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座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9-13  12


本发明涉及石英晶振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基座上料机。


背景技术:

1、石英晶振全称石英晶体谐振器,是一种产生谐振频率的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石英晶振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基座、晶体和外壳,基座上并排设置有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上端均穿过基座向上伸出,生产时,将基座上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分别插入载具上的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中固定,然后将晶体焊接至基座的上端,使晶体与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电性连接,最后将外壳套在基座外,使晶体密封在外壳内部即可。

2、传统方式采用采用机械手将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分别插入载具上的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中固定,但由于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直径极小(约0.27mm),基座在上料过程中,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受到磕碰或挤压容易导致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之间的间距变小,造成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难以准确插入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其能在基座上料过程中修正间距变窄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使得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易于准确插入载具上的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中。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3、一种基座上料机,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顶料分脚平台机构、取料机械手;

4、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具有第一输送槽,所述第一输送槽用于输送载具,所述载具上设有多个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

5、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具有至少一排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具有多条并排设置的第二输送槽,每条所述第二输送槽均用于将基座以立起姿态输送;

6、所述顶料分脚平台机构具有支撑座、顶料座、分脚板、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所述顶料座与支撑座上下活动连接,所述顶料座上设有多个与第二输送槽一一对应且相连通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上端向上敞开形成有开口,所述分脚板与顶料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驱动分脚板插入容置槽中的基座上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之间,以使所述分脚板向外撑开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可驱动顶料座上移,以使所述顶料座带动容置槽中的基座上移;

7、所述取料机械手具有第三驱动装置、至少一个取料座、多个并排设在取料座上的取料头,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可驱动取料座在顶料分脚平台机构与第一输送槽之间来回运动,以使所述取料头将容置槽中的基座取出并将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对应插入载具上的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中。

8、通过设置在机架上设置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顶料分脚平台机构、取料机械手;第一输送机构具有用于输送载具的第一输送槽,第二输送机构具有多条第二输送槽,顶料分脚平台机构具有支撑座、顶料座、分脚板、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顶料座上设有多个与第二输送槽一一对应且相连通的容置槽,取料机械手具有第三驱动装置、取料座、多个并排设在取料座上的取料头,在工作时,第一输送槽输送空载具,第二输送槽将基座以立起姿态输送至容置槽中,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分脚板插入容置槽中的基座上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之间,使分脚板向外撑开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对间距变窄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进行修正,第二驱动装置驱动顶料座上移,使顶料座带动容置槽中的基座上移一定高度以便有足够的空间给取料机械手上的取料头取出基座,并将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对应插入载具上的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中即可完成基座上料,从而在上料过程中利用顶料分脚平台机构修正间距变窄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使得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易于准确插入载具上的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中。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料座的一侧设有顶料板,所述容置槽设于顶料板上,所述容置槽的上端向上贯穿顶料板的上表面,所述顶料板内设有与容置槽连通的滑槽,所述分脚板滑动设于滑槽中。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置槽贯穿顶料板远离第二输送槽的一侧侧壁,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与容置槽一一对应的定位缺口,所述定位缺口向上贯穿支撑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输送槽、容置槽、定位缺口呈直线排列并且依次连通。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脚板上间距设有多个导向尖部,所述导向尖部与容置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驱动分脚板运动,以使所述导向尖部插入容置槽中的基座上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之间,并使所述导向尖部将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导向至分脚板的两侧侧壁。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于顶料座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伸缩驱动件,所述伸缩驱动件的驱动端与分脚板连接。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还具有振动盘,所述振动盘上设有多条与第二输送槽一一对应的分选段,每条所述分选段均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通道、分选板、第二通道,所述分选板的一端插入第一通道中,所述第一通道的上端高于分选板,所述分选板的一侧与第一通道的内侧壁形成有供第一引脚穿过的第一间隙,所述分选板的另一侧与第一通道的内侧壁形成有供第二引脚穿过的第二间隙,相邻的两个分选板之间形成有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连通的避让槽,所述分选板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上端低于分选板,所述第二通道内设有与第二输送槽连通的转向槽,所述转向槽使基座由平躺姿态转变为立起姿态。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取料头为夹料头,所述夹料头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以及第二复位机构,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均与取料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机构使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始终具有夹合的趋势,所述取料座上设有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打开。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上设有定位导向机构,所述定位导向机构具有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座以及第五驱动装置,所述第五驱动装置可驱动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相互靠近或远离运动,所述第一定位座面向第二定位座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定位座上设有多个与第一凹槽一一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可相互靠拢围成定位导向孔,所述定位导向孔位于第一输送槽的正上方,并且所述定位导向孔呈上宽下窄设置。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输送槽的下方设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具有顶升座和第六驱动装置,所述顶升座位于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之间,所述第六驱动装置驱动顶升座上移,以使所述顶升座将第一输送槽中的载具向上顶起。

