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墨盒领域,尤其涉及墨盒的智能注墨,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结构调控的墨盒及其注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墨盒,作为打印机不可或缺的核心耗材,广泛应用于办公、教育、广告、图文处理及家庭娱乐等多个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字化办公的普及,打印机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墨盒则直接关系到打印机的打印质量和稳定性。无论是日常办公文档的处理,还是高清晰度图像、照片的打印,墨盒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2、现有墨盒主要分为彩色墨盒和黑色墨盒两大类,用于满足不同的打印需求,其基本结构通常包括墨水储存槽、墨水供应管道和喷头三大核心部分,墨水储存槽负责储存墨水,确保充足的打印量,墨水供应管道则连接储存槽与喷头,确保墨水能够顺畅地输送到喷头,喷头则是将墨水精准喷射到纸张上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打印质量。
3、然而,由于墨盒的内部形成储墨腔,并在储墨腔内填充有吸墨海绵,而在储墨腔内的墨水用完时,其现有的墨盒一般随之报废,以及墨盒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大量材料和资源消耗,且废弃墨盒的处理不当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导致墨盒的利用率降低,以及现有墨盒大多仅设置有储墨腔,无法根据储墨腔墨水的需求扩展调节墨水向储墨腔的供应量,导致墨盒的大量报废,影响使用。
4、以及现有的墨盒注墨控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打印需求,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现有可加墨的重复墨盒中,当储墨盒的墨水用尽时,其一般通过注射器直接向储墨腔内进行注射,而由于墨水在注射过程中易携带外部的空气,导致打印效果不稳定,特别是在需要高精度打印的场景下,难以满足要求,而现有加墨的墨盒缺乏相应的辅助腔,导致墨水的加注不易进行智能调控使用,以及对储墨腔添加墨水的过程繁琐不易,导致对储墨腔的墨水添加墨量控制不精确,往往会出现墨水过度注射或不足的情况,造成墨水浪费,增加了使用成本,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一种智能结构调控的墨盒及其注墨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墨盒储墨腔的墨水用尽时,其储墨腔的内部不易进行注墨填充,以及现有墨盒对储墨腔的注墨智能填充调控注射不稳定,从而影响墨盒稳定使用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3、一种智能结构调控的墨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的内部形成有储墨腔,盒盖配对安装于盒体上,盒盖上形成有加墨端,加墨端上设置有加墨口,所述盒体的外侧面形成有气液控制部,气液控制部的内部形成有气液控制腔,气液控制腔靠近储墨腔的内壁形成有导液端,导液端内设置有用于连通气液控制腔和储墨腔的流通控制阀,流通控制阀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流通进入端和流通导出端,流通进入端和流通导出端分别向气液控制腔和储墨腔延伸,气液控制腔上形成有开口,且气液控制腔的开口上安装有封盖,封盖上设置有与气液控制腔进行连通的注墨口,且封盖上还设置有与气液控制腔进行连通的气压控制阀,通过气压控制阀向气液控制腔充气使其气液控制腔的内部形成正压,使气液控制腔的腔内压力大于储墨腔,从而在正压作用下使流通控制阀将气液控制腔和储墨腔进行连通。
4、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所述导液端成型于气液控制腔的内壁,且导液端的内部设置有导液安装孔,流动控制阀包括阀盖、阀芯和阀体,阀体安装于导热安装孔内,且阀体的内部开设有导通的导流通道,阀盖扣合安装于阀体向气液控制腔延伸的一端,且阀盖上开设有与导流通道连通的导流孔,阀芯通过复位件安装于导流通道内,并与导流通道抵接密封,导液端靠近流动控制阀的流通进入端设置有导液滤网。
5、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所述封盖配对安装于气液控制部上,且封盖上形成有注液凸部,注墨口开设于注液凸部上,注墨口内安装有用于向气液控制腔注墨的注液阀口,注液凸部上形成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一端向气液控制腔延伸,且气流通道的另一端向注液凸部的表面显露设置,并与气压控制阀进行连接,气压控制阀包括连接体、滤筒和压块,连接体的外表面通过螺纹与气流通道的一端连接安装,滤筒设置于连接体的内部,并通过压块固定安装于连接体内,滤筒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过滤孔。
