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制冷,尤其涉及一种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
背景技术:
1、冰箱和冷柜是保持恒定低温的一种制冷设备,也是一种使食物或其他物品保持恒定低温状态的产品。冰箱和冷柜包括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主要依靠制冷剂相变凝结来换热。
2、相关技术中,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的集流管中设置分液板,分液板上设置有分液孔,利用分液孔移除已冷凝的液相。
3、然而,该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的分液的效率较低,且换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分液效率较高,换热效果较好。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用于冰箱或者冷柜,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包括:
3、第一集流管,第一集流管内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隔板;
4、第二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分液组件,第二集流管的内壁构造有至少一个引流结构,一个引流结构与一个分液组件对应设置,引流结构位于对应的分液组件朝向下游的一侧;
5、换热管,换热管被配置为连通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以形成供制冷剂流动的流道。
6、这样,引流结构可以促进液相流动速度,从而提高冷凝器分液效率。而且引流结构位于第二集流管的内壁,也就是说,液相的制冷剂流动过程中仍与集流管的内壁的接触,从而使液相的制冷剂换热充分,提高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的换热效果。
7、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分液组件包括:
8、第二隔板,第二隔板构造有分液孔;
9、多孔结构,多孔结构被配置为覆盖分液孔,多孔结构包括第一导流部,第一导流部的形状与第二隔板的形状相匹配,第一导流部覆盖第二隔板朝向下游的一侧。
10、这样,第一导流部可以有效避免气相制冷剂的旁通,且可以将液相的制冷剂导向到引流结构中,从而有利于提高分液的效率。
11、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引流结构位于对应的第一导流部背离第二隔板的一侧;
12、引流结构包括多个引流腔,引流腔的延伸方向与第二集流管的轴向一致,多个引流腔沿第二集流管的周向间隔排布。
13、这样,引流腔可以利用毛细力进一步将液相制冷剂从第三导流部中引出,从而有利于加快液相制冷剂的流动速度,提高分液效率。
14、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二集流管的周向,第二集流管的内壁包括并排设置的引流区和避让区,换热管位于在避让区,引流结构位于引流区。
15、这样,液相制冷剂流动时可以绕过换热管,有效避免换热管的出口气液两相制冷剂重新打碎旁通后的液相制冷剂,降低下一层的分液效率。
16、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多孔结构包括第二导流部,第二导流部的形状与第二隔板的形状相匹配,第二导流部覆盖第二隔板朝向上游的一侧;
17、多孔结构包括第三导流部,第三导流部插设在分液孔内,第三导流部与第二导流部连接且与第一导流部连接。
18、这样,落在第二导流部的液相的制冷剂能在毛细作用下沿第二导流、第三导流部尽快地流动到第一导流部中。
19、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多孔结构的平均孔径不大于0.5mm;
20、和/或,多孔结构的孔隙率不小于0.8。
21、这样,气相的制冷剂不易通过,液相的制冷剂的易通过。
22、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引流腔沿第二集流管的周向的尺寸不小于对应的多孔结构的平均孔径,且不大于1mm;
23、和/或,引流腔沿第二集流管的壁厚方向的尺寸不小于对应的多孔结构的平均孔径,且不大于1mm。
24、这样,引流腔的阻力较小,有利于液相制冷剂的流动,且有利于液相制冷剂的充分换热。
25、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引流腔沿第二集流管的周向的尺寸等于对应的多孔结构的平均孔径;
26、和/或,引流腔沿第二集流管的壁厚方向的尺寸等于对应的多孔结构的平均孔径。
27、这样,引流腔中液相制冷剂的流动速度与多孔结构中液相制冷剂的流动速度较接近,也就是说,液相制冷剂的流动速度较稳定。
28、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分液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分液组件包括第一分液组件和第二分液组件,第二分液组件位于第一分液组件的下游,第一分液组件中多孔结构的孔隙率小于第二分液组件中多孔结构的孔隙率;
29、引流结构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引流结构包括第一引流结构和第二引流结构,第一引流结构位于第一分液组件与第二分液组件之间,第一引流结构的一端与第一分液组件的第一导流部的朝向下游的一端平齐,第一引流结构的另一端与第二分液组件的第二导流部的朝向上游的一端平齐,第二引流结构位于第二分液组件的下游。
30、这样,有利于提高分液的效率,且有利于在多孔结构内形成稳定的液体区域,有效避免气体短路造成冷凝效果降低。
31、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用于冰箱或者冷柜,包括:
32、第一集流管,第一集流管内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隔板;
33、第二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分液组件,分液组件被配置为分离制冷剂中的液相;
34、第二集流管的内壁构造有至少一个引流结构,引流结构被配置为将分液组件分离的液相导流至第二集流管的末端;
35、换热管,换热管被配置为连通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以形成供制冷剂流动的流道。
36、这样,引流结构可以促进液相流动速度,从而提高冷凝器分液效率。而且引流结构位于第二集流管的内壁,也就是说,液相的制冷剂流动过程中仍与集流管的内壁的接触,从而使液相的制冷剂换热充分,提高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的换热效果。
1.一种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用于冰箱或者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组件(24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结构(250)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流部(2423)背离所述第二隔板(241)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集流管(230)的周向,所述第二集流管(230)的内壁包括并排设置的引流区和避让区,所述换热管(260)位于在所述避让区,所述引流结构(250)位于所述引流区。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结构(242)包括第二导流部(2421),所述第二导流部(2421)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隔板(241)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导流部(2421)覆盖所述第二隔板(241)朝向上游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结构(242)的平均孔径不大于0.5mm,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腔(251)沿所述第二集流管(230)的周向的尺寸不小于对应的所述多孔结构(242)的平均孔径,且不大于1mm;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腔(251)沿所述第二集流管(230)的周向的尺寸等于对应的所述多孔结构(242)的平均孔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组件(24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分液组件(240)包括第一分液组件和第二分液组件,所述第二分液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分液组件的下游,所述第一分液组件中所述多孔结构(242)的孔隙率小于所述第二分液组件中所述多孔结构(242)的孔隙率;
10.一种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用于冰箱或者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流微通道冷凝器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