壳的取出效率低,降低了支座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外壳支座,通过顶出组件的设置,能够实现对轴承外壳主体沿第一支座内向上顶出,使得轴承外壳主体能够快速取出,从而解决现有第一支座内侧弧度大小固定使轴承外壳主体与第一支座之间卡夹,导致操作者不能够将轴承外壳主体位于第一支座内快速取出的问题,且省时省力,有效地提升了轴承外壳主体的取出效率,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外壳支座,包括:

3、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安装有可拆卸的轴承外壳主体,所述轴承外壳主体的外部安装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和第一支座之间共同螺接有螺栓;并且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之间组合形成一个支座,便于将轴承外壳主体位于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之间夹持固定;

4、两个顶出组件,用于推动轴承外壳主体沿第一支座内向上移动,每个所述顶出组件均包括开设在第一支座内的移动槽及滑动连接在移动槽内的支撑座,且支撑座与轴承外壳主体之间相抵触,所述支撑座的底端固定有衔接板,所述移动槽内设有推动衔接板移动的复位组件;并且支撑座与轴承外壳主体之间形成挤压,使得支撑座沿移动槽内移动,当支撑座位于移动槽内部时,使得轴承外壳主体与第一支座内相抵触,同时支撑座外部始终与轴承外壳主体外部相抵触。

5、优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固定在衔接板底端的延伸柱及固定在移动槽内的固定柱,且延伸柱的一端贯穿至固定柱内并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相对于延伸柱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柱内部底壁;通过弹簧的设置,使得弹簧缩紧以及复位推力,从而具有给予支撑座向轴承外壳主体一侧的推力,用于将轴承外壳主体位于第一支座内向外顶出。

6、优选的,所述延伸柱的外部还套接有挡环,所述固定柱内开设有供挡环滑动的限位槽,且所述限位槽大小与挡环相适配。

7、优选的,所述衔接板的底部还固定有定位块,所述移动槽内开设有与定位块相对应的定位槽,且所述定位槽与定位块之间滑动连接;通过定位块的设置,有利于对衔接板沿移动槽内起到稳定的效果,可以防止衔接板移动时发生偏移的情况。

8、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将其与衔接板拆卸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在支撑座底端的定位板及开设在衔接板一侧供定位板插入的定位槽口,所述衔接板上设有将定位板限位的稳定组件。

9、优选的,所述稳定组件包括开设在衔接板一侧并与定位槽口内部相通的卡接腔及固定在定位板底端的卡接板,且卡接板与卡接腔之间卡接固定;并且卡接板与定位板固定连接组合形成一个t形结构,使得支撑座沿衔接板上只能往复移动不能上下移动。

10、优选的,所述衔接板的底端还开设有衔接槽,所述衔接槽大小与固定柱相一致,且固定柱位于所述衔接槽内。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2、1、通过顶出组件的设置,能够实现对轴承外壳主体沿第一支座内向上顶出,使得轴承外壳主体能够快速取出,从而解决现有第一支座内侧弧度大小固定使轴承外壳主体与第一支座之间卡夹,导致操作者不能够将轴承外壳主体位于第一支座内快速取出的问题,且省时省力,有效地提升了轴承外壳主体的取出效率。

13、2、通过定位组件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支撑座沿衔接板上定位安装,有利于实现支撑座外部与轴承外壳主体外部精准抵触,从而避免轴承外壳主体与支撑座之间出现打滑的情况,使得轴承外壳主体能够沿第一支座内快速取出。



技术特征:

1.一种轴承外壳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壳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固定在衔接板(22)底端的延伸柱(25)及固定在移动槽(23)内的固定柱(24),且延伸柱(25)的一端贯穿至固定柱(24)内并固定有弹簧(26),所述弹簧(26)相对于延伸柱(25)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柱(24)内部底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壳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柱(25)的外部还套接有挡环(27),所述固定柱(24)内开设有供挡环(27)滑动的限位槽,且所述限位槽大小与挡环(27)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壳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22)的底部还固定有定位块(28),所述移动槽(23)内开设有与定位块(28)相对应的定位槽,且所述定位槽与定位块(28)之间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壳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1)上设有将其与衔接板(22)拆卸的定位组件(3),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固定在支撑座(21)底端的定位板(31)及开设在衔接板(22)一侧供定位板(31)插入的定位槽口(34),所述衔接板(22)上设有将定位板(31)限位的稳定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壳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组件包括开设在衔接板(22)一侧并与定位槽口(34)内部相通的卡接腔(33)及固定在定位板(31)底端的卡接板(32),且卡接板(32)与卡接腔(33)之间卡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壳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22)的底端还开设有衔接槽,所述衔接槽大小与固定柱(24)相一致,且固定柱(24)位于所述衔接槽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外壳支座,具体涉及支座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安装有可拆卸的轴承外壳主体,所述轴承外壳主体的外部安装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和第一支座之间共同螺接有螺栓;两个顶出组件,每个所述顶出组件均包括开设在第一支座内的移动槽及滑动连接在移动槽内的支撑座;本技术通过顶出组件的设置,能够实现对轴承外壳主体沿第一支座内向上顶出,使得轴承外壳主体能够快速取出,从而解决现有第一支座内侧弧度大小固定使轴承外壳主体与第一支座之间卡夹,导致操作者不能够将轴承外壳主体位于第一支座内快速取出的问题,且省时省力,有效地提升了轴承外壳主体的取出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何仕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鼎宣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218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38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