6、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所述盒盖上开设有与储墨腔连通的泄压抽吸口和排气口,泄压抽吸口上连接有泄压抽吸阀,储墨腔内形成有凸起的出墨端,出墨端内形成有导通的出墨腔,且出墨端上扣合安装有出墨滤网,出墨腔的内部填充有吸墨件,盒体的底部形成有喷墨部,喷墨部上设置有与出墨腔连通的喷墨口,喷墨口上连接有喷墨滤网,且喷墨口上粘接有喷墨芯片。
7、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所述储墨腔的内壁形成有凸起的支撑块,且支撑块上设置有支撑网,支撑网上设有储墨腔上端填充的过滤件。
8、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所述储墨腔的内部通过隔板间隔形成有第一墨腔和第二墨腔,气液控制部内通过挡板间隔形成有第一控制腔和第二控制腔,第一控制腔和第二控制腔分别与第一墨腔和第二墨腔相对应。
9、一种智能结构调控的墨盒注墨控制方法,该注墨控制方法包括:
10、步骤一,安装墨盒,将墨盒通过注射器分别向储墨腔和气液控制腔内注入对应的墨水,即通过注射器向注液阀口的注射,使其墨水进入气液控制腔内进行存储,以及通过注射器向盒盖的加墨口进行注射,使其在加墨口设置有加墨阀口,方便墨水进入储墨腔内进行存储,将盒体的喷墨部卡扣插装于对应的打印机上;
11、步骤二,墨盒连接气源,打印机上通过控制器设置智能气压控制模块,气压控制模块连接有气压源,并通过气压源与气压控制阀连通,墨盒的气压控制部显露于打印机打印端的外部,从而可通过控制打印机的智能气压控制模块调控气压源的压力,使其可控制气压源由气压控制阀向气液控制腔内充气;
12、步骤三,向储墨腔填充墨水,由打印机控制喷墨芯片将储墨腔的墨水打印,在其储墨腔的墨水耗尽时,通过控制打印机的气压源由气压控制阀向气液控制腔内充气,使其气液控制腔内形成正压,外部空气或气体被压缩并推入气液控制腔中,使流动控制阀的阀芯与导流通道呈畅通状态,并在气压的作用下,气液控制腔内部的墨水穿过导流通道进入储墨腔内,从而可为储墨腔进行填充墨水;
13、步骤四,储墨腔泄压,气压源的正压充气下,外部的空气或气体推入气液控制腔内,导流通道形成畅通状态后,其气液控制腔内空气或气体渗透进入储墨腔中,使其通过盒盖上设置的排气口可进行稳压作用,并由泄压抽吸阀连接打印机的抽吸泄压源模块,从而通过抽吸泄压源模块的抽吸,可将携带气泡的部分墨水从泄压抽吸口进行排出空气或气体;
14、步骤五,喷墨,储墨腔内填充墨水后,由出墨腔内的吸墨件可进行吸附,并通过喷墨口由喷墨芯片进行喷墨使用。
15、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所述气压控制部的显露设置,使其封盖上形成的注液凸部和设置于注液凸部上的注液阀口方便使用注射器为气液控制腔进行注墨,气压源通过气压控制阀向气液控制腔的内部推送气压形成正压,通过气压控制阀的滤筒可对推送的空气或气体形成预过滤,使其空气或气体可穿过气流通道进入气液控制腔的内部。
16、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所述注液凸部上设置有与气压控制腔连通的混合控制阀,通过气压控制阀向气液控制腔内设置正压时,外部的空气或气体被压缩并推入液体中,并在液体中产生气泡或涡流,从而促进液体的混合,反之,当混合控制阀设置负压时,气液控制腔内的部分液体被吸出或形成气泡,这些气泡在上升或移动过程中带动液体流动,从而实现混合。
17、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所述注液阀口、加墨阀口、气压控制阀和流动控制阀均为单向止回阀。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9、1、通过在盒体外侧面设置气液控制部,并在内部形成气液控制腔,流通控制阀两端的流通进入端和流通导出端分别向气液控制腔和储墨腔延伸,通过气液控制部和流通控制阀的设计,使得墨盒通过气液控制腔与储墨腔的连通,使其为储墨腔提供扩展性,从而提高储墨腔储墨的容量,提高使用效果,并由气压控制阀在正压作用下,流通控制阀可确保气液控制腔与储墨腔之间的顺畅连通,有效提高墨水的加注效率和精准度,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墨水浪费,使其墨盒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墨水的流动,有效避免传统墨盒在加墨或更换时可能出现的墨水泄漏问题,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实现对墨水流动的精确调控。
20、2、通过加墨阀口和注液阀口的设置,便于用户随时补充墨水,提高墨盒的重复使用率和经济性,当储墨腔墨水耗尽时,通过打印机的气压控制模块控制气压源由气压控制阀向气液控制腔内充气,气液控制腔内形成正压推动墨水进入储墨腔,实现墨水的稳定补充和智能调控,减少人工注射补充的不稳定,同时,可减少频繁拆卸墨水进行加注的现象,通过排气口和泄压抽吸阀连接的抽吸泄压源模块的设置,能够及时排出储墨腔中的气泡和多余气体,保持内部压力稳定,确保喷墨的均匀性和清晰度,使储墨腔内填充的墨水通过出墨腔内的吸墨件进行高效吸附,并由喷墨芯片精确控制喷墨量,实现高质量、高速度的打印输出,提升打印效率和打印质量,延长墨盒的使用寿命,以及使墨盒的重复使用率高、维护成本低,也为用户带来经济效益。