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第一输送机构上沿载具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挡料组件和第二挡料组件,所述第一挡料组件设于导向定位机构与第二挡料组件之间,所述第一挡料组件和第二挡料组件均包括挡料杆和挡料驱动单元,所述挡料驱动单元驱动挡料杆伸入或退出第一输送槽,所述第一挡料组件上的挡料杆与第二挡料组件上的挡料杆之间的间距l1=所述载具长度l2的两倍。

1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通过设置在机架上设置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顶料分脚平台机构、取料机械手;第一输送机构具有用于输送载具的第一输送槽,第二输送机构具有多条第二输送槽,顶料分脚平台机构具有支撑座、顶料座、分脚板、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顶料座上设有多个与第二输送槽一一对应且相连通的容置槽,取料机械手50具有第三驱动装置、取料座、多个并排设在取料座上的取料头,在工作时,第一输送槽输送空载具,第二输送槽将基座以立起姿态输送至容置槽中,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分脚板插入容置槽中的基座上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之间,使分脚板向外撑开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对间距变窄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进行修正,第二驱动装置驱动顶料座上移,使顶料座带动容置槽中的基座上移一定高度以便有足够的空间给取料机械手上的取料头取出基座,并将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对应插入载具上的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中即可完成基座上料,从而在上料过程中利用顶料分脚平台机构修正间距变窄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使得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易于准确插入载具上的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中。

19、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基座上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顶料分脚平台机构、取料机械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座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座的一侧设有顶料板,所述容置槽设于顶料板上,所述容置槽的上端向上贯穿顶料板的上表面,所述顶料板内设有与容置槽连通的滑槽,所述分脚板滑动设于滑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座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贯穿顶料板远离第二输送槽的一侧侧壁,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与容置槽一一对应的定位缺口,所述定位缺口向上贯穿支撑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输送槽、容置槽、定位缺口呈直线排列并且依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座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脚板上间距设有多个导向尖部,所述导向尖部与容置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驱动分脚板运动,以使所述导向尖部插入容置槽中的基座上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之间,并使所述导向尖部将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导向至分脚板的两侧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座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于顶料座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伸缩驱动件,所述伸缩驱动件的驱动端与分脚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座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还具有振动盘,所述振动盘上设有多条与第二输送槽一一对应的分选段,每条所述分选段均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通道、分选板、第二通道,所述分选板的一端插入第一通道中,所述第一通道的上端高于分选板,所述分选板的一侧与第一通道的内侧壁形成有供第一引脚穿过的第一间隙,所述分选板的另一侧与第一通道的内侧壁形成有供第二引脚穿过的第二间隙,相邻的两个分选板之间形成有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连通的避让槽,所述分选板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上端低于分选板,所述第二通道内设有与第二输送槽连通的转向槽,所述转向槽使基座由平躺姿态转变为立起姿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座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头为夹料头,所述夹料头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以及第二复位机构,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均与取料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机构使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始终具有夹合的趋势,所述取料座上设有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打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座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上设有定位导向机构,所述定位导向机构具有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座以及第五驱动装置,所述第五驱动装置可驱动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相互靠近或远离运动,所述第一定位座面向第二定位座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定位座上设有多个与第一凹槽一一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可相互靠拢围成定位导向孔,所述定位导向孔位于第一输送槽的正上方,并且所述定位导向孔呈上宽下窄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座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槽的下方设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具有顶升座和第六驱动装置,所述顶升座位于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之间,所述第六驱动装置驱动顶升座上移,以使所述顶升座将第一输送槽中的载具向上顶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基座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第一输送机构上沿载具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挡料组件和第二挡料组件,所述第一挡料组件设于导向定位机构与第二挡料组件之间,所述第一挡料组件和第二挡料组件均包括挡料杆和挡料驱动单元,所述挡料驱动单元驱动挡料杆伸入或退出第一输送槽,所述第一挡料组件上的挡料杆与第二挡料组件上的挡料杆之间的间距l1=所述载具长度l2的两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座上料机,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顶料分脚平台机构、取料机械手,第一输送机构具有第一输送槽,第一输送槽用于输送载具,第二输送机构具有多条并排设置的第二输送槽,第二输送槽用于将基座以立起姿态输送,顶料分脚平台机构具有支撑座、顶料座、分脚板、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顶料座上设有多个容置槽,第一驱动装置可驱动分脚板插入容置槽中的基座上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之间,取料机械手将容置槽中的基座取出并将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对应插入载具上,本发明在基座上料过程中修正间距变窄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使得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易于准确插入载具上的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中。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鼎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23971.html

最新回复(0)