1.一种智能结构调控的墨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的内部形成有储墨腔,盒盖配对安装于盒体上,盒盖上形成有加墨端,加墨端上设置有加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外侧面形成有气液控制部,气液控制部的内部形成有气液控制腔,气液控制腔靠近储墨腔的内壁形成有导液端,导液端内设置有用于连通气液控制腔和储墨腔的流通控制阀,流通控制阀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流通进入端和流通导出端,流通进入端和流通导出端分别向气液控制腔和储墨腔延伸,气液控制腔上形成有开口,且气液控制腔的开口上安装有封盖,封盖上设置有与气液控制腔进行连通的注墨口,且封盖上还设置有与气液控制腔进行连通的气压控制阀,通过气压控制阀向气液控制腔充气使其气液控制腔的内部形成正压,使气液控制腔的腔内压力大于储墨腔,从而在正压作用下使流通控制阀将气液控制腔和储墨腔进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结构调控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端成型于气液控制腔的内壁,且导液端的内部设置有导液安装孔,流动控制阀包括阀盖、阀芯和阀体,阀体安装于导热安装孔内,且阀体的内部开设有导通的导流通道,阀盖扣合安装于阀体向气液控制腔延伸的一端,且阀盖上开设有与导流通道连通的导流孔,阀芯通过复位件安装于导流通道内,并与导流通道抵接密封,导液端靠近流动控制阀的流通进入端设置有导液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结构调控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配对安装于气液控制部上,且封盖上形成有注液凸部,注墨口开设于注液凸部上,注墨口内安装有用于向气液控制腔注墨的注液阀口,注液凸部上形成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一端向气液控制腔延伸,且气流通道的另一端向注液凸部的表面显露设置,并与气压控制阀进行连接,气压控制阀包括连接体、滤筒和压块,连接体的外表面通过螺纹与气流通道的一端连接安装,滤筒设置于连接体的内部,并通过压块固定安装于连接体内,滤筒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过滤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智能结构调控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上开设有与储墨腔连通的泄压抽吸口和排气口,泄压抽吸口上连接有泄压抽吸阀,储墨腔内形成有凸起的出墨端,出墨端内形成有导通的出墨腔,且出墨端上扣合安装有出墨滤网,出墨腔的内部填充有吸墨件,盒体的底部形成有喷墨部,喷墨部上设置有与出墨腔连通的喷墨口,喷墨口上连接有喷墨滤网,且喷墨口上粘接有喷墨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结构调控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腔的内壁形成有凸起的支撑块,且支撑块上设置有支撑网,支撑网上设置有与储墨腔上端填充的过滤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智能结构调控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腔的内部通过隔板间隔形成有第一墨腔和第二墨腔,气液控制部内通过挡板间隔形成有第一控制腔和第二控制腔,第一控制腔和第二控制腔分别与第一墨腔和第二墨腔相对应。
7.一种智能结构调控的墨盒注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注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智能结构调控的墨盒注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控制部的显露设置,使其封盖上形成的注液凸部和设置于注液凸部上的注液阀口方便使用注射器为气液控制腔进行注墨,气压源通过气压控制阀向气液控制腔的内部推送气压形成正压,通过气压控制阀的滤筒可对推送的空气或气体形成预过滤,使其空气或气体可穿过气流通道进入气液控制腔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智能结构调控的墨盒注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凸部上设置有与气压控制腔连通的混合控制阀,通过气压控制阀向气液控制腔内设置正压时,外部的空气或气体被压缩并推入液体中,并在液体中产生气泡或涡流,从而促进液体的混合,反之,当混合控制阀设置负压时,气液控制腔内的部分液体被吸出或形成气泡,这些气泡在上升或移动过程中带动液体流动,从而实现混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智能结构调控的墨盒注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阀口、加墨阀口、气压控制阀和流动控制阀均为单向止